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獲云
摘要:目的 探討刺激性護理干預在腦外傷昏迷患者促醒中的應用效果研究;方法 選取2020年4月-2021我院收治的腦外傷昏迷患者8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刺激性護理干預措施,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腦卒中量表評分更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同樣較低,清醒時間更短,格拉斯哥昏迷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功能狀態(tài)評分、30d清醒率更高(P<0.05);結論 將刺激性護理應用于腦外傷昏迷患者治療期間的護理干預中,可有效提高護理效果,縮短患者昏迷時間。
關鍵詞:刺激性護理干預;腦外傷昏迷;促醒;效果研究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7-215-01
腦外傷昏迷屬于危重癥疾病,很容易導致患者殘疾甚至死亡,大部分患者病情恢復后也會出現后遺癥,因此針對此類患者需予以精細化護理,密切監(jiān)控患者,實時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避免其身體指標出現異常。所以,對腦外傷昏迷患者實施科學有效地護理干預有重要意義[1]。本文特選取重型顱腦損傷昏迷患者80例,將其分為不同組別展開研究,明確對方刺激性護理干預對腦外傷昏迷患者的促醒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4月-2021我院收治的腦外傷昏迷患者8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28-71歲,平均年齡(43.15±6.25)歲,昏迷病程8-29天,平均(21.67±3.28)天;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刺激性護理干預措施,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27-70歲,平均年齡(41.63±5.44)歲,昏迷病程9-30天,平均(22.85±2.73)天;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的對比中,數據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數據可進行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生命體征監(jiān)測、飲食干預、壓瘡預防措施等常規(guī)護理干預。研究組實施上述護理干預的同時,給予刺激性護理干預,具體包括:①呼喚性刺激。護理人員或家屬經常性呼叫患者名字,對家屬探視時間進行規(guī)劃,家屬可向患者講述往事,以此來提高促醒的效果。②音樂刺激。向患者家屬了解患者的喜好,為其播放喜歡的音樂,合理調整音量,將播放器放在患者耳邊,每次半小時,每日4次。③皮膚刺激。為患者進行身體清潔,每日兩次,分早晚完成,將水溫調節(jié)至適當水平,予以撫觸。④光照刺激。通過室內光照亮度對燈光強度進行調節(jié),用燈光照射患者,用多種顏色布將燈光遮蓋住,每次6-12min,每日5次。⑤味覺與嗅覺刺激。急性吞咽功能訓練,選擇不同味道刺激舌尖;選擇有刺激味道的物品放在患者鼻子附近。除此之外,需井蓋滴注營養(yǎng)液,使用初期劑量控制在每日500ml,對患者的生化指標進行觀察,比如電解質等。同時需靜脈滴注0.9%生理鹽水與0.01~0.02mg/kg納洛酮的混合液,用藥2—3min。用藥期間需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測,如有異常需第一時間報告醫(yī)生。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腦卒中量表評分、格拉斯哥昏迷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功能狀態(tài)評分、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清醒時間、30d清醒率進行對比。1)采用腦卒中量表評分對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予以評估,分值與患者的神經功能成正比。2)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評分對兩組患者的昏迷程度予以評估,分值與患者的昏迷程度成反比。3)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對兩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予以評估,分值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成正比。4)采用功能狀態(tài)評分對兩組患者的健康狀況予以評估,分值與患者的健康狀況成正比。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采用SPSS23.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對比進行χ2檢驗;P<0.05表示數據差異有顯著性。
2結果
2.1 兩組患者在接收治療前后的NIHSS的評分對比情況
兩組患者在接收治療前,觀察組數據(21.67±2.64)與對照組數據(22.34±0.64)差異無明顯變化,數據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885,P>0.05);在治療后觀察組數據(9.67±2.11)優(yōu)于對照組(14.67±1.47),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164,P<0.05);
2.2 兩組患者在治療后清醒時間及30天清醒率的對比分析
患者在接收治療后,對照組的清醒時間(29.47±3.57)d,30d清醒率為75.00%(30/40);觀察組的清醒時間(20.12±3.14)d,30d清醒率為95.00%(38/40);觀察組數據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在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對比分析
兩組患者在接收治療后,觀察組的并發(fā)癥了為5.00%(2/40);其中泌尿系統(tǒng)感染1例,壓瘡為0例,墜積性肺炎為1例;對照組的并發(fā)癥了為45.00%(18/40);其中泌尿系統(tǒng)感染3例,壓瘡為8例,墜積性肺炎為7例;觀察組數據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其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2.451,P<0.05)
3討論
腦外傷一旦發(fā)病必須及時接受治療,否則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腦外傷患者昏迷時間越長,其死亡或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可能性更大,該疾病很難被治愈。有研究指出,將刺激性護理應用于腦外傷昏迷患者,可以加快患者蘇醒[2]。此次研究結果可見,經治療和護理后,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的腦卒中量表評分更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同樣較低,清醒時間更短,格拉斯哥昏迷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功能狀態(tài)評分、30d清醒率更高(P<0.05)。
綜上所述,將刺激性護理應用于腦外傷昏迷患者治療期間的護理干預中,可有效提高護理效果,縮短患者昏迷時間。
參考文獻:
[1]陳美珍.刺激性護理干預在急性腦卒中昏迷患者促醒中的應用價值[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26(2):151-153.
[2]劉春燕.刺激性護理干預在急性腦卒中昏迷患者促醒中的效果[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7,26(12):2304-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