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秋,譚棟文,周新平,2
(1.華中科技大學,湖北 武漢 430074; 2.浙江大學 流體動力與機電系統(tǒng)國家重點實驗室,浙江 杭州 310027)
毛細現(xiàn)象在自然界較為常見,比如:水黽水面行走、植物種子漂浮、浮萍聚集;在工業(yè)界也有著比較廣泛的應用,比如:噴灑反濕潤噴霧防止眼鏡和車窗上的水汽遮擋視線、油墨打印技術(shù)、毛細光刻技術(shù)等。在表面張力作用下液體會在固體表面變形[1-5],固體周圍液氣界面形狀由顆粒重力、毛細力、液體壓力決定,與其表面接觸角、密度、尺寸形狀有關(guān)。當兩個固體顆粒逐漸靠近時,它們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力,每個顆粒周圍的液氣界面形狀也在不斷的改變,在能量最小時達到平衡狀態(tài)。
多個固體在液面上時,液體表面因變形產(chǎn)生的毛細作用力會制約固體的自由運動。固體之間液氣交界面形狀決定了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力。Uzi等[6]基于線性疊加假設,研究了漂浮顆粒之間的橫向毛細作用力。Sasai[7]基于線性公式求解了漂浮在熔融態(tài)鋼液表面上的三氧化二鋁渣粒之間的毛細吸引力。Danov和Kralchevsky[8]基于線性假設開展了毛細多極子理論研究工作。然而,線性化處理在不滿足小坡度假設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結(jié)果的失真,最小能量法可以避免這個問題。Dushkin[9]研究了兩個圓柱(圓球)之間的毛細受力情況,使用線性化方法簡化楊-拉普拉斯方程,略去非線性項。Raufaste等[10]則基于最小能量法計算了傾斜圓柱的液氣交界面形狀,使用最小能量法在結(jié)果上等價于求解完全的楊-拉普拉斯方程,具備較好的精度。對于方柱彎月面形狀的研究還比較缺乏,本文使用最小能量法,研究兩個方柱間液氣交界面的形狀隨著放置方向、間距、接觸角、邦德數(shù)的不同而變化的情況,在方法上具備良好的精度,能對研究方形物體的彎月面形狀帶來一定的啟示。
當液體潤濕固體表面時,系統(tǒng)的總能量W包括重力勢能Wg、液體表面能Wm和壁面潤濕能Ww。穩(wěn)定的彎月面構(gòu)型在系統(tǒng)總能量最小的時候取得??梢圆捎米兎址ㄍ茖С龇蔷€性的楊-拉普拉斯方程,但一般情況下該非線性彎月面方程難以求解,為了計算簡便,常采用基于線性化假設的處理方法。也可以通過直接數(shù)值求解系統(tǒng)的最小能量來找到對應的彎月面構(gòu)型。本文采用有限元軟件Surface Evolver(SE)[11]進行數(shù)值求解,得到系統(tǒng)最小能量對應的彎月面構(gòu)型。重力勢能Wg為體積分形式,而液體表面能Wm和壁面潤濕能Ww都為面積分形式。在SE中,將系統(tǒng)的重力勢能項Wg從體積分形式轉(zhuǎn)化為面積分形式,而對于壁面潤濕能項Ww,將其從壁面處的面積分形式轉(zhuǎn)化為線積分形式。
采用SE計算時,需要確定計算域的幾何條件,進行網(wǎng)格劃分,并對點、線、單元按一定的順序和方向編排序號。定義方柱中軸與x軸(水平方向)的夾角為方位角α。圖1所示為兩柱方位角都為0°(兩方柱邊對邊放置)條件下計算域網(wǎng)格劃分示意圖。圖1中:線段1、2、3、4和5、6、7、8分別表示兩個方柱的壁面邊界線,需要根據(jù)方柱的形狀參數(shù)設定幾何約束;線段9、10、11、12為計算域遠場的邊界,無須設置幾何約束。編寫相關(guān)文件并運行計算,可以得到彎月面最終構(gòu)型。
圖1 當兩個方柱的方位角α=0°時的計算域網(wǎng)格劃分示意圖
通過改變幾何或物理參數(shù),如方柱中心間距D、方位角α、接觸角θ和重力加速度g,可以得到不同條件下的彎月面構(gòu)型。以標準狀況下的水為研究對象,水密度ρ=1 000 kg/m3,表面張力系數(shù)γ=0.072 N/m,并假設兩個方柱具有相同的條件,即具有相同的邊長、方位角和固液接觸角,并令邊長為固定值L=2.7 mm,定義無量綱參數(shù)邦德數(shù)Bo=ρgL2/γ來表征重力加速度的變化。
當SE計算收斂時,所形成的穩(wěn)定彎月面構(gòu)型如圖2所示。根據(jù)主視圖,彎月面高度變化類似于一個馬鞍形,關(guān)注“馬鞍”的中點,令方柱中心線連線中點的彎月面高度為Hm,并觀察Hm隨不同參數(shù)的變化。SE計算收斂時的結(jié)果如圖2所示。當兩個方柱的對應對稱軸之間的夾角改變時,彎月面形狀也將隨之改變。
圖2 當α=0°,θ=30° D=2.5 L,Bo=1時的SE計算結(jié)果
圖3比較了α=0° (邊對邊放置)和α=45°(尖對尖放置)兩種條件下Hm隨D的變化。由圖3可以看出:隨著方柱逐漸靠近,中心高度增加;方柱間距足夠遠時,對兩個方柱之間彎月面中心高度的影響較小。隨著兩方柱逐漸靠近,兩者之間的毛細作用變強,中間自由面的凸起變大;另外,在兩方柱間距較小的情況下,與α=0°條件相比,α=45°條件下的Hm有明顯的增加。
圖3 當θ=30°,Bo=1時,在α=0°和α=45° 兩種條件下的Hm隨D的變化
毛細相互作用與接觸角有關(guān)。為了顯示方柱之間彎月面高度與接觸角的關(guān)系,圖4給出了Hm隨θ的變化情況,結(jié)果表明:隨著接觸角的變大,中心高度逐漸變低;當方柱壁面為親水性時,中心高度高于無窮遠處自由面,當壁面接觸角為90°時,中心高度等于無窮遠處自由面,當壁面為疏水性時,中心高度低于無窮遠處自由面。方柱之間彎月面的形狀主要是由表面張力與重力平衡決定的。因此,重力也將決定自由面上升高度。
圖5以親水性方柱表面(θ=30°)為例,表示了中心高度隨著邦德數(shù)(Bo)的變化情況,結(jié)果表明:小的邦德數(shù)導致了高的自由面中心高度,在接近微重力條件下這種高度增加效果更明顯??梢钥闯觯诜街砻嬗H水且接觸角沒有改變的情況下,邦德數(shù)越小,自由面能被拉升到更高的位置,在重力加速度極小的情況下,自由面將被拉升到非常高的位置。
圖4 當α=0°,D=2.5 L,Bo=1時Hm隨θ的變化
圖5 當θ=30°,α=0°,D=2.5 L時Hm隨Bo的變化
采用最小能量法,對表面張力和重力作用下兩方柱間液氣交界面形狀進行了數(shù)值計算,研究了兩種放置情況下兩方柱間液氣交界面形狀隨著間距、邦德數(shù)和接觸角條件的變化情況,結(jié)果表明:隨著表面親水的方柱間距逐漸減小,方柱間液氣交界面逐漸升高,兩方柱交錯放置比平行放置的液氣交界面中心高度更大;表面親水的方柱平行放置,在間距不變的情況下液氣交界面隨著邦德數(shù)的減小而逐漸升高;平行放置的方柱無論親水疏水,在間距和邦德數(shù)不變的情況下,方柱間液氣交界面隨著接觸角減小逐漸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