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運江
導讀:冬臘肥對蔬菜較為重要,合理施用冬臘肥能提高蔬菜的抗寒能力,保持良好的商品性,保證增產增收,但蔬菜生產中施用冬臘肥應注意多用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減少氮肥使用量,地面干爽時施肥,掌握時間,合理葉面噴肥及抗寒劑,應用保溫栽培,提高肥料利用率等。
冬臘肥是指在臘月,即春節(jié)前施入田間的肥料,俗稱“臘肥”。而需施用冬臘肥的蔬菜主要有大(?。┌撞?、甘藍、花菜、萵苣、茼蒿、菠菜、紅菜薹、白(紅)蘿卜、芹菜、藜蒿、甜菜、芥菜、草莓、蔥蒜類等,這些蔬菜雖對低溫有一定的適應性,但如果遇到極端寒冷天氣也會受到傷害,輕者傷葉,重者傷莖,從而影響商品性,導致商品價格低,特別是白菜、白蘿卜、萵苣和茼蒿等,較容易被凍死,造成減產減收。施好蔬菜冬臘肥,有利于增強大田蔬菜的抗寒能力,提高防寒防凍指數(shù),施用時抓好以下方面。
俗話有“春肥穩(wěn)一季,冬肥保全年”“年外不如年里”,因此施好冬臘肥是來年蔬菜(含農作物)增產的關鍵,不但可防止冬季蔬菜受寒害后脫肥黃化、僵苗,還能促進蔬菜生長發(fā)育。冬季氣溫低,植株根系吸肥能力弱,過多施用化肥得不償失,以施有機肥為主,如腐熟人畜糞肥、渣草肥(溝渣肥)、土雜肥、溝塘肥、堆肥、草木灰、各類餅肥等,這類肥不但釋放緩慢,有效期長,而且有保暖抗寒的效果。結合田間管理,利用這些肥料進行冬培壅蔸護苗有很好的防凍作用,特別是莖稈類蔬菜利用培土或雜肥蓋莖,可減少莖稈外露,減輕凍害,而且增施草木灰對防霜凍效果更好。施用有機肥還能起到扶棵穩(wěn)苗的作用。生物肥料不宜作冬臘肥,因為臘月溫度較低,生物肥中的有效菌活性會降低,無法正常繁殖,甚至菌種還會凍死,效果不明顯,如果確實要施,最好與有機肥混配施用。
冬季田間作物多處于苗期或休眠期,但根系活動沒有停止。該時期的特征是“冬扎根春起身”的階段,無論是苗期還是休眠期,根系都要從土壤中吸收營養(yǎng),供自身生長發(fā)育,以促進分化及花芽的早日形成。所以,冬季應注重增施磷、鉀肥,有利于促進植物根系發(fā)達,同時還能促使作物對氮肥的吸收,增強植株的抗寒性及防凍能力。一般每667 m2莖葉類蔬菜施過磷酸鈣25 kg、鉀肥10 kg為宜;木本蔬菜(如香椿、枸杞)施過磷酸鈣50 kg、鉀肥15 kg為宜。氮肥不能使用過量,否則葉色嫩綠,不抗寒、耐凍,一旦遇上極端寒冷天氣,葉片受凍害更重,商品價值低。
在施用冬臘肥之前,蔬菜地一定要清溝排漬、抬畦增溫。冬季陰雨天多,田間濕度大,加上光照不足,蔬菜生長發(fā)育會受到很大抑制,此期蔬菜管理除了做好防凍保暖工作外,還要注意清溝排漬,疏通三溝(廂溝、圍溝、腰溝),抬高畦(廂)面,除增強畦面通氣性和提高地溫外,還有利于立春(2月3日左右)后排漬防澇。
長江流域冬季一般陰雨天較多,田間土壤持水量大、濕度大,肥料施入后不易被土壤吸收,易造成肥料流失,其中人畜水肥的流失更嚴重。且土壤水分多時施肥,不但會造成肥料浪費,還會產生漬害。施冬臘肥時選擇晴天土壤干爽時效果最好,在墑情好的條件下,不但吸收肥料多,保肥效果也好,還有促根催苗、促進植株健壯生長的優(yōu)勢。
一般早上溫度低,地表溫度也低,再加上施入土壤中的肥料溫度低,可能會降低土溫,對作物根系產生一定的影響。施冬臘肥一般選晴天中午前后為好,這時氣溫、地溫、肥溫都較高,不會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但要注意不要將肥料施在蔬菜莖葉上,人畜糞肥還應稀釋后再施。另外,冬季蔬菜生長緩慢,生長點生長較弱,施肥過程中要注意不施壓心肥,肥料以施在距植物根部5 cm處為宜。
冬季蔬菜中下部葉片較易受凍發(fā)黃,為了促進植株健壯生長,提高抗寒抗凍能力及蔬菜商品率,選晴天露水干后的中、下午每667 m2葉面噴施2%過磷酸鈣液、2%磷酸二氫鉀液或0.3%硼砂液以及綠風、壯豐優(yōu)等植物生長抗逆劑或抗寒劑50~60 kg,每5~7天噴施1次,共2~3次,不但對抗逆、抗寒有一定的輔助效果,還能防病、增產、增效。但目前市面上的各類品牌較多,大家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安全使用,并嚴格按產品說明書操作。
有的菜農認為冬寒菜采取保溫栽培多此一舉,這是不對的,冬寒菜如萵苣、茼蒿、菠菜、紅菜薹、芹菜、藜蒿、草莓、蔥蒜類等用大、中、小棚保溫栽培,因冬天棚內溫度比棚外自然溫度高10~15℃,不但可有效防止冷害和凍害,還有利于肥料的轉化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從而達到提高產量和品質的目的,提早上市,獲得好效益。沒有條件的可在大雪到來之前在蔬菜苗上蓋浮膜,減少植物直接凍傷面,增加商品率,達到增值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