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禮坤
生活中難免遇到意外,尤其是老年人,身體機能退化,器官功能衰退,在某些誘因的影響下,極易突發(fā)心臟病,如果沒有及時處理或處理不當,將造成嚴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安全。那么,老年人突發(fā)心臟病該如何自救呢?
1老年人突發(fā)心臟病的自救辦法
典型心臟病發(fā)作時,大多數(shù)患者表現(xiàn)出胸骨后疼痛,一般難以忍受,有時還伴有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在近幾年關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報道中,大約有70%的患者年齡在40歲左右,95%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心臟病,而42%~75%的急性心肌梗死致死患者在到達醫(yī)院之前就已經(jīng)死亡。因此,老年人突發(fā)心臟病時,要學會自我辨別癥狀,及時呼救。老年人突發(fā)心臟病時,“靜臥”是個不錯的處理辦法,立即保持臥位或半臥位就地休息,盡量避免自主活動,如穿衣、刷牙,盡量減少心肌耗氧量,切記不要走動。如有條件,可吸氧,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若癥狀未緩解,3~5 min后再重復使用。
心絞痛是冠心病的常見臨床類型,一般可因勞累、情緒激動、天氣寒冷等誘發(fā)。老年人若因冠心病突發(fā)心絞痛,心前區(qū)會出現(xiàn)壓迫性或窒息性疼痛,時間約5~10 min,一旦發(fā)作,必須立即停止一切活動,就地安靜休息,舌下含服1~2片消心痛或1片硝酸甘油,通常2~5 min起效。
原有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的老年人突然出現(xiàn)呼吸困難,應立即休息,保持半臥位,兩足下垂,若條件允許可吸氧,但不可隨意用藥,盡快送往醫(yī)院救治。
2家里老年人突發(fā)心臟病怎么辦?
家中老年人若突發(fā)心臟病,家屬一定要盡快撥打120急救電話,并說明基本情況:(1)病人姓名、性別、年齡等;(2)病人目前最危急的情況,如呼吸困難、昏倒在地、神志不清、心前區(qū)劇痛等;(3)病人發(fā)病時間、過程與用藥情況以及既往病史;(4)病人家庭或者發(fā)病現(xiàn)場的詳細地址、電話號碼,等候救護車的確切地點。
在等待救護車的過程中,病人突然倒地,意識不清,面部與四肢抽搐,臉色難看,提示心臟驟停,呼吸、心跳停止后,大腦迅速缺氧,4 min內(nèi)可能導致1/2腦細胞受損,4 min內(nèi)采取有效的急救處理,復蘇率達50%,超過5 min進行心肺復蘇,25%左右的人被救活,每耽誤1 min,成功率下降7%~10%,超過10 min復蘇的希望非常渺茫。因此,若家里有老年人,建議家屬學習一些必要的心肺復蘇方法,以備不時之需。心肺復蘇時,先讓病人躺平在硬的地方,地上也沒關系,用拳頭有節(jié)奏地叩擊前胸左乳頭內(nèi)側(cè),連續(xù)2~3次,叩擊后,心臟受到刺激,有可能恢復自主搏動,再進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壓。
3老年人突發(fā)心臟病的前兆癥狀
(1)消化不良。有些患有胃病的人,容易將胃病和心臟病引起的胃部不適混淆,心臟病引起的胃痛很少表現(xiàn)為絞痛、劇痛,也很少表現(xiàn)為壓痛,只是一種憋悶、脹滿的感覺,有時還會有鈍痛、火辣辣的灼熱感,大便后雖有所緩解,但不會完全消失;(2)下頜骨疼痛。下頜骨兩側(cè)出現(xiàn)疼痛,有時可能擴散至頸部一側(cè)或兩側(cè);(3)呼吸急促。心臟病除了常見癥狀外,還會出現(xiàn)喘不過氣、呼吸急促等癥狀;(4)嚴重疲勞。急走后可能出現(xiàn)嚴重疲勞,甚至連伸直身子的力量都沒有。且疲勞并不局限于身體的某個部位,而是全身性的。如果老年人感到持續(xù)性莫名疲勞,建議盡早到醫(yī)院檢查,明確診斷,盡早處理。
4老年人突發(fā)心臟病的預防
4.1 控制體重
相比體重正常的人群,肥胖者患上心臟病的概率大大增加,尤其是“蘋果形”身材(腰臀肥胖)的人。若肥胖老年人體重下降3~5 kg,心臟狀況會大大改善。肥胖老年人要通過均衡飲食以及體育鍛煉慢慢減重,保持正常體重。
4.2 合理飲食
在平時飲食中,老年人要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新鮮蔬菜與水果,防止便秘。此外,老年人要少吃蛋黃。一個普通大小的蛋黃約含有200 mg膽固醇,老年人本身膽固醇高,建議1周最多吃2個蛋黃。
4.3 適當運動
運動可增強體質(zhì),增強心臟功能,維持機體正常代謝,特別是脂肪代謝,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當然,老年人的運動不必強求,需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慢跑、散步、太極拳等一些較柔和的運動方式,控制運動強度及時間,慢慢增加運動量及頻率,以不疲勞為宜,避免劇烈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