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彥波 王燕娜 錢小強
摘 要:大霧低溫寡照、寒潮暴雪以及暴雨洪澇等災害性天氣對設施蔬菜生產(chǎn)影響巨大。該文根據(jù)災害性天氣氣候特點,提出了針對性的應對措施,供廣大種植戶參考。
關(guān)鍵詞:設施蔬菜生產(chǎn);災害性天氣;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 S49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07-0054-02
設施蔬菜生產(chǎn)常常會遇到大霧低溫寡照、寒潮暴雪以及暴雨洪澇等災害性天氣,為確保設施蔬菜正常生產(chǎn),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性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針對不同災害性天氣氣候特點,應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1 冬季大霧低溫寡照
大霧低溫寡照天氣是阜陽地區(qū)冬季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災害性天氣,每年進入12月份后會持續(xù)出現(xiàn)大霧天氣,因外界氣溫低、光照較弱極易造成設施蔬菜生長緩慢、長勢較差,甚至難以越冬。
1.1 增溫補光 大霧低溫寡照天氣來臨前要檢查大棚膜是否完好,及時修補破損的棚膜,根據(jù)栽培作物的抗寒性可以在大棚內(nèi)搭建小拱棚等多層覆蓋方式保溫。有條件的可以采取臨時加溫措施提高棚室內(nèi)溫度,如利用電暖氣、熱風機、應急增溫燃料塊等。大霧天氣也會造成設施內(nèi)蔬菜光照不足,生產(chǎn)中在應用新型無滴覆蓋材料的同時應及時擦掉棚膜上的灰塵,增加棚膜的透光性。此外也可以采取在地面鋪設反光膜、在溫室北墻張掛反光幕或用補光燈等人工補光措施,增加棚室內(nèi)光照[1]。
1.2 合理水肥管理 在大霧天氣期間,一般要控制澆水。此外在冬季設施蔬菜生產(chǎn)中應減施氮肥,適量增施磷鉀肥、生物肥、腐熟有機肥等,以利于提高蔬菜的抗寒性,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天氣放晴后,不能立即進行澆水追肥,暫緩1~2d后方可澆水追肥;此外可以結(jié)合藥劑防治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補充植株營養(yǎng)。
1.3 注意通風排濕 設施蔬菜生產(chǎn)中,通風排濕是有效預防病害發(fā)生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風時間最好是在中午前后進行,此時外部空氣濕度最小且溫度較高。大棚內(nèi)也可以使用熱風機和靜電除霧裝置,降低空氣濕度,防止發(fā)生病蟲害。大霧低溫寡照天氣下,由于棚室內(nèi)光照不足,植株生長變?nèi)酰械娜~片會黃化、變薄,此時需及時摘除老葉病葉、疏除病果,以減輕植株生長負擔,對于即將達到采收標準的蔬果可以提前采收。
1.4 加強病蟲害防治 大霧低溫寡照天氣下,棚室內(nèi)濕度較大,植株抵抗力變?nèi)?,極易發(fā)生病蟲害。在病害防治上要及時清除病株、病葉、病果以及受凍的葉片,此外病蟲害防治不能采用葉面噴霧方式,可以使用煙劑進行熏蒸防治病蟲害,像番茄早疫病可以在發(fā)病初期用45%百菌清或10%腐霉利等煙霧劑在傍晚熏蒸防治,草莓灰霉病可用速克靈煙劑進行熏蒸防治,防治效果都很好。
2 寒潮暴雪
阜陽地區(qū)每年元月份前后經(jīng)常會遭受到寒潮襲擊,寒潮會帶來大風、劇烈降溫以及暴雪,生產(chǎn)中可以采取以下應對措施:
2.1 及時修補棚膜、清除積雪 密切關(guān)注天氣變化情況,在寒潮到來前提前修補好損壞的棚膜,并壓好壓膜線固定好棚膜。下雪后要及時加固支撐,清除棚上積雪,防止棚室設施被大雪壓塌。特別是下雪時不能等到雪停后才清除積雪,應在下雪時及時清除,在夜間要注意連夜清除積雪,此外可通過撒融雪劑、食鹽等方法,快速清除棚室上的積雪[2]。白天下雪,要揭開保溫被等覆蓋物;遇夜間下雪,可在保溫被等覆蓋物上面再覆蓋1層棚膜,不僅便于清除積雪,同時可以防止雨雪浸濕保溫被、草苫等覆蓋物。
2.2 增溫保溫 增掛二膜、三膜進行多層覆蓋,棚室四周、后墻和棚腳處增加裙膜等保溫材料減少棚內(nèi)熱量散失,防風保溫。棚門口和通風口增掛緩沖薄膜,增強棚室保溫防寒能力。此外在氣溫降到-5℃以下時,可以使用專用補溫燈、熱風機、應急增溫燃料塊、燃油熱風爐、火爐等輔助加溫設備應急加溫。在進行應急加溫保暖時,要注意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火災和漏電等事故的發(fā)生。根據(jù)不同蔬菜種類采取臨時加溫措施,茄果類蔬菜溫度不能低于6℃,短時不能低于5℃;葉類蔬菜不能低于0℃。
2.3 補充光照 冬季棚室蔬菜生產(chǎn)在應用新型覆蓋材料無滴膜的同時,在雨雪前要及時清理棚膜上的霧滴、灰塵,提高棚膜的透光性;及時清理老、弱、病葉,增加植株間的散射光照;此外也可以采取張掛反光幕、安裝補光燈來補充光照。
2.4 通風降濕 雪停后應適時揭開覆蓋物進行通風,以降低大棚內(nèi)空氣濕度、增加CO2濃度,通風一般在晴天中午進行。注意在揭開覆蓋物后,如果發(fā)現(xiàn)有蔬菜出現(xiàn)了萎蔫現(xiàn)象,要迅即蓋上等葉片恢復后再揭開,反復幾次直到作物適應后不再萎蔫為止。若萎蔫現(xiàn)象比較嚴重,可以在萎蔫的植株上噴清水或1%的葡萄糖水等,促使植株盡快恢復生長。
2.5 及時防治病蟲害 雪后棚室蔬菜易發(fā)生病害,宜采用煙劑、粉劑等進行防治。茄果類蔬菜常見病害有灰霉病、菌核病等,防治灰霉病可選用異菌脲、啶酰菌胺、百菌清、腐霉利等藥物進行防治;防治菌核病除選用上述防治灰霉病的藥物外,還可以用咪鮮胺、多菌靈、三唑酮等藥物防治。藥物防治的同時,應盡量適度揭開草簾或保溫被等覆蓋物通風,降低棚內(nèi)濕度。
2.6 加強田間管理 在寒潮暴雪天氣來臨之前1~2d,可以適度對植株進行低溫鍛煉,白天和夜晚溫度均較正常管理下降1~3℃,促使蔬菜作物提前適應低溫環(huán)境,防止氣溫驟降造成植株落花落果等生理障礙的產(chǎn)生。此外在寒潮暴雪天氣來襲前可以適度增加鎂、鋅、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不宜施用速效氮肥,可以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也可以噴灑一些保護劑和藥劑,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暴雪天氣到來前要控制澆水,以免降低地溫,防止作物遭受冷害、凍害。此外盡量不要整枝打杈,避免植株傷口在低溫高濕環(huán)境下感染發(fā)病。
2.7 及時采收 雨雪天氣前后,對于即將達到采收標準的蔬果要及時采收上市,特別是草莓,一定要及時采收,一方面防止發(fā)生病蟲害,另一方面可以減少植株營養(yǎng)消耗,保持植株健壯,增強植株的抗逆能力。
3 暴雨洪澇
阜陽地區(qū)每年夏季7—9月份經(jīng)常會遭受狂風暴雨襲擊,雨量大且持續(xù)時間較長,常常導致設施大棚垮塌、棚膜嚴重損壞,給設施蔬菜生產(chǎn)帶來了毀滅性影響。生產(chǎn)中可以采取如下應對措施:
3.1 搶修田間基礎設施,加強田間管理 暴雨季節(jié)來臨前,要提前檢查棚室設施以及溝、渠疏通情況,確保排灌暢通。暴雨過去后,要及時修復損毀的棚體、棚膜等設施,清理田間溝、渠,搶修菜田排灌系統(tǒng),對積水較嚴重地塊要迅速組織機械、人力疏通河溝,清理淤泥、雜草,及時排除田間積水,縮短蔬菜受淹時間,促進根系快速恢復生長,確保棚室設施能夠正常發(fā)揮生產(chǎn)效能;晴天退水后,要對菜田澆1遍清水,防止土壤板結(jié)。對于受淹時間短、長勢變差的辣椒、番茄、豇豆等品種,要在天晴后抓緊補施1次尿素和復合肥,待植株恢復生長后,可在根部施用生物菌肥補充植株營養(yǎng),及時葉面噴施1次磷酸二氫鉀,增強植株抗病能力,促使在田作物全面恢復生長。對小白菜等綠葉蔬菜,主要以施用氮肥為主,注意要薄肥勤施,不能偏重、過量,否則極易造成肥害的發(fā)生。
3.2 搶收搶種 對于尚能采收上市的茄果類、瓜類、豆類以及速生葉菜類等蔬菜,要盡快搶收上市,盡量減少經(jīng)濟損失。蔬菜幼苗受損嚴重的基地,可以重新準備苗床,搶抓農(nóng)時,補足苗源。對于受災嚴重、浸水時間較長的重災地塊或絕收菜田應該及早換茬,安排下茬作物生產(chǎn),盡快補種小白菜、蘿卜、油麥菜、莧菜、菠菜、芫荽、空心菜、木耳菜等主要速生葉菜。
3.3 及時覆蓋遮陽網(wǎng) 對于已出土的甘藍、花菜等菜苗,要及時覆蓋遮陽網(wǎng)。使用遮陽網(wǎng)不僅可以起到降溫作用而且可以防止雨后烈日暴曬以及暴雨再次襲擊。一般選用遮光率為40%的遮陽網(wǎng),每天9:00—15:00進行覆蓋。如果想省力連續(xù)幾天而不揭蓋遮陽網(wǎng),必須將遮陽網(wǎng)適當架高一些,讓四周透出一定的陽光照射空間,滿足幼苗生長光照需要,防止秧苗徒長。
3.4 注意防治病蟲害 暴雨天氣,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容易導致病蟲害偏重發(fā)生,要密切觀察,及時監(jiān)測預警,采取針對性措施。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炭疽病、根腐病、疫病、細菌性角斑病以及軟腐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茶黃螨、潛葉蠅、蝸牛、紅蜘蛛、小菜蛾等。根據(jù)不同蔬菜品種以及危害程度,要選擇安全對口藥劑在暴雨后搶晴天及時用藥防治,用藥防治時要注意合理搭配農(nóng)藥并交替使用,不能濫用農(nóng)藥,要嚴格執(zhí)行農(nóng)藥的安全間隔期,確保菜籃子產(chǎn)品質(zhì)量安全。
參考文獻
[1]趙宏玉.淺談災害性天氣對溫室大棚生產(chǎn)的影響及預防措施[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2019.(01):28
[2]張煒.淺談設施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如何應對災害性天氣[J].鄉(xiāng)村科技,2014.(06):8-9
(責編:王慧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