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宇靖
培養(yǎng)好班干部,不僅是班級管理的需要,更是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是教師育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高中班干部培養(yǎng)運用激勵理論能有效地提高工作的積極性。
一、轉變觀念,激發(fā)學生當班干部的熱情。高中學生處于智力迅猛發(fā)展期,而且開始思考人生理想,傾向于認識自己的社會價值,逐漸有明確的道德意識。班主任可以根據高中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不斷推進學生對需求層次的追求,使班干部認識到學生干部工作對自己以后的發(fā)展起到的積極作用。學校對學生的培養(yǎng),要牢牢把握住“德育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這一宗旨。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始終要以德育為先,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組織領導能力等。
二、目標激勵,保持對班干部的適度期待。弗魯姆的期望理論指出,效價受個人價值取向、主觀態(tài)度、優(yōu)勢需要及個性特征的影響。因此,對于每一個班干部,我們要根據他自身的特點,因才培養(yǎng),找到最合適的效價。最合適的效價對應的就是每個班干部自身的工作目的。例如有些是學以致用型:有計算機特長的同學擔任電教委員,有美術特長的同學擔任宣傳委員,有音樂舞蹈特長的同學擔任文娛委員,自律性和組織能力強的同學擔任衛(wèi)生委員,讓自己的才能得以發(fā)揮。有些是行為強化型:例如在班干部“輪崗”制度中,通過優(yōu)勝劣汰的方式,獲得激勵的力量,強化班干部的積極性。有些是情感型:學生在班級工作獲得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學生干部往往比較在意他人對自己工作的看法或者評價,因此我們需要在培養(yǎng)實踐中給與班干部一定的壓力和期望,同時班主任有時候要發(fā)揮精神領袖的作用,放權給班干部,讓班干部更多地參與決策和實施過程,而不只是一個上傳下達的機器,激發(fā)班干部的創(chuàng)造性。
三、變革激勵形式,豐富激勵力量。長期以來,對于班干部的激勵一般集中在優(yōu)秀學生干部的評選,發(fā)張“優(yōu)秀學生干部”的獎狀以資鼓勵。但是這樣的評價方式一是不能兼顧到全體班干部,二是班干部本身不清楚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并不能真正發(fā)揮激勵對于學生個人素質的提升和工作積極性上的作用。在對于班干部的評價中,我們要更多的關注地關注及時性,具體性,多元性。例如我班有一次多媒體平臺壞了,有一位班干部自告奮勇,多次嘗試,最終在維修人員上門之前就把電腦修好了,我在課堂上毫不吝嗇地公開表揚他,不僅表揚他的計算機特長,更表揚他一心鉆研,遇到苦難不服輸和為班集體無私奉獻的精神。這不僅給他本人帶來無限的動力,為他在同學心中樹立了威信,也為其他同學樹立了榜樣。
四、言傳身教,榜樣激勵。最好的教育莫過于言傳身教,班主任本身的言行就應該成為學生的榜樣。例如我每天準時到校,樹立榜樣,長期以來,班干部也慢慢摸索到進行學生工作時,要做到及時,有效地管理班級,做到班主任到與不到,班干部都能及時地起到管理的作用。除了班主任,也可以根據班干部不同崗位,不同性格的特點,組織一些管理經驗豐富的優(yōu)秀班干部介紹自己的班干部管理方法,為一些班干部提供一些指引和方向。
班干部隊伍培養(yǎng)是一項長期且復雜的工作,班主任運用激勵理論得當,可以激發(fā)學生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同時使學生個人素質得以全面提升。
(作者單位:廣東省茂名市第十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