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群,孫 麗,張會會,張玲芝
1.杭州醫(yī)學院,浙江杭州 310053;2.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山東濟南 250012
低背部疼痛(low back pain,LBP)被認為是現代社會的一大健康問題,非特異性的LBP是指在沒有特殊系統(tǒng)性疾病下在第1腰椎到尾骨之間發(fā)生的疼痛[1]。相關研究表明LBP是導致失能的五大原因之一[2]。幾乎所有的成年人在其一生中都會出現LBP,美國青年人群的LBP發(fā)病率高達65%~80%,女性比男性更為嚴重[3-4]。研究表明LBP在護理學生群體中是一個顯著的健康問題,會導致護理學生產生不良情緒和對軀體活動功能的限制,這會削弱護理學生的體能,影響護理學生的臨床就業(yè)率和從業(yè)質量,給個人和社會帶來負擔[5-6]。本研究調查了高校護理學生LBP的患病現狀并探討其影響因素,旨在為制定改善護理學生LBP的干預策略提供理論依據。
采用便利抽樣法,于2019年3月至12月選取浙江省1所醫(yī)學院校的在校護理學生作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具有正常學籍的全日制在校護理類專業(yè)學生;知情同意,愿意配合本調查。排除標準:本學年因請假等原因導致離校至少1個月;近3個月有肢體手術史;有腰椎手術史、較嚴重的血管及外周血管性疾病史、惡性疾病史;風濕病急性期、神經系統(tǒng)疾病進展期、急性創(chuàng)傷及急性感染期;妊娠期。
1.2.1調查工具
1.2.1.1 一般資料調查表
本研究通過文獻回顧自行設計一般資料調查表,收集調查對象人口學、生活方式及健康相關資料。人口學資料包括性別、年齡、民族、LBP家庭史、家庭人均年收入、專業(yè)類型等;生活方式包括久站史、久坐史(久站史、久坐史根據調查對象評估自己每天持續(xù)站立或坐位的平均最長時長)、體育鍛煉量;健康相關資料包括:最近一次體能測試成績、能否參加競技類體育鍛煉、體質指數、自評健康狀況(0~10分)。體育鍛煉量采用軀體活動等級量表(PARS-3)[7]進行測量,根據總分(0~100分)將體育鍛煉量分為少量(0~19分)、中量(20~42分)和大量(43~100分)。
1.2.1.2 LBP現狀調查表
本研究參考北歐LBP問卷[5],通過3個條目收集調查對象的LBP發(fā)生狀況,分別是:您曾經發(fā)生過LBP或不適嗎(是、否)?在過去12個月您有多少天出現過LBP或不適(0 d、1~7 d、8~30 d、超過30 d但不是每天、每天)?在過去7 d您發(fā)生過LBP或不適嗎?調查對象在第2個問題中若回答“0 d”,則認為他在近一年沒發(fā)生過LBP。
1.2.1.3 抑郁-焦慮-壓力量表簡體中文版(Depression Anxiety and Stress Scale,DASS-21)
采用DASS-21評估研究對象的抑郁、焦慮、壓力水平,其中抑郁、焦慮、壓力3個子量表各包含7個條目,每個條目均采用4級評分(0=不符合,1=有時符合,2=常常符合,3=總是符合)??偡譃闂l目得分之和乘以2,得分越高說明相應癥狀程度越嚴重。該量表內部一致性系數達0.924,抑郁、焦慮、壓力子量表的內部一致性分別為0.874、0.853、0.714,總量表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是有效的抑郁、焦慮、壓力篩查工具[8]。
1.2.1.4 簡易應對方式問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
采用自評的簡易應對方式問卷測量研究對象的應對方式,該量表包含積極應對(12個條目)和消極應對(8個條目)兩個維度,每個條目均采用4級評分(0=不采取,1=偶爾采取,2=有時采取,3=經常采取),內部一致性達0.89[9]。維度均分越高表示積極應對/消極應對程度越高。
1.2.1.5 背部信念問卷(Back Belief Questionnaire,BBQ)
采用BBQ測量研究對象信念水平,該量表共14個條目,每個條目均采用5級評分(1=完全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 4=同意,5=完全同意),其中5個條目為干擾條目,不計入總得分。總得分范圍為9~45分,得分越高說明研究對象對LBP的恐懼和錯誤認知越嚴重[10]。該量表穩(wěn)定、可靠,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α系數為 0.89。
1.2.2調查方法
研究者采用統(tǒng)一指導語,解釋、說明調查的目的、意義及注意事項。通過“問卷星”將調查問卷鏈接發(fā)至醫(yī)學院校護理專業(yè)的班級QQ群,護理學生可在計算機或移動客戶端上自愿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匿名如實填寫。提交上來的問卷經邏輯糾錯。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進行描述,計數資料采用頻數、率和構成比進行描述;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x2或趨勢x2檢驗進行單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進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者從線上平臺下載問卷,共回收問卷456份,經邏輯糾錯后得到有效問卷454份,有效回收率為99.56%。
161名(35.5%)高校護理學生發(fā)生過LBP,其中153名(95.0%)在近1年發(fā)生過LBP,21名(13.0%)在近7 d發(fā)生過LBP。
以是否發(fā)生LBP進行分組,發(fā)生LBP的161名高校護理學生歸為LBP組,未發(fā)生LBP的293名高校護理學生歸為無LBP組。
2.3.1人口學資料分析
對兩組高校護理學生的人口學資料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LBP家族史對LBP的發(fā)生情況影響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調查對象的人口學資料及其與LBP的關系
2.3.2生活方式分析
兩組高校護理學生生活方式對LBP的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平均每天持續(xù)站立最長時長、平均每天持續(xù)坐位最長時長、體育鍛煉量對LBP的發(fā)生情況影響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調查對象生活方式及其與LBP的關系 例(%)
2.3.3生理健康分析
兩組高校護理學生生理健康對LBP的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最近一次體能測試成績、自評健康狀況對LBP的發(fā)生情況影響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調查對象生理健康及其與LBP的關系
本研究中,454名高校護理學生的抑郁得分為(4.49±5.40)分,焦慮得分為(5.07±4.81)分,壓力得分為(6.25±5.80)分,積極應對得分為(1.77±0.66)分,消極應對得分為(1.08±0.58)分,BBQ得分為(32.26±6.03)分。以是否發(fā)生LBP進行分組,高校護理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壓力得分、焦慮得分、抑郁得分和背部信念對LBP的發(fā)生情況影響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調查對象心理健康及與LBP關系
將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素作為自變量,將高校護理學生是否發(fā)生LBP作為因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變量賦值情況見表5。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模型擬合良好(Hosmer和Lemeshow檢驗F=3.559,P=0.895),年齡、LBP家族史、平均每天持續(xù)坐位最長時長、自評健康狀況、背部信念是高校護理學生發(fā)生LBP的影響因素,見表6。
表5 變量賦值情況
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職業(yè)工人群體中LBP的發(fā)生率為25.7%,女性比男性更易遭受LBP的困擾[11]。Mitchell等[12]調查了897名本科護理學生發(fā)現,高達79%的學生既往發(fā)生過LBP,一年內的LBP發(fā)病率為71%,近7 d的發(fā)病率為31%,約20%的護理學生在一年中LBP平均持續(xù)時間超過1個月。本研究結果顯示,35.5%的高校護理學生發(fā)生過LBP,其中95.0%在近1年發(fā)生過LBP,13.0%在近7 d發(fā)生過LBP,表明護理學生的LBP現狀嚴重,應當引起重視。
3.2.1人口學及生活方式相關因素
本研究結果顯示,平均每天持續(xù)坐位最長時長≤80 min是LBP發(fā)生的保護因素,年齡、LBP家族史和BBQ得分高是LBP發(fā)生的危險因素。高校護理學生年齡與LBP的發(fā)生有關,年齡越大,LBP的發(fā)病率越高。這與現有的多數研究觀點基本一致[12-14]。但本研究中因為都是高校護理學生,年齡差距較小,但統(tǒng)計學上有意義,年齡每增加1歲,LBP發(fā)生風險增加21.7%。LBP家族史影響高校護理學生LBP的發(fā)生,有LBP家族史的高校護理學生發(fā)生LBP的概率是沒有LBP家族史高校護理學生的4.464倍。平均每天持續(xù)坐位最長時長≤80 min的高校護理學生發(fā)生LBP的概率為持續(xù)坐位最長時長>120 min的0.492倍。久坐一方面會直接增加脊柱肌肉的壓力從而引起腰部的疼痛,另一方面會進一步增加軀干和脊柱的曲度,拉伸椎間盤周圍纖維環(huán)、髓核、關節(jié)囊及周圍韌帶,從而引起椎間盤及其周圍組織的累積性損傷[1]。
3.2.2生理及心理因素
本研究結果顯示自評健康狀況是高校護理學生發(fā)生LBP的獨立影響因素,自評身體健康狀況越好的高校護理學生發(fā)生LBP的風險越低。背部信念是高校護理學生發(fā)生LBP的獨立影響因素,背部信念越消極,認知越偏差,越有可能發(fā)生LBP。信念影響行為是大多數經典行為理論的共識,對背部疼痛的錯誤信念,比如當人們認為活動會導致或加重背部疼痛時他們就會采取避免活動的行為,而這一行為卻會導致LBP的發(fā)生;又或者當人們認為臥床休息是減輕或避免LBP的方法時,便很有可能會采取過度臥床的行為從而導致或加重了LBP[10]。另外,本研究的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高校護理學生的抑郁、焦慮、壓力與LBP的發(fā)生具有相關性,這與多數研究結果一致[13,15]。關于抑郁對LBP的影響機制目前還未有清晰的報道?,F有的觀點認為抑郁通常會增加軀體的虛弱,而存在LBP的患者也常表現出虛弱,這可以部分解釋抑郁與LBP的關系。其次,從生物學角度看,抑郁和疼痛這兩個癥狀存在共同的神經遞質(比如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傳遞途徑,兩者之間應該存在一定的關系。從行為學角度分析,抑郁通常會改變人們的行為(比如減少軀體活動和社會參與、睡眠障礙)從而導致LBP的發(fā)生[15]。焦慮常是由于壓力引起的一種心理應激反應[16]。有學者提出壓力和LBP之間的關系是復雜的生理-心理-社會模型間的動態(tài)交互作用[13]。比如,當人們面對壓力源產生較大壓力時通常會采取吸煙等方式緩解壓力,此時人體內的煙堿感受器就發(fā)揮著鎮(zhèn)痛效應。另外,壓力應激反應會引起體內皮質醇功能障礙,而皮質醇功能障礙與LBP存在一定的關系[16]。然而,多因素分析中卻未發(fā)現抑郁、焦慮、壓力對高校護理學生LBP的發(fā)生產生影響,這提示關于心理因素對高校護理學生LBP的作用有可能受到其他變量(比如人口學、生活方式、生理因素等)的中介或調節(jié)。今后的研究可就此做進一步的分析。
本研究結果提示可從盡量避免或減少久坐、促進健康的背部信念等方面來改善高校護理學生的不良生活方式和錯誤信念,重點干預人群可圍繞年齡相對較大、有LBP家族史、身體健康狀況較差的護理學生群體。從組織層面,相關部門可制定關于對LBP知識普及、相關因素是如何影響LBP等的健康教育手冊并發(fā)放至高校護理學生,以提高其對LBP的認知;也可鼓勵設立相關社團,利用高校社團的影響力促進健康信念和行為的養(yǎng)成。從個人角度,高校護理學生應積極認識LBP及其不良因素的危害的同時,要樹立對LBP的正確信念,還可組織、參與多種形式改善不良生活習慣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