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波
(山西潞安郭莊煤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長治 046100)
在煤礦開采過程中,要對工作面的涌水量進行預測,并及時制定防治水方案。郭莊煤礦17號煤層在太原組的下部,與下部太原組底界平均距離16.44 m,上部與16號煤層平均距離16.26 m,根據(jù)礦區(qū)的水文地質條件,通過判斷充水水源,采用大井法[1]來計算礦區(qū)的涌水量,以制定防治水措施。
郭莊煤礦17號煤層的平均厚度為0.65 m,煤層比較穩(wěn)定。其中,直接頂?shù)拿簩雍穸葹?.11 m,煤層的平均抗拉強度為1.04 MPa,平均抗壓強度為21.39 MPa,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為7.41 t/min,正常涌水量為212.5 m3/h,最大涌水量為311 m3/h,工作面的排水能力為245 m3/h。
根據(jù)郭莊煤礦的實際水文地質概況,17號煤層在開采時,礦井的主要充水水源是奧陶系灰水,以靜態(tài)儲量為主。隨著對含水層的疏放,水量會不斷減少,鉆孔的富水性相對較弱,井田內賦存狀態(tài)不穩(wěn)定,對開采幾乎沒有影響。17號煤層下奧陶系灰含水層的水頭比煤層底板高,底板的破壞深度為11.6 m,由于17號煤層處于帶壓開采狀態(tài),開采過程中產生的裂隙不會與奧陶系灰含水層導通,但如果在構造比較發(fā)育的塊段,奧陶系灰水會通過構造與17號煤層導通,構成煤層開采的直接充水水源。
近幾年礦井涌水量的觀測資料[2]可以看出,正常的涌水量為52.7~237.6 m3/h,平均年正常涌水量小于200 m3/h,最大的涌水量為463.4 m3/h。隨著開采時采空區(qū)的面積不斷增加,礦區(qū)工作面內的涌水量也在不斷增加。
由于井田內煤層的地質構造較簡單,主要充水水源是奧灰水,采用大井法來預測工作面內的涌水量。由于大井法是一種數(shù)學解析法,根據(jù)水文地質條件,采用地下水動力學分析方法對涌水量進行預測,將承壓水轉為無壓水,計算穩(wěn)定流,公式為:
式中:Q為礦井涌水量,m3/h;K為滲透系數(shù),m/d;M為含水層的厚度,m;H為水柱高度,m;h為疏干井的水位深度,一般取0;r0為引用半徑,m;R0為含水層的引用影響半徑,m。
郭莊煤礦17號煤層滲透系數(shù)為0.198 8 m/d;含水層厚度是一個平均值,是對頂板冒裂范圍內含水層砂巖累計厚度求平均后得到的,根據(jù)頂板砂巖等厚線圖,預測出含水層厚度平均值為15 m;水柱高度是指含水層原始水位到底板的深度,取原始水位為+354.61 m,計算出水柱高度為155.84 m;引用半徑與采區(qū)的總面積有關,計算出引用半徑為682 m;影響半徑與含水層的穩(wěn)定流有關,根據(jù)經(jīng)驗公式,計算出影響半徑為695 m,引用影響半徑是引用半徑與影響半徑的和,則引用影響半徑為1377 m。根據(jù)公式,計算出在-200 m水平處礦區(qū)的正常涌水量和豐水涌水量結果見表1。
表1 涌水量預測結果表
從表1可以看出,根據(jù)綜合分析,預測的涌水量結果準確,與實際開采情況相符。
對工作面的主要進水補給方向進行帷幕注漿堵水[3],注漿孔從巷道中心呈傘形布置,采用后退式分段注漿方式,注漿分段長度為30~40 m,單孔注漿擴散半徑為2 m,終孔間距為2~3 m,注漿壓力約是靜水壓力的2~3倍,采用水泥-水玻璃雙液注漿材料,水灰比為0.8:1~1.5:1,并加入適當?shù)幕瘜W漿,形成一定的擋水墻,阻隔地下水進入井下的水源補給通道,可以有效地截斷地下水的側向補給源,堵水效果在70%以上,可以大量節(jié)約排水的費用。
根據(jù)預測的礦井涌水量,在工作面的低洼處共安設1號、2號、3號、4號共4個水倉,在工作面運輸巷北側施工長403.2 m的泄水巷,并在泄水巷和運輸巷之間建立相互溝通的聯(lián)絡巷,在副井底車場處安設強排水泵房。具體的水倉布置示意圖如圖1。
圖1 工作面水倉布置示意圖
工作面水倉的具體布置為:1號水倉的容積為1100 m3,其余三個水倉的容積均為500 m3;在1號水倉中配有4臺潛水泵,其中兩臺使用兩臺備用,2號水倉中配有2臺潛水泵,其中一臺使用一臺備用;井田內有一個內水倉,水倉容積為3385 m3,有一個外水倉,水倉容積為4100 m3;在中央水泵房配有5臺水泵,其中兩臺使用兩臺備用,一臺檢修,水泵流量為485 m3/h,揚程為670 m;強排水系統(tǒng)中使用2臺潛水泵,并配套1600 kW的電機,潛水泵與對應管路同時進行工作,強排水系統(tǒng)的排水能力為1100 m3/h。
確保回風巷和運輸巷兩巷溝通順暢,及時對排水系統(tǒng)進行檢查,確保排水系統(tǒng)正常進行排水作業(yè),加強對井下的監(jiān)測,對可能出現(xiàn)的突水事故及時進行匯報。在回采時遇到突水征兆時,比如頂板片幫、底板鼓起、鉆孔噴水、掛紅變濕等現(xiàn)象[4],立即停止排水作業(yè),工作人員撤出井下,快速制定有效的解決辦法。在回風巷常備防水方木材料,有兩種規(guī)格,分別是1600 mm×200 mm×150 mm和2000 mm×200 mm×150 mm,各備50根,搪柴50捆,塑料編織袋200只,黃泥2車。
對郭莊煤礦17號煤層進行帷幕注漿堵水,帷幕軸線長約300 m,按30 m的布孔間距,打注漿孔10個,鉆探進尺12 000 m,注漿量約24 000 m3。礦區(qū)的涌水量預測值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采用帷幕注漿堵水后,涌水量得到有效控制,大面積地面塌陷情況得以解決,保護井下地質環(huán)境。
表2 帷幕注漿堵水礦區(qū)涌水量預測值
為了準確預測礦井內的涌水量,根據(jù)礦區(qū)工作面的實際水文地質條件以及往年涌水量情況:
(1)采用大井法對工作面的涌水量進行預測,預測出正常期礦區(qū)的涌水量為165.01 m3/h,豐水期礦區(qū)的涌水量為278.64 m3/h。
(2)根據(jù)預測結果,采用帷幕注漿堵水方案進行封堵,并設計排水系統(tǒng),預測出正常期礦區(qū)的涌水量為100.31 m3/h,豐水期礦區(qū)的涌水量為241.14 m3/h,強排水系統(tǒng)的排水能力為1100 m3/h,能滿足工作面的正常排水需要,為井下安全開采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