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聊城市退役軍人醫(yī)院內二科,山東 聊城 252000)
腎病綜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發(fā)病率較高的腎內科疾病之一[1],若患者未及時治療可能危及生命安全[2]。目前臨床可用于治療腎病綜合征的藥物種類較多,如何針對此病特點制定正確有效的用藥方案已成為現階段研究的重點。本研究選取2017 年1 月至2018 年4 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腎病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依那普利、環(huán)磷酰胺聯合治療腎病綜合征患者的效果及對其機體T 淋巴細胞亞群、細胞因子的影響,旨在為今后制定合理的用藥方案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腎病綜合征患者,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 60 例。對照組男 34 例,女 26 例;年齡 19~57 歲,平均年齡(40.31±0.19)歲;病程9 個月~2 年,平均病程(1.32±0.27)年。對照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18~56歲,平均年齡(40.29±0.20)歲;病程11個月~2年,平均病程(1.31±0.26)年。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以臨床常規(guī)治療,靜脈補液維持機體內水電解質、酸堿度平衡,予以抗凝、抗感染、利尿、保腎、維生素D等對癥藥物,口服潑尼松(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1207),每天1 mg/kg,連續(xù)使用8~12周后逐漸減少給藥劑量,即1~2周減量10%,直至藥量減少為每天0.4~0.5 mg/kg后改為隔天頓服,連續(xù)用藥6個月后繼續(xù)將藥量減低直至維持劑量并連用12個月。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環(huán)磷酰胺(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0857)聯合依那普利(揚子江藥業(yè)集團江蘇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6567,規(guī)格:10 mg/s),環(huán)磷酸酰胺0.2 g+5%500 mL葡萄糖注射液,每月靜脈注射1次,連用6 個月后減少給藥頻率,即每3 個月靜脈注射1 次;依那普利每天1 次,每次5~10 mg,連續(xù)用藥8 周。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環(huán)磷酰胺,用法用量同觀察組。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根據《臨床診療指南:腎臟病學分冊》[3]療效分為完全緩解、顯著緩解、部分緩解、無效。完全緩解:治療后各項臨床癥狀均消失,尿蛋白檢測結果為陰性,24 h尿蛋白定量檢測值<0.1 g,腎功能相關指標恢復正常;顯著緩解:治療后各項癥狀均改善或消失,24 h 尿蛋白定量為<0.2 g,腎功能相關指標改善或恢復正常;治療后部分緩解:各項癥狀治療后均好轉,腎功能相關指標好轉但未恢復正常,24 h 尿蛋白定量<3.0 g;無效:治療后各項臨床癥狀均未好轉甚至加重,24 h 尿蛋白定量≥3.0 g,腎功能指標未改善甚至惡化??傆行?(完全緩解+顯著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 T 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包括 CD3+、CD4+、CD8+、CD4+/CD8+。③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細胞因子水平,包括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 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療前,CD8+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對照組,CD8+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T lymphocyte subgroup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T lymphocyte subgroup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注:CD3+,成熟T淋巴細胞;CD4+,誘導性T細胞/輔助性T細胞;CD8+,抑制性T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觀察組(n=60)對照組(n=60)t值P值治療后1.92±0.03a 1.43±0.15a 24.812 0.000 CD3+(%)治療前41.26±4.19 40.59±4.72 0.822 0.413治療后79.06±5.19a 61.62±4.73a 19.238 0.000 CD4+(%)治療前35.26±5.59 35.19±5.06 0.072 0.943治療后51.15±3.02a 44.76±4.19a 9.583 0.000 CD8+(%)治療前34.21±3.05 34.43±3.61 0.361 0.719治療后26.95±1.79a 31.26±2.05a 12.267 0.000 CD4+/CD8+治療前1.02.±0.11 1.05±0.13 1.365 0.175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細胞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炎癥細胞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患者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IL-6、TNF-α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細胞因子水平比較(,μg/L)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μg/L)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細胞因子水平比較(,μg/L)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μg/L)
注:IL-6,白細胞介素-6;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治療后71.20±5.63a 103.02±10.81a 20.223 0.000例數60 60 IL-6治療前107.03±23.79 106.97±23.81 0.014 0.989治療后46.35±10.24a 78.98±14.78a 14.057 0.000 TNF-α治療前155.53±13.36 155.49±13.40 0.016 0.987
目前臨床尚未明確腎病綜合征的發(fā)病原因,可能與免疫、感染、遺傳等因素相關[4]。該病病理基礎為腎小球濾過屏障損傷導致蛋白通透性增加,患者表現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水腫、高脂血癥等癥狀[5]。既往研究[6]認為糖皮質激素對腎病綜合征具有顯著治療效果,但單一用藥僅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病情控制效果不佳,且長期使用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較高,停藥后易復發(fā)[7]。近年來,環(huán)磷酰胺、依那普利等已用于腎病綜合征治療中,效果顯著。
免疫功能紊亂誘發(fā)炎癥反應是腎病綜合征的主要發(fā)病機制之一,主要由低蛋白血癥刺激肝臟并提高外周血脂水平所致[8]。環(huán)磷酰胺由磷酰胺基、氮芥構成,是目前臨床常用的免疫抑制劑之一[9],給藥后能實現對B淋巴細胞的選擇性抑制[10],對T淋巴細胞、免疫母細胞也具有一定作用[11],可有效阻斷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反應[12]。依那普利屬于一種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既往主要用于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中,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達到減輕心臟負荷、改善心功能及外周血管阻力等目的。有研究[13]表明,依那普利給藥后能通過對腎小球血流動力學狀態(tài)予以有效調節(jié)從而達到降低其內部壓力,改善高濾過、高灌注情況,緩解尿蛋白外排的目的。因此,采用環(huán)磷酰胺聯合依那普利治療有利于避免腎病綜合征患者個體差異造成的藥物療效差異,二者聯合可通過不同途徑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提高治療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對照組,CD8+、IL-6、TNF-α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聯合應用環(huán)磷酰胺和依那普利治療腎病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療效、T淋巴細胞亞群及炎癥細胞因子水平均優(yōu)于單用環(huán)磷酰胺,與盧濤等[13]研究結果一致。但本研究納入樣本量較小,未驗證不同用藥方案應用于腎病綜合征患者的臨床安全性,因此,還需在今后實際工作中開展進一步的循證研究。
綜上所述,依那普利、環(huán)磷酰胺聯合治療腎病綜合征患者效果顯著,有利于改善T淋巴細胞亞群及炎癥細胞因子水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