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華軍 楊莎 趙岑秀 李燕瓊 狄丹
摘要:本研究旨在了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tài)下云南省昆明市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以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與針對性,同時為主管部門科學決策提供參考。研究發(fā)現:全市小學生總體心理健康水平較高,城市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顯著優(yōu)于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8個因子中,學習焦慮最為突出,六年級學生比四年級更焦慮,農村學生比城市學生更焦慮,女生比男生更焦慮。建議全市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行政部門進一步優(yōu)化教育質量評價方法,各校園加強心理健康狀況欠佳學生排查,重點關注陽性檢出群體。
關鍵詞:疫情防控;心理健康;調查研究;小學生;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2684(2021)19-0013-04
一、研究背景
從我國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縱向比較研究來看,隨著時代變化和社會變遷,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也有所變化。郝萍等[1]研究者對我國四至六年級小學生1995年至2011年心理健康狀況變化分析發(fā)現,我國四至六年級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整體情況趨于良好,對人焦慮、身體癥狀和沖動傾向均值有逐年降低趨勢。但近十年來全國各地擇校熱度不減,小學生因心理問題出現的極端事件常見諸報端,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fā),讓人們感受到小學生的心理問題在增加,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在惡化[2]。如今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疫情防控已成為常態(tài)。研究云南省昆明市小學生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下的心理健康狀況具有理論意義;同時,在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與針對性以及為主管部門科學決策提供參考等方面具有實踐指導意義。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抽樣選取昆明市11個區(qū)縣25所小學四至六年級學生完成問卷12096份,其中有效問卷11167份,有效率92.32%。根據昆明市2020年教育事業(yè)統(tǒng)計數據,昆明市小學在校生共524322人,本研究抽樣12096人,抽樣比例為全市小學在校生人數的2.31%。有效樣本中男生5844人,女生5323人,性別比例相當,有效樣本的代表性較高。
(二)研究工具
采用由華東師范大學周步成編制的“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ental Health of Test,MHT)進行調查。該量表共計100個測試項目,包含8個內容量表和1個效度量表,信度和效度較好[3]。當效度量表得分大于7分時,該問卷無效。8個內容量表分別是: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和沖動傾向。內容量表的總分表示個人焦慮的一般傾向,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狀況越差。總得分1~55分為心理健康狀況正常;56~64分為心理健康狀況欠佳或有問題傾向;總得分≥65分為心理健康狀況嚴重不佳。各內容量表標準分高于8分,則表明在該內容上存在適應不良。
(三)研究過程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星網絡平臺,由學校班主任分發(fā)至學生家長,每個微信號只能填答一次,統(tǒng)一指導語。收集數據后,先用Excel進行基礎數據清理、規(guī)范,后用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根據統(tǒng)計分析結果進行討論得出研究結論。
三、研究結果
(一)昆明市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整體水平
本次調查發(fā)現,全市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整體水平較高,心理健康狀況欠佳陽性檢出率為10.5%,低于全國檢出率15.6%[4]。反映心理健康水平的8個因子中除學習焦慮水平高于正常范圍(平均值8.386),其他因子均在正常范圍?;厩闆r見表1。
表1顯示,陽性檢出率最高的是學習焦慮,達60.7%,自責傾向23.3%,過敏傾向22.2%,身體癥狀15.2%,這四個因子陽性檢出率高于心理健康狀況欠佳總體陽性檢出率。其他各因子陽性檢出率由高到低排列分別是對人焦慮8.2%、恐怖傾向7.4%、沖動傾向4.9%、孤獨傾向2.4%。
昆明市2020年教育事業(yè)統(tǒng)計數據顯示,全市小學在校生共52.4萬人,按10.5%比例推測,全市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欠佳的人數可能超過5萬人,亟須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以提升小學生整體心理健康水平。學習焦慮陽性檢出比例高達60.7%,表明學習焦慮存在普遍性,亟須密切關注。其他方面雖在正常范圍,但自責傾向、過敏傾向檢出率均超過20%,仍不能忽視。
研究表明,三個年級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無顯著相關,男生女生無明顯差異。如表2顯示,城市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顯著優(yōu)于農村學生。
(二)昆明市小學生學習焦慮情況
在體現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8個因子中,學習焦慮的陽性檢出率最高,深入分析發(fā)現,抽樣縣區(qū)小學生學習焦慮陽性檢出率差異較為明顯。具體情況見表3。
表3顯示,全市小學生學習焦慮水平的均值為8.386,高于量表常模8分,說明全市小學生學習焦慮水平偏高。陽性檢出率高達60.7%,高于疫情前昆明市小學生學習焦慮陽性檢出率41.81%[5],高于疫情前昆明市農村小學生學習焦慮陽性檢出率53.9%[6],高于2011年全國水平5.79[1]。學習焦慮水平最高的祿勸和嵩明兩縣,該項因子陽性檢出率高達70.6%;學習焦慮水平最低的官渡區(qū),陽性檢出率也達到了50.4%。該結果表明昆明市小學生學習焦慮水平偏高,亟待有效的心理調適來將他們的學習焦慮降至正常水平。
表4至6顯示了深入分析小學生學習焦慮的發(fā)現,六年級學生比五年級更焦慮,女生比男生焦慮程度高得多,農村小學生比城市小學生更焦慮一些。小學女生學習焦慮水平達8.569,農村小學生學習焦慮水平最高,達8.579。該結果表明,應更加關注昆明市小學生群體中的女生、農村學生、六年級學生,特別應該關注農村小學六年級女生,幫助他們把學習焦慮降至正常水平。
四、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從心理健康整體水平來看,昆明市小學生心理健康現狀整體較好,但按陽性檢出率推測,心理健康狀況欠佳和心理健康狀況嚴重不佳的絕對人數可能超過5萬人,而即使按照陽性檢出率最低的縣區(qū)估計,學習焦慮水平偏高的絕對人數也已高達27萬人,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教育風險。調查發(fā)現昆明市不同縣區(qū)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整體水平也有所差異,反映出部分縣區(qū)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能迫切需要加強。在體現心理健康狀況的八個因子中,學習焦慮水平均值已偏離正常范圍,其他七個因子均在正常范圍之內,這一結果反映出昆明市小學生承受的學業(yè)壓力較大,折射出全市小學在抓教育質量的過程中需重視教學效率、作業(yè)數量質量及學生睡眠等具體問題,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學校日常工作中,拓展排解小學生學習焦慮的渠道,增強小學生調節(jié)學習焦慮的能力。除學習焦慮以外的其他七個因子雖然陽性檢出率相對較低,但絕對人數并不少,仍須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