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貴
(福建省浦城縣盤亭鄉(xiāng)農技站,福建 浦城 353414)
靈芝生長需要從栽培基質中汲取大量水分,故其栽培養(yǎng)料的含水率多少是影響菌絲生長及出芝的主要因素。實際生產中,意義栽培基質和水的比值控制靈芝所需的養(yǎng)料含水量,可通過木屑配合水制作養(yǎng)料,傳統料水比配置為1:1.1,但其菌絲長滿袋耗時較長。故對基質料水比對靈芝生長的影響進行分析,以此為靈芝室內規(guī)模化培養(yǎng)提供一定借鑒和參考。
靈芝為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目前已知的靈芝達100多種,其中紅芝和紫芝在人工栽培中占比較大。工廠規(guī)?;耘囔`芝案例較少,采取料袋栽培靈芝,菌絲長滿料袋約需要35天,生理成熟還需要加上15天,出芝約35-40天,也就是說,靈芝整個栽培周期約為90天。屬于眾多人工栽培菌類中培養(yǎng)周期較長類型,對企業(yè)經濟造成巨大壓力。靈芝菌絲體為白色絨毛狀,由成千上萬條菌絲互相結合所構成,菌絲體再互相結合便形成各種菌絲組織。在自然環(huán)境中,菌絲會侵入到腐朽樹木中,生長在樹木基質內。人工培養(yǎng)則需要為菌絲準備專門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料?;锏谋砻姘l(fā)現菌絲為白色、絨毛狀,該物質主要是菌絲產生氣生菌絲及分泌物構成的營養(yǎng)結構。菌絲體需經過初生菌絲、二次菌絲、三次菌絲之后才可成長成型。溫度、濕度、光線及空氣都會影響對靈芝菌絲的培養(yǎng)效果。菌絲培養(yǎng)階段尤其需控制好溫度和通氣的條件,溫度會影響菌絲生長速度、分泌酶的活性高低和菌絲生長的強壯程度,若培養(yǎng)過程中溫度過高,會導致菌種早衰,溫度過低又會導致菌絲生長緩慢,故應控制好靈芝菌絲生長溫度,在25℃左右為宜。通氣方面,靈芝屬于好氣性真菌,培養(yǎng)過程中需注意通風透氣,裝袋實驗應留有一定空間,便于菌絲生長。菌種的培養(yǎng)要設置有通風窗口,通風的同時也要兼顧室內的保溫效果。若發(fā)現室外氣溫及濕度低于室內,要及時通風換氣,起到改善室內濕度的作用。冬季寒冷季節(jié)過分的通風會導致室內溫度下降,為確保室內通氣量和溫度平衡,靈芝菌絲培養(yǎng)架不宜過度排列,盡量疏松擺放菌種袋,可以選擇在中午溫度相對較高時間通風,便于靈芝菌絲生長。菌絲生長階段不需要光照,還要設置好遮光設備,門窗覆上簾子。
菌株:某食用菌研究機構提供的中華紅芝。
栽培基質配置:采取干木屑、玉米粉、麩皮、蔗糖和石膏配置基質,質量分別為39000g、5000g、5000g、500g、500g。
栽培菌袋:采取質量突出的聚丙烯封底袋,該菌袋耐高溫高壓水平突出,規(guī)格選用15cmx36cmx0.05mm底袋。
結合基本栽培基質配方,控制量水設置不同,具體實驗如下:
表1 栽培基質料水比示意
料水以控制的各項比例充分攪拌后,以塑料薄膜悶半個小時后裝入菌袋備用,栽培基質料袋控制長17-19cm,直徑10-12cm,放入高壓滅菌設備中,調整125℃滅菌兩小時后進行冷卻接種,控制接種量在干栽培基質的8%左右。采取無菌中心接種方式接種,接種好的菌袋提前6天放入到培菌室中進行避光培養(yǎng),期間控制培菌室溫度為25℃左右,及時消毒。6天之后調整培菌室溫度為27℃繼續(xù)培養(yǎng),每日早晚通風各一次,每次通風90min。不同料水比的菌袋采用隨機抽取10個,培養(yǎng)得到不同批次菌絲生長滿袋數的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栽培料水和菌絲長滿料袋時間統計表
采用計算機技術對數據分析,對相鄰的栽培料水和菌絲長滿袋天數試驗的結果(即表2)進行統計分析,得到的結果如下所示:相鄰料水比,1:1和1:1.1,其靈芝菌絲長滿袋的天數,其統計學F為4.52,相較于F0.05=3.18,差異顯著。而相鄰料水比1:1.1和1:1.2菌絲長滿袋數天數,其統計學F為6.50,也大于F0.05,表明差異顯著。而相鄰料水比1:1.2和1:1.3菌絲長滿袋數天數,其統計學F為5.72,也大于F0.05,表明差異顯著。而相鄰料水比1:1.3和1:1.4菌絲長滿袋數天數,其統計學F為8.50,也大于F0.05,表明差異顯著。
經過上述實驗,發(fā)現靈芝菌絲長滿袋料受料水比影響較大,不同的料水比影響靈芝生長周期的長短。其中,若料水比從1:1.0調整到1:1.2,其菌絲發(fā)滿料袋的時間逐漸縮短,從原本需要65天左右菌絲長滿菌袋,發(fā)展到25天菌絲就可以長滿菌袋。也就是說,若在靈芝培育過程中,培養(yǎng)料中含水量過少,會導致菌絲分泌出來的酶無法自由擴散,導致菌絲生長接觸不到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制約靈芝菌絲的生長速度,也使其無法將培養(yǎng)料中自己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分解為菌絲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質,對應菌絲的生長周期也就延長。而將料水比繼續(xù)增大,從1:1.2逐漸增加到1:1.4時候,發(fā)現菌絲發(fā)滿料袋的時間反而又呈現出增加的趨勢。究其原因,發(fā)現培養(yǎng)料若單純的水分過多,會導致菌絲由于自身生長環(huán)境濕度過大,導致自身缺氧,菌絲生長緩慢甚至是出現腐爛死亡。通過上述實驗,得出結論,合理的料水比(1:1.2)可以促進靈芝菌絲迅速生長。
結合Excel表格的具體分析結果,對各料水比和對應的菌絲生長滿料袋的平均天數分析,得出菌絲長滿料袋的天數(設為Y)和料水的具體比值(設為X),二者存在函數關系,關系為:
檢驗該方程,得到F回歸=0.97,此時F0.05(5.44=0.40),0.97>0.40(差異顯著),R2=0.936.5,故該回歸方程其回歸效果顯著,擬合值和實測值具有可靠符合度。按照上述方程,求極值,最終得到Xmax=1:1.2,Ymax=30.04天,故將料數比控制在1:1.2,得到的靈芝菌絲長滿料袋天數最短,天數為30.04天。
綜上所述,靈芝以及豐富的藥用價值受到人們追捧。但是人工培育靈芝周期長,靈芝對生長條件的特殊要求,需對人工培育靈芝深入分析。以栽培料水比對栽靈芝菌絲長滿料袋的對比實驗開展并分析,靈芝采取干木屑、玉米粉、麩皮、蔗糖和石膏配置基質,結合不同的料水比分別為:1:1、1:1.1、1:1.2、1:1.3、1:1.4,做成菌袋,控制各個料水比培養(yǎng)的菌絲發(fā)現,在栽培基質料水比為1:1.2情況下,可以最大的縮短靈芝栽培綜合周期。但實驗中,使用的干木屑、麩皮等培養(yǎng)料并沒有測試具體的含水量,單純以該實驗借鑒對應料水生產,還需要對栽培料的實際含水量測定,之后圍繞栽培基質料水比為1:1.2確定實際加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