張小杰
【摘? ? 要】近些年,國家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推進,各個學科在教學中無不強調“立德樹人”的核心目標。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主要科目之一,在教學中教師更應抓住學生心理未成熟的關鍵時期,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本文簡要分析了發(fā)揮語文教學德育功能的重要性,著重闡述了加強小學語文教育,發(fā)揮語文教學德育功能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德育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0-0042-02
Strengthen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Education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Tangfang School District Central Primary School, Gaoqing County,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China) ZHANG Xiaojie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eform of national quality education has continued to advance, and all disciplines have emphasized the core goal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n their teaching. Chinese, as one of the main subjects at the elementary level, teachers should grasp the critical period of students' psychological immaturity and infiltrate moral education in teaching. 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giving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Chinese teaching, and focuses on effective methods to strengthen the Chines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and give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Chinese teaching.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Moral education
語文作為一門人文學科,更加符合“文以載道”的教學定位,與德育有著天然的親和性,是開展德育教學的最佳載體。教師應積極利用各種先進技術,設計出更為開放、包容的教學方案,從教材本身出發(fā),將“立德樹人”的教學宗旨貫穿始終,在完成語文教學任務的同時,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一、加強小學語文教育,發(fā)揮語文教學德育功能的重要性
(一)可以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普遍還不成熟,正是教師幫助學生建立正確價值觀與人生觀的最好時機。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中,教師不斷地用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與高尚的道德品行去影響學生,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思想意識,還能通過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完成課堂主體的轉變,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二)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質,實現(xiàn)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由于教師忽視了德育教學同語文學科的融合,致使學生的文化認知與思想道德建設出現(xiàn)斷層,無法真正做到知行合一,還會導致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浮于表面,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另外,這樣千篇一律的教學形式,還會進一步影響學生性格的健康發(fā)展,使學生變得自卑、膽怯,不敢在別人面前展示自己,缺乏競爭意識。
(三)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父母、對社會的感恩之心
筆者認為,語文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提高學生對中華文化的鑒賞力,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粹,讓學生成為一個知禮節(jié)、懂感恩的公民。從這個角度而言,將德育和語文教學相融合正是一種最佳的搭配,真正做到了“在文化中講文明,在文明中談文化”。
二、加強小學語文教育,發(fā)揮語文教學德育功能的有效方法
(一)從教材本身出發(fā),尋找合適的教學篇目
教師在正式開展語文教學前,必須對教材內容進行細致的學習,尋找合適的教學篇目,一定要選擇恰當?shù)慕虒W切入點,做到見微知著,由小及大。以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文《大禹治水》為例,在上這一課時,教師一定要將“大禹”的形象和現(xiàn)實生活充分聯(lián)系在一起,借助社會歷史中涌現(xiàn)的英雄事跡,加深學生對文章主旨的理解。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列舉一些我國在世界范圍內有影響的故事,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讓學生把對祖國的熱愛化作學習的動力,達到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的目的。
(二)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學生與教師的關系是單向的,學生學習知識的狀態(tài)是被動的,這樣既影響教師的課堂氛圍,又不利于學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因此,筆者建議,教師應該積極改變與學生的關系,建立更活躍、更積極的師生互動機制。以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2課《少年中國說》為例,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這一課時,可以設計一個以“我能”為主題的演說環(huán)節(jié),讓每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人生理想寫一段演說詞,談一談自己未來會對國家做出什么貢獻。然后,由教師對學生的講演進行評價。這個環(huán)節(jié)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使命感,增強學生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憂患意識,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的性格變得更加開朗、富有朝氣,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三)重視先進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更好地開展融合式教學
在開展語文教學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注意信息技術的運用。例如,在講解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故宮博物院》時,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有關故宮博物院的影像資料,輔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然后,讓學生按照影像資料,用與原文作者不同的方式對故宮博物院進行敘述,加強學生對說明文的駕馭能力,使學生做到活學活用。另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德育,讓學生通過紀錄片了解中國先人的智慧與偉大,讓學生做到以史為鑒,在百年后的今天運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保護古人為我們留下的遺產。
(四)將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相聯(lián)系,增強學生的感恩之心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將學生的生活同教材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以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口語交際《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采訪一下自己父輩們、祖輩們的童年生活,然后根據(jù)他們的描述,為他們的童年畫一幅最具有代表性的圖畫。然后,在正式上課時,讓每個學生都帶上自己的作品上臺,向大家分享自己父母的童年經歷,講解繪畫的內容與原因。在這節(jié)課結束以后,布置一項特殊的作業(yè),讓每位學生給自己的父母寫一封信,表達自己在了解他們童年艱苦后,對現(xiàn)在生活的滿足和感恩之情,同時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例如:幫父母做一餐飯、打掃一次衛(wèi)生等)。
(五)發(fā)揮教師示范作用,提高學生自我判斷力
正如前文所述,小學生在各個方面都還不成熟,極易受到社會上不良因素的影響。因此,作為語文教師,不僅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學生作出示范,還要在日常相處中對學生進行正向引導。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普及一些課外知識,教學生如何識人、如何擇友,如何利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增強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學生受到不良影響。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課間互動,增強學生對自己的好感度,從而為課堂教學減輕阻力。
(六)以群文閱讀模式,展開德育教學
教師還可以定期以群文閱讀的形式開展德育教學。以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課文為例,教師可以抓住幾篇課文的共同點展開教學,這幾篇課文的主人公都具有堅忍不拔的寶貴品格,因此,教師便可以用“堅毅”為題眼將四篇文章串聯(lián)起來。在正式上課時,可以通過提問作為教學向導。如可以設計以下幾個問題,問題一:盤古、精衛(wèi)、女媧以及普羅米修斯從行為動機上有什么不同?問題二:盤古、精衛(wèi)、女媧以及普羅米修斯從人物形象上看都具有什么樣的品格?問題三:作為讀者,你認為他們的行為值得嗎?問題四:你認為好的想法可以通過壞的手段實現(xiàn)嗎?前面兩個問題是綜合探究問題,目的是讓學生全面、細致地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最后兩個問題是開放性的自主探究問題。在上課時,教師一定要堅持先綜合后開放的原則,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前兩個問題進行探究,然后讓每個組的代表進行回答,在學生基本掌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后,再向學生提出后兩個問題;最后,讓他們發(fā)表各自的觀點。這樣一來,通過群文閱讀,既讓學生領悟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提升了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又通過開放式提問鍛煉了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個人發(fā)展。
綜上所述,將語文教學與德育相互融合,是新課改教學下的最新趨勢,也是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必然選擇。因此,教師一定要在教學前對語文教材中的內容進行篩選,然后設計出以立德樹人為核心目標的教學方案,并借助相關技術實現(xiàn)德育教學對語文教學的滲透。
參考文獻:
[1]李多喜.加強小學語文教育,發(fā)揮語文教學德育功能[J].學周刊,2019(27).
[2]朱代全.加強小學語文教育,發(fā)揮語文教學的德育功能[J].當代家庭教育,2019(17).
(責編? 吳?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