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太安
相關研究顯示,近年來,隨著城市化發(fā)展進程的不斷加劇,各類建筑工程的數量與規(guī)模逐漸增加。基于此,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手外傷患者的數量逐漸增加,從而對我國醫(yī)療服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臨床過程中,針對斷指患者,我國主要采用斷指再植術對其進行治療。然而,應用斷指再植術對患者進行治療后,部分患者出現術后并發(fā)癥的問題,進而對其健康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其中,作為斷指再植術后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血管危象對于患者手術成功率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醫(yī)療人員表示,在手術治療后應積極做好對于患者血管危象的合理關注。
1什么是血管危象
作為臨床手術過程中常見的術后并發(fā)癥之一,血管危象主要指顯微外科縫合小血管后產生的栓塞與吻合口痙攣問題。在臨床治療過程中,血管危象的存在可對患者患處血液循環(huán)造成影響,繼而導致患者組織器官出現淤血或缺血,對于患者術后恢復具有極為不利的影響。總的來看,依據血管危象發(fā)生情況的不同可以分為靜脈性血管危象與動脈性血管危象兩種。如果不能及時進行合理干預,后期患者可出現血管栓塞,進而影響患者組織血液供應,最終造成患者組織壞死。對于斷指再植術患者而言,發(fā)生血管危象可能影響患者手術的成功率,對患者預后生活質量的提升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2血管危象的治療
在臨床過程中,無論患者出現痙攣還是栓塞,一旦出現此類血管危象,醫(yī)療人員應及時進行緊急處理,從而確?;颊哐貉h(huán)的正常維持。在處理時,現階段,臨床上主要采用抗凝藥物、解痙藥物、血管擴張藥物、臂叢神經麻醉、硬膜外麻醉、交感神經封閉、解開傷口敷料以及減輕傷口壓迫等方法。在臨床過程中,若采取相應干預2 h內患者血管危象仍未見明顯緩解,應立即對患者進行探查手術,以便實現對于血管危象的有效干預。
3血管危象的預防工作要點
3.1 引導患者實現正確體位的合理保持
在術后護理過程中,為了避免患者出現血管危象問題,醫(yī)護人員應合理引導患者保持正確體位,以避免患者再植側肢體受到壓迫。通常情況下,患者術后應臥床靜養(yǎng)1周,在臥床期間,醫(yī)護人員應對其體位與肢體位置進行有效引導,確保患肢高度高于心臟水平位置10 cm并禁止采用患側臥體位進行休息,以免患者患側血管受到壓迫而對血流速度造成影響。在此期間,若非必要情況,患者應禁止坐起,以便避免血管壓力出現改變而導致肢體血液供應受到不良影響。
3.2 做好相關鎮(zhèn)痛藥物的應用
大量數據顯示,對于斷指再植術患者,術后劇烈疼痛往往是誘發(fā)血管危象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護理過程中,醫(yī)護人員應積極做好鎮(zhèn)痛藥物的合理使用,從而幫助患者實現疼痛的有效緩解,以便避免患者由于疼痛而產生不良心理狀態(tài)。在鎮(zhèn)痛藥物使用時,可以采用口服與注射的給藥方式。其中,在采用注射方式進行鎮(zhèn)痛的過程中,醫(yī)護人員應積極做好操作手法的合理練習,從而避免針頭頻繁穿刺對患者造成額外痛苦。
3.3 做好患者生命體征的密切監(jiān)測
相關研究顯示,在出現血管危象時,患者往往會有相應的臨床表現。例如,動脈血管危象患者患側肢體皮膚出現灰暗、蒼白、皮膚皺褶加深,皮膚溫度降低等問題。此外,部分調查顯示,在出現血管危象前,患者患肢抬高時皮膚可伴有花斑。相比之下,靜脈血管危象的患者在臨床過程中可表現為肢體皮膚暗紫、皮膚紋理消失、皮溫下降且指腹張力增加?;诖?,為了有效實現對于血管危象的預防,醫(yī)護人員在日常護理過程中應積極做好患者生命體征指標的監(jiān)測,以便實現對于血管危象問題的及時發(fā)現及合理處理,為患者斷指再植成功率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與保障。
3.4 做好對于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合理調節(jié)
大量研究表明,在斷指再植術患者中,由于受到肢體殘缺等不良心理因素的影響,患者往往會產生緊張、焦慮、抑郁等心理狀態(tài),從而不利于患者預后斷指功能的合理恢復。與此同時,負性心理還可導致患者精神高度緊張,繼而出現血管緊張素分泌量的增加,從而增加了患者血管危象的發(fā)生率。因此,為了有效實現對于血管危象問題的合理預防,在護理過程中,醫(yī)護人員應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實現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充分理解與合理認識,以便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進行及時引導。
3.5 有效落實患者防寒保暖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人體血管會對冷熱等溫度的劇烈變化產生反應,進而誘發(fā)血管危象。因此,在護理過程中,醫(yī)護人員應積極引導患者進行防寒保暖,以便有效實現對于血管危象的合理預防。在具體做法上,醫(yī)護人員應合理做好對于病房內溫濕度的有效調控。在使用烤燈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醫(yī)護人員應對烤燈與患者患肢之間的距離進行有效調節(jié),避免溫度過高對患者患肢造成刺激;在日常洗漱過程中,醫(yī)護人員應指導患者使用溫水進行洗漱,避免涼水對血管造成冷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