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娜
在小學階段,語文作為基礎性學科而存在,其中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然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基本上都是由教師組織學生閱讀文章,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教師也未能對自身教學理念進行反思,對知識點的講解也沒有加入自己的專業(yè)見解,也沒有圍繞知識點進行延伸,致使語文課堂教學成效較低。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許多教師將新型閱讀教學模式應用到了課堂教學當中。批注式閱讀教學作為新型教學模式,加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拓展了學生的認知視野,有效提升了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促進了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不斷提升。本文結(jié)合教學實踐,對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進行分析、探討。
一、做好課前預習,借助批注熟悉課文內(nèi)容
小學生年齡偏小、活潑好動,對任何事物都有極強的好奇心,這是小學生課堂持續(xù)關注度不好的原因之一,也是造成小學生個體差異性較大的原因之一。在教學時,倘若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無法吸收所學的新知識,就不能緊跟教師授課思路進行學習了,這就會造成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因此,教師應注重課前預習,要求學生采用批注式閱讀方法來預習課文內(nèi)容。在預習時,學生要將文章中不認識的生字詞圈畫出來,將文章中不理解的語句段落標注出來,以便在教師講解課文時,能夠特別注意聽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觀潮》一課之前,筆者先讓學生充分了解批注式閱讀方法,學會利用各種各樣的符號對文章進行批注;再讓學生在預習時先通讀課文,將不認識的生字用方框符號予以標注,對自己未能理解的語句段落用波浪線予以標注,并在書中空白處寫下對本篇課文不理解的問題。
課前預習是為了讓學生熟悉將要學習的課文,是為了保證課堂教學效果,所以教師應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學會運用批注方法,在預習中解決自己能夠解決的問題。如讓學生利用工具書對本課不認識的生字進行標音組詞,并理解相關詞語的含義,在此基礎上再進行課文通讀,就可以使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得到顯著提升。而對于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無法解決的學習障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大膽提出來,在課堂上和大家一起通過討論來解決。這樣,既可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驅(qū)動力,又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二、指導課文學習,借助批注掌握課文內(nèi)容
在語文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想在有效的時間內(nèi)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就要集中學生注意力,使其緊緊跟隨教師的授課思路進行思考探究。在學習新的課文內(nèi)容時,通過之前的預習,學生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教學內(nèi)容,因此,教師的授課重點應是解決學生在預習中遇到的學習障礙,幫助學生找準閱讀的方向。為此,教師應充分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整合記錄學生在預習中的學習困難,從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并一一列在黑板上。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學習。學生以前后桌4人為一個小組,先對列在黑板上的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討論;然后小組成員推選出一名代表,對這些代表性問題進行解答,教師則在一旁引導、糾正;最后學生將最終討論結(jié)果以批注方式標注出來。這種教學形式將課堂歸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有助于學生在今后的閱讀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例如,在教學《慈母情深》一課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通常會在教學時運用較為豐富的講解方法,學生在聽課時如采用批注,就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教師可以先為學生介紹本文作者,然后再為學生講解作者與母親之間的情感,學生則在聆聽過程中進行批注。學生在進行批注時,要將注意力集中在教師身上,這樣才能夠跟隨教師的思路進行思考。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關注課文中有關母親動作的細節(jié)描寫,并讓學生將相關動詞標注出來,再讓學生以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分析探討“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這一系列動詞應用得是否恰當,然后讓學生將這句話的討論結(jié)果標注在段落旁邊,以幫助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
可見,批注式閱讀方法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同時在教師的不斷啟發(fā)下,學生可以通過特定的批注符號,快速找到文章中的重點句式,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
三、注重課后學習,借助批注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課后復習和課后閱讀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課后復習是教師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整體梳理以后,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點進行理解記憶,提升學生整體感知能力。語文閱讀教學結(jié)束之后,學生要想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還需要利用課后時間閱讀更多的課外讀物,這樣不僅可以拓展認知視野,還能豐富知識儲備。因此,在學完一篇課文后,教師還應為學生推薦與本文內(nèi)容相類似的課外讀物供學生閱讀,這樣既能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又能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在學生進行課后閱讀時,教師同樣要鼓勵學生將文中的好詞好句予以摘抄,通過好詞好句的積累,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以此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課堂批注之外,還要讓學生注重課后復習和課后閱讀。課后復習既可以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還能讓學生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使其在復習中發(fā)現(xiàn)之前在課堂學習中沒有關注到的知識點。《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表達了作者對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本篇課文內(nèi)容,教師還可以推薦學生閱讀黃繼光舍身堵槍眼、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革命英雄人物的資料,并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做好相關批注,將自己對革命英雄人物的情感寫于閱讀資料旁邊,以便增強學生對英雄的崇敬之情。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閱讀資料中描寫人物的句子以及表達情感的句子摘抄下來,讓學生通過閱讀摘抄了解不同的人物描寫方法,以便之后能夠?qū)⑺鶎W方法靈活應用到寫作當中。
綜上所述,由于小學生缺乏對自身行為的有效控制,因而沒有良好的課堂關注度。為了使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有效提升,教師可以將批注式閱讀教學法應用到閱讀教學中,在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等各個階段,將學習主動權(quán)交還給學生,明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教師則在一旁起引導、糾正的作用,以此提升學生的整體閱讀水平,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
(作者單位:福建省閩侯縣青口中心小學 ? 本專輯責任編輯: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