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琴
新泰市人民醫(yī)院產科,山東泰安271200
兇險性前置胎盤為產科發(fā)生率較高的一種疾病,臨床定義如下:既往剖宮產的患者再次妊娠表現為前置胎盤,并在子宮切口瘢痕處附著,普遍合并存在胎盤植入的表現[1-2]。近些年隨著高齡產婦多、剖宮產率高以及不孕治療等情況的影響,導致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基數逐年擴增[3-4]。此外,受病情嚴重性以及患者認知不足等因素的影響,臨床治療期間,患者普遍會存在較強烈的負面情緒,導致治療依從性差,不利于預后。所以積極探討有效的護理干預方案,對患者、新生兒的預后均有積極意義?;诖?,將2019年1月—2020年5月時段內該院收治的80例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納為研究病例,根據隨機動態(tài)數字表以常規(guī)組、優(yōu)質組對患者進行劃分,每組各包含40例;常規(guī)組在治療期間接受常規(guī)性護理,優(yōu)質組在治療期間接受優(yōu)質性護理,展開分析,旨在為臨床提供可參考的護理方案?,F報道如下。
便利選取該院收治的80例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納為研究病例,納入標準:①符合兇險性前置胎盤診斷標準者;②單胎妊娠者;③具備介入治療指征者;④本人及家屬了解并授權該研究者;排除標準:①臟器官器質性病變者;②血液系統疾病者;③先天性疾病者;④溝通、認知障礙者;⑤精神疾病者等;該研究由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根據隨機動態(tài)數字表以常規(guī)組、優(yōu)質組對患者進行劃分,每組各包含40例;其中常規(guī)組中患者的年齡22~36歲,平均(29.23±4.35)歲;孕周22~34周,平均(28.34±4.10)周。優(yōu)質組中患者的年齡22~37歲,平均(29.55±4.85)歲;孕周23~34周,平均(28.63±4.31)周。以兩組患者基線資料中的對應數據展開比較分析,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常規(guī)組在治療期間接受常規(guī)性護理:①患者入院后需要對其病情進行全面評估,包括引導出血情況、子宮收縮情況以及宮底高度等;②護理人員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相關生命體征,并準確記錄其改變情況;③護理人員需要叮囑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并做好日常飲食指導工作,告知患者治療期間自主配合性對治療效果的影響等。
優(yōu)質組在治療期間接受優(yōu)質性護理:①產期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動態(tài)記錄患者的生命體征改變情況,叮囑患者充分休息,避免過量的自主活動行為;就疾病以及治療內容對患者進行詳細講解,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避免患者過度擔憂產生負面情緒;告知患者正確監(jiān)測胎動的方式,幫助患者獲取更好的自護能力;記錄患者陰道出血量、頻率等,對其失血量進行準確評估;此外,結合患者的內在需求,為其提供針對性心理護理方案,幫助患者排解負面情緒,促使患者在治療期間有積極樂觀的狀態(tài);告知患者家屬治療后可能存在的并發(fā)癥等情況以及治療方案、注意事項等;在術前做好備血、搶救藥品與器械的準備工作[5-6]。②術后護理。患者術后回到病房后,護理人員需要對其相關生命體征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并準確記錄患者的肝腎功能、凝血功能、尿量、血紅蛋白指標、面色以及意識狀態(tài)等情況;遵醫(yī)囑對患者行抗生素治療,以降低患者出現感染的風險;結合患者的飲食喜好為其制定科學食譜,確保其攝入足夠的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并禁止患者攝入一切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在日常期間需要叮囑患者做好會陰部清潔工作,例如便后、睡前清潔等;指導患者正確使用消毒會陰墊,避免出現感染;最后需結合潛在并發(fā)癥為患者提供預防性護理,例如患者出血量過多,或性質異常等情況,應警惕大出血,并立即告知醫(yī)生[7-8]。
①患者心理狀態(tài):參考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估,所得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心理狀態(tài)越差[9]。
②患者并發(fā)癥情況:包括子宮切除、產褥感染、貧血以及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等。
③新生兒Apgar評分:胎兒娩出5min后檢查其心率、皮膚顏色、呼吸、刺激反應以及肌張力情況,各項目均采取3分制,所得分值越高表明患兒出生質量越好[10]。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觀察指標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護理后優(yōu)質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常規(guī)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tài)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tài)評分對比[(±s),分]
?
優(yōu)質組中5.00%的患者出現并發(fā)癥,常規(guī)組中22.50%的患者出現并發(fā)癥,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情況對比
優(yōu)質組新生兒Apgar評分均高于常規(guī)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對比[(±s),分]
表3 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對比[(±s),分]
?
優(yōu)質護理作為近年來廣泛應用的一種護理服務模式,其相對而言具有較好的全面性與整體性,在護理全過程中要求護理人員始終秉持著人本核心理念,即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與需求為其提供針對性護理服務,相對比常規(guī)性護理模式而言,優(yōu)質護理對患者心理層面、精神層面的健康更為注重,有利于提高患者對疾病、治療的認知水平,糾正其不良心理狀態(tài),促使其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治療。一般患者在出現兇險性前置胎盤后,妊娠中晚期會因不明原因而出現異常情況,例如胎位異常、陰道無痛性流血以及先露高浮等,若沒有及時采取有效療法,患者則面臨者圍產期大出血的情況,甚至是DIC、休克等并發(fā)癥,給患者、新生兒造成生命威脅[11]。
該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優(yōu)質組患者的SAS評分(41.48±2.44)分、SDS評分(41.05±2.17)分均顯著低于常規(guī)組 (45.06±2.73)分、(46.52±2.68)分 (t=6.184、10.032,P<0.05);優(yōu)質組中5.00%的患者出現并發(fā)癥,低于常規(guī)組中22.50%的患者出現并發(fā)癥(χ2=5.165,P<0.05);優(yōu)質組心率評分(1.93±0.19)分、皮膚顏色評分(1.92±0.18)分、呼吸評分(1.95±0.17)分、刺激反應評分(1.94±0.16)分、肌張力評分(1.89±0.22)分均高于常規(guī)組(t=13.935、19.669、16.254、12.118、15.696,P<0.05),這與張淑芳等[12]研究結果:護理后,研究組SAS評分(43.32±2.51)分、SDS評分(41.42±4.71)分均顯著低于常規(guī)組(P<0.05),類似。提示,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有利于減少并發(fā)癥,提高新生兒出生質量。原因分析,所以可以更好地強化治療效果,減少并發(fā)癥,為患者及新生兒的生命與健康提供良好保障[13-14]。
綜上所述,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有利于減少并發(fā)癥,提高新生兒出生質量,具有推廣應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