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久天長》一部是由導演王小帥執(zhí)導的電影,它在國內(nèi)外獲得了眾多的獎項。該影片講述了兩個關系很好的家庭因為一次意外,相互之間產(chǎn)生了隔閡,其中一家背井離鄉(xiāng),搬到了遙遠的南方生活,一別小半生,他們再見面已經(jīng)是30年后。影片將近三個小時,但它并沒有讓觀影者覺得枯燥乏味,反而讓他們深深地沉浸在其中,在電影結(jié)束后久久不能自已。電影的敘事很平淡,沒有大起大落,卻能打動人心,是一部好電影。
關鍵詞:電影賞析;《地久天長》;家庭片
中圖分類號:J9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09-00-02
0 引言
《地久天長》描述了20世紀80年代到現(xiàn)在的社會變遷,影片中幾個家庭關于友情、愛情、親情的人生悲歡,讓地久天長一詞,更像是對生活的一種守望[1]。在質(zhì)樸無華的年代,人們身不由己地卷入時代的變遷——改制、下海、計劃生育,但無論命運怎樣戲弄和安排,他們依舊堅強如初,他們?yōu)榱吮舜硕?,不管發(fā)生了什么事,生活也還是要繼續(xù)下去[2]。
1 鏡頭語言的魅力
1.1 過去和現(xiàn)在的交織
王小帥導演的敘事方式,給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蒙太奇式的敘事表現(xiàn)手法,為電影本身增添了色彩[3]。影片的發(fā)展中過去和現(xiàn)在的交織,溫馨熱鬧和平淡冷清的對比,讓觀眾對電影所要表達的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4]。導演平淡地敘述著影片中發(fā)生的每一個故事,在悲涼的故事背后,沒有人物的嘶吼,有的只是無聲的悲傷[5],觀眾沉浸還在溫馨的氛圍里,卻不知道悲劇就在下一幕發(fā)生。全片通過鏡頭的拼接,在過去與現(xiàn)在之間來回切換。影片中被收養(yǎng)的兒子離家出走后,夫妻倆開始了尋找,既心酸又無奈,而下一個鏡頭,卻是過去一群人團聚在一起過生日的場景,顯而易見,親生兒子劉星的去世給兩個家庭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特別是麗云和耀軍,這讓本該好好發(fā)展的他們,卻選擇離開讓他們悲傷的故鄉(xiāng),放下這段無奈的恩怨,慢慢淡出另一個家庭的視線[6]。
光線的運用也映襯了這一點。光束透過玻璃照在房子里時,仿佛帶著人間煙火的溫暖氣息,那時候的他們一切都是美好的,筒子樓里充滿了生機和活力。而現(xiàn)在,同一個房子在夫妻倆親生兒子劉星去世后就變得暗淡無光、死氣沉沉[7]。在外出尋找養(yǎng)子劉星時,被雨水沖刷過的筒子樓也已是雜草叢生,一片荒涼。導演通過這些過去與現(xiàn)在交織的情景,隱晦地表現(xiàn)影片所要傳達的更多的內(nèi)容[8]。
1.2 悲喜交加的沖擊感
茉莉去找麗云和耀軍過小年時,屋子里冷冷清清,但在鏡頭中的另一個家庭卻分外熱鬧,大人小孩齊聚一堂。這樣的鏡頭語言很容易讓觀眾想起兩個孩子過生日的畫面,更能給觀眾留下更深刻的記憶 [9]。當觀眾還沉浸在他們歡快跳舞的時候,下一幕就是牢房的畫面,兩個家庭就好比坐牢一般[10],這好像在描述這兩個家庭,它們的后半輩子都活在了自己的牢里。耀軍夫婦一生忙碌,都在為了孩子奔波[11];海燕背負著自己和兒子的錯誤,愧疚地度過了下半生,時代的錯誤卻讓這個計生主任成了一個背負無妄之災的罪人,死亡來臨之前,她都一直被這把枷鎖禁錮;星星的好朋友沈浩,也在這所“牢里”成長,他仿佛把自己活成了星星,他變得非常安靜和沉穩(wěn),就像小時候乖巧的星星一樣[12]。
2 細枝末節(jié)展現(xiàn)的內(nèi)在含義
2.1 貫穿整個電影的相片
相片更像是一個精神寄托,表現(xiàn)出耀軍夫婦對親生兒子的懷念。拍攝全家福的時,曾經(jīng)封存的舊照片從柜子下飄出來,兩家人相處融洽,這一定格,卻成了永遠的過去[13]。夫妻倆收養(yǎng)的兒子離家出走,看著曾經(jīng)的全家福,埋藏在他們的內(nèi)心的傷疤最終還是被揭開了,他們一直清楚,只是他們不愿意相信,不愿意接受,更不承認他們的星星永遠回不來了,只能無奈地吼著“我們的星星已經(jīng)死了,再也回不來了”[14]。而這張照片正是前面拍的全家福,照片的另一半被折起來放在了后面,也許是他們懷念星星,又或者當時的他們?nèi)匀粺o法釋懷。就像是電影《尋夢環(huán)游記》中的情節(jié),因為想要忘卻,而選擇將原本完好無損的照片撕成兩部分[15]。
2.2 醫(yī)院的鏡頭
耀軍抱著溺水的兒子沖向醫(yī)院,一堵厚墻將畫面一分為二,左邊的人們在拉扯,在撕心裂肺地喊著,而右邊長廊卻是一個“靜”字,以及不緊不慢地向鏡頭靠近的護士。導演通過這樣的一個長鏡頭,隱晦地表現(xiàn)著“就算是受了多大的委屈,也要默默地埋在心底里”的理念,這便是那個年代的人們,他們即使是遭遇了不幸,也從不表現(xiàn)出來,他們也想和命運斗爭,可是這堵墻的存在,讓他們很多時候不是選擇釋懷,而是算了[16]。隨著時間流逝,很多事都會慢慢地淡忘,就像臺詞里說到的“時間已經(jīng)停止了,剩下的,就是等著慢慢變老了”[17]。
醫(yī)院的第二個鏡頭,海燕帶麗云去打胎,鏡頭所呈現(xiàn)的構圖,女主在中心位,兩邊人物很強勢,有很強大的壓迫感,更加凸顯了女主的無助,鏡頭也已經(jīng)在告訴觀影者這場手術不可靠的程度有多高[18]。同樣的畫面再次出現(xiàn),計生主任海燕在安排好流程后慢慢地離開,就像那個緩緩走來的護士一樣,命運再一次戲弄著耀軍夫婦,他們的人生也像這兩個不緊不慢的人物一樣平緩地前行著,再也沒有什么大風大浪[19]。
在海燕即將去世時,場景再一次來到醫(yī)院,這也是影片的一個高潮[20]。30年過去,大家都已被歲月催老了容顏,再次見面,都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和感受,不需要言語,一個擁抱就能表達所有,就像英明所說的“他們對我也很客氣,但找不著可說的話了……”[21]。可30年的沉淀,兩個家庭之間的隔閡,伴隨著海燕說出“我們有錢了,可以生了”的時候,早已被放下。面對著一切不幸的始作俑者,麗云沒有一絲怨恨,也沒有將自己的悲痛帶給別人,而是用善意守護了另一個家庭,這是她刻在骨子里的隱忍和寬厚[22]。
影片中的醫(yī)院都與死亡掛鉤,而死亡的背后,總是都伴隨著新生兒的啼哭聲[23]。麗云被迫做手術時,星星溺亡時以及麗云自殺被送進醫(yī)院時,所謂的醫(yī)院,不過是一個生命的輪回站,這些啼哭聲一次次地刺痛著夫婦倆的心,無時無刻不在告訴他們,他們的星星已經(jīng)沒了[24]。
3 有血有肉的人物塑造
電影中塑造的人物活靈活現(xiàn),每個人物都被賦予了鮮明的時代感,影片刻畫了大時代下的一些小人物。劉耀軍在得知星星的死亡和沈浩有關時,他選擇原諒和隱藏;在下崗潮來臨時,他也只能無聲地接受。兩次奔向醫(yī)院,身為一個男人,他卻只有無助迷茫和絕望[25]。可以說,他的一生都被固定在“套子”里,封鎖在“墻”里[26]。王麗云,一個把溫柔深深地埋藏在心底的女人,面對3次失去孩子、因“先進名號”而“光榮下崗”、丈夫的出軌等這么多打擊,她卻還是坦然地面對一切,她不知道自己該恨誰,也不知道找誰宣泄,正因如此,她袒露了她的內(nèi)心想法“時間已經(jīng)停止了,剩下的就是慢慢變老”。在時代的潮流中,唯一能做的,只有慢慢地老去[27]。
養(yǎng)子劉星這個角色雖然戲份不多,但卻被塑造得深入人心[28]。劉星想要逃離這個家,他始終認為父母收養(yǎng)自己并不是真正的愛自己,因此他每次都躲在安靜的小角落,可耀軍尋找的地點,卻是臺球廳這類地方,他們并不了解劉星會去哪里以及想要什么。在隨身聽的片段里,夫妻倆翻箱倒柜都沒有找到被偷偷藏起來的隨身聽,而是不經(jīng)意間在床頭發(fā)現(xiàn),劉星并沒有真的想把東西藏起來,他在等,等著父母找到以后詢問自己,這樣或許能得到一點他想要的關心,可是結(jié)果卻讓他失望至極,這一步步迫使他想要趕緊離開這個家,從始至終,他都把自己當成一個影子,那個逝去的星星的影子[29]。這個角色被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他代表著一類人,他們一邊想要離開這個家,而另一方面卻希望得到父母的挽留和愛。沉重的一個下跪,拜別了父母,既是對養(yǎng)育之恩的感謝,也是對自己替身人格的告別[30]。
4 結(jié)語
先秦時期李耳的《老子》中寫道:“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彪娪八V說的是地久天長,但是影片的開頭卻是死亡,劇情的發(fā)展也是家庭之間漸漸分道揚鑣。所以地久天長意味著什么?通俗來說,它是用來形容人與人之間的友情關系。兩個家庭之間一別小半生,再次見面時,既沒有責怪,也沒有怨言,反之,是原諒和放下,30年,不過一念之間。故事的每一幀都是時代的象征,3個小時觀影路程,讓觀影者仿佛也經(jīng)歷了父輩那一代真實的悲喜交加的人生,電影結(jié)尾處并沒有刻意煽情的畫面,而是賜予了他們最溫暖的禮物,離家多年的“星星”回來了,一聲“老爸,我是星星”將記憶拉回30年前,沒有意外,也沒有磨難,他們還是孩子的爸爸媽媽,不管時代怎么變遷,這些親情和友情依舊是地久天長。生活總是不盡如人意,既然左右不了結(jié)局,那便只管全力以赴。生活也還在繼續(xù),我們不能地久天長,但卻可以堅守生活,展望未來。
參考文獻:
[1] 高子宇,顏文奇.風箏在室內(nèi)裝飾設計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9(21):101-102.
[2] 陸遜彪,湛磊.淺析蠟染工藝在現(xiàn)代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局限性[J].大眾文藝,2019(22):132-133.
[3] 張寧,李君嫻.從《綠皮書》看當下美國黑人的處境[J].大眾文藝,2019(23):188-189.
[4] 陳銀波,邢若晨.淺談蘇扇裝飾形式的歷史演變[J].美術教育研究,2020(4):47-48.
[5] 曹宇鵬.以圖像學研究方法分析《普羅斯佩羅王子》[J].美術教育研究,2020(6):16-17.
[6] 沈童,孫琦.重塑極簡主義——以包裝設計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20(6):55-56.
[7] 許欣妍,蔣暉.晚明江南工匠入仕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0(8):37-38.
[8] 盛家琛,張寧.淺析攝影對印象派繪畫的影響[J].美術教育研究,2020(12):52-53.
[9] 翟子敏,李博.嘻哈文化下的專賣店設計[J].藝海,2020(4):86-87.
[10] 康露露,孫琦.地鐵廣告與互動媒體技術[J].藝海,2020(4):88-89.
[11] 陳思凡.淺談家具設計中的波普藝術[J].美術教育研究,2020(17):72-73.
[12] 張澳,梁晶.生態(tài)視角下的時裝展示空間設計[J].藝海,2020(09):127-128.
[13] 張景淼,湛磊.感受單色攝影的無“顏”力量[J].美術教育研究,2020(20):40-41.
[14] 劉月輝,蔣暉.文匠合流下的明式家具[J].藝術科技,2020(7):26-29.
[15] 陳思妤.簡述風光攝影中的構圖方法[J].藝術科技,2020(13):84-87.
[16] 楊永康,湛磊.淺析地域文化對建盞的影響[J].藝術科技,2020(13):44-47.
[17] 陳思妤,楊杰.鄉(xiāng)村旅游品牌傳播策略探析[J].藝術科技,2020(15):95-98.
[18] 譚曉艷.徽派建筑在現(xiàn)代設計中的運用[J].藝術科技,2020(20):165-166.
[19] 蔣幸珈.紫砂藝術與鑒賞[J].藝術科技,2020(21):21-22.
[20] 蔣婉童.淺談對梵高作品的解讀與思考[J].藝術科技,2020(21):129-130.
[21] 蔣王瑤.淺析南通藍印花布紋樣藝術及其發(fā)展[J].藝術科技,2020(21):109-110.
[22] 郭曉草,孫獻華.永樂宮“朝元”母題淺析[J].藝術科技,2020(21):117-118.
[23] 王璁.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景觀設計研究[J].藝術科技,2020(21):189-190.
[24] 陳思妤,楊杰.商業(yè)包裝的媒介創(chuàng)新設計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20(21):80-81.
[25] 蔣幸珈.紫砂藝術與鑒賞[J].藝術科技,2020,33(21):21-22.
[26] 武澤明.淺析揚州剪紙的現(xiàn)代設計[J].藝術科技,2020,33(23):9-10.
[27] 程雨欣.宮崎駿作品主題傾向解析[J].藝術科技,2020,33(23):87-88.
[28] 黃薇,吳冬蕾.淺析園林雅俗嬗變[J].美術教育研究,2020(23):86-87.
[29] 趙坤,李永昌.鄉(xiāng)村新民居室內(nèi)環(huán)境體系研究[J].家具與室內(nèi)裝飾,2020(06):114-116.
[30] 陳曉蕾,丁山.酒店客房的智能化設計研究[J].藝術科技,2021,34(2):58-59.
作者簡介:陳曉育(2000—),男,福建莆田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數(shù)字媒體藝術。
指導老師:華陽(1986—),女,江蘇揚州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數(shù)字媒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