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艷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700
胃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疾病,胃癌根治術是有效的治療方法,治療后患者需要臥床休息,此時腹內壓升高、下肢靜脈回流速度減慢、內、外凝血系統(tǒng)激活,容易引發(fā)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1]。使用抗凝藥物、促進下肢靜脈血流是臨床主要的預防方法,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進步,通過儀器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在臨床得到肯定,且在預防的期間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也非常重要[2]。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yī)院在胃癌術后深靜脈血栓預防中,通過空氣波壓力治療儀預防的效果明顯,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1月—2020年5月醫(yī)院收治的胃癌根治術患者18例,對照組9例,男5例,女4例,年齡34~78歲,平均年齡(70.4±1.1)歲。研究組9例,男6例,女3例,年齡35~78歲,平均年齡(70.7±1.1)歲。納入標準:(1)均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中有關胃癌的相關診斷標準者;(2)均經臨床病理檢查確診者;(3)無檢查禁忌癥者;(4)年齡均在34~78歲之間者;(5)均對研究知情者。排除標準:(1)術前存在深靜脈血栓者;(2)存在肝腎腦心等功能嚴重異常癥狀者;(3)認知障礙、精神障礙者;(4)有活動性大出血傾向者;(5)存在胃穿孔者;(6)病理診斷結果不明確者;(7)存在嚴重的基礎疾病,無法進行手術治療者;(8)臨床資料缺失者;(9)配合度非常差者。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兩組患者均進行胃癌根治術治療,術后根據(jù)醫(yī)囑進行TPN、胃腸減壓、質子泵抑制劑、抗生素治療。同時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術前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將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的原因與導致的后果告知患者,讓患者對其引起重視。術后根據(jù)患者情況進行常規(guī)護理,幫助患者選擇正確的體位,做好疼痛、切口護理,將雙下肢抬高30°~40°,以便降低深靜脈血栓發(fā)生。術后指導患者盡早進行床上鍛煉。
1.2.2 研究組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條件上空氣波壓力治療儀治療,將多腔體充氣氣囊擠壓、放氣,對組織形成壓力,促進血液循環(huán),防止凝血因子聚集,增加纖溶系統(tǒng)活性,消除水腫,加強肌肉功能,改善血管功能。壓力為5~25 kPa, 15 min進行1次,3次/d,5 d為一療程。
(1)比較兩組患者股靜脈平均速度、血液峰速度,所有患者均在護理前、護理5 d后使用下肢血管彩超對股靜脈平均速度、血液峰速度進行檢測[3]。(2)比較兩組患者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對患者壓痛、疼痛、腫脹情況進行觀察,同時對皮膚顏色、溫度進行觀察。存在以上任意一項癥狀就要對其進行血管彩超檢查,如果未發(fā)生癥狀則要在護理7 d后進行檢查。診斷標準:彩超加壓后聲音消失、血流消失、不壓迫血管[4]。(3)比較兩組患者內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所有患者均在護理前、護理5 d后的清晨采集空腹靜脈血3 ml,離心分取血清后使用放射免疫法對ET水平進行檢測,使用硝酸還原酶法對NO水平進行檢測[5]。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組內對比使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股靜脈平均速度、血液峰速度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股靜脈平均速度、血液峰速對比(±s)
表1 股靜脈平均速度、血液峰速對比(±s)
組別對照組(n=9)研究組(n=9)tP股靜脈平均速度(cm/s)干預前15.4±4.1 13.3±3.5 1.678>0.05干預后24.4±4.2 28.2±4.9 13.009<0.05血液峰速(cm/s)干預前29.2±3.9 28.1±3.6 1.623>0.05干預后42.2±6.6 52.1±8.1 15.012<0.05
研究組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研究組ET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NO水平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ET、NO水平對比(±s)
表2 ET、NO水平對比(±s)
組別對照組(n=9)研究組(n=9)tP ET(ng/L)干預前11.7±1.5 12.8±1.3 1.245>0.05干預后6.2±0.1 3.0±0.3 11.306<0.05 NO(μmol/L)干預前11.7±1.9 10.2±1.1 1.445>0.05干預后22.5±2.9 34.2±6.6 16.881<0.05
胃癌是臨床發(fā)生率較高的疾病,手術治療是常用的方法[6],但是,患者術后非常容易發(fā)生深靜脈血栓,因此,盡早進行預防非常關鍵。另外,由于手術、化療的刺激,患者的凝血功能會發(fā)生異常,從而增加了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因此,對患者的凝血指標進行監(jiān)測,盡早進行治療與預防對改善患者預后非常重要。
胃癌術后給予患者空氣波壓力治療儀治療,可以有效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可以對患者的下肢靜脈血液流速進行改善。此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股靜脈平均速度、血液峰速度大于對照組;研究組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因此,空氣波壓力治療儀預防胃癌術后深靜脈血栓,效果顯著。該方法可以對血管、肌肉功能進行改善,可以對靜脈淋巴血液循環(huán)進行改善,加快血液循環(huán),從而有利于降低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胃癌手術后患者非常容易發(fā)生下肢深靜脈血栓,而使用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可以顯著加快下肢靜脈血液流速,可以安全、高效地預防胃癌手術后患者發(fā)生下肢深靜脈血栓??諝獠▔毫χ委焹x的工作原理主要為:四階段波動空氣壓力氣袋可以促使空氣壓力工作,進而可以對肌肉、血管進行擴張與收縮,從而改善靜脈淋巴循環(huán),加快血液循環(huán),加快新陳代謝。早期積極對患者下肢進行活動可以促使肌肉運動,且肌泵作用可以加快下肢靜脈回心血流速度。故通過空氣波壓力治療儀預防胃癌術后深靜脈血栓效果較好。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ET水平低于對照組,研究組NO水平大于對照組,這就說明,在胃癌術后深靜脈血栓預防中,空氣波壓力治療儀預防效果明顯。ET屬于心血管功能調節(jié)因子,在心血管系統(tǒng)、血管張力維持中屬于重要性因子。NO在生理狀態(tài)下可通過激活平滑肌細胞內可溶性鳥苷酸環(huán)化酶提高細胞CGMP水平,抑制鈣離子內流,舒緩平滑肌,降低血管反應性[7]。因此,對ET、NO水平進行改善可以有效降低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另外,胃癌術后應該給予患者有效地風險護理,以便降低各種風險的發(fā)生,減少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使用空氣波壓力治療儀對胃癌術后深靜脈血栓預防可以對患者的ET、NO水平進行調控,進而可以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諝獠▔毫χ委焹x可以有規(guī)律地促使下肢肌肉群收縮與舒張,可以升高血漿NO,加快下肢靜脈血液流速,降低ET水平,進而可以降低胃癌術后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
胃癌患者凝血狀態(tài)處于高凝狀態(tài),腫瘤細胞進入血液循環(huán)后可以與血小板、內皮細胞相互作用,激活凝血纖溶系統(tǒng),釋放生物活性物質與凝血系統(tǒng),很容易導致血栓的發(fā)生,故胃癌術后深靜脈血栓預防非常重要。另外,患者因為術前化療、手術創(chuàng)傷的影響,很容易出現(xiàn)凝血功能異常、抗血栓能力降低、血液凝固性升高現(xiàn)象,進而容易導致血栓的發(fā)生。有關研究顯示,手術創(chuàng)傷、麻醉藥物、應激反應均會對患者產生,使得機體凝血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引發(fā)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一面,由于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明顯升高;另一面,高凝狀態(tài)在腫瘤轉移、浸潤、復發(fā)中均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對胃癌患者要監(jiān)測凝血指標,可以早期進行適當?shù)目鼓委?,更有利于提高生存質量,改善患者預后。但是當前還沒有統(tǒng)一的檢查、診斷標準,需要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綜上所述,胃癌術后深靜脈血栓預防中,空氣波壓力治療儀預防效果明顯,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