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志華
(煙臺桃村中心醫(yī)院 山東 煙臺 265301)
急性腦梗死指的是供應機體腦部血液的動脈出現(xiàn)血栓或者粥樣硬化,進而造成管腔閉塞,出現(xiàn)局灶性的急性腦供血不足,進而造成腦組織壞死[1]。臨床上對于急性腦梗死的首要治療原則為改善腦部供血以及恢復腦部供血,其次是控制由于缺血缺氧導致的腦組織生理改變和病理改變,防止其發(fā)生神經(jīng)元死亡。本研究選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1 月我院收治的86 例急性腦梗死患者,分析纖溶酶聯(lián)合丁苯酞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1 月我院86 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3 例。觀察組男22 例,女21 例;年齡36 ~79 歲,平均年齡(57.93±4.24)歲;病程5 ~64 h,平均(23.79±2.46)h;磁共振檢查顯示:腦葉梗死16 例、基底節(jié)梗死17 例、腦干梗死2 例、丘腦梗死8 例。對照組男22 例,女21 例;年齡37 ~78 歲,平均年齡(58.14±5.29)歲;病程6 ~64 h,平均(23.41±2.39)h;磁共振檢查顯示:腦葉梗死16 例、基底節(jié)梗死18 例、腦干梗死2 例、丘腦梗死7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靜脈滴注200 U 的纖溶酶(生產(chǎn)廠家:北京賽升藥液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2175),1 次/d。觀察組聯(lián)用丁苯酞(生產(chǎn)廠家: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0041),每次靜脈滴注25 mg,2 次/d。兩組均治療14 d。
(1)治療有效率的標準如下:治愈:NIHSS 評分的改善幅度大于95%;顯效:NIHSS 評分的改善幅度為70%~95%;有效:NIHSS 評分的改善幅度為30%~70%;無效:NIHSS 評分的改善幅度沒有超過30%。(2)檢測兩組的腦血流動力學指標:大腦前動脈血流速度、全血高切黏度、大腦中動脈血流速度、全血低切黏度、大腦后動脈血流速度和血細胞比容。(3)比較兩組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Barthel 指數(shù))和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頻數(shù)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n(%)]
治療前,兩組腦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腦血流動力學指標均優(yōu)于干預前,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腦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s)
表2 兩組腦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s)
大腦中動脈血流速度/(m?s-1)觀察組 43 治療前 42.25±3.74 7.12±1.25 62.14±12.58治療后 53.29±5.74 5.34±0.97 78.36±13.47對照組 43 治療前 42.13±3.98 7.14±1.13 61.93±11.44治療后 48.56±4.13 6.28±1.07 70.53±12.25 t治療后 4.386 4.268 2.280 P治療后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shù) 時間大腦前動脈血流速度/(m?s-1)全血高切黏度/(mPa·s-1)
表2(續(xù))
治療前,兩組Barthel 評分和NIHS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Barthel 評分和NIHSS 評分均優(yōu)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Barthel 評分和NIHSS 評分比較(± s,分)
表3 兩組Barthel 評分和NIHSS 評分比較(± s,分)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Barthel 評分 NIHSS 評分觀察組 43 治療前 60.98±13.46 4.87±1.48治療后 81.75±15.28 2.52±0.79對照組 43 治療前 61.73±12.25 4.89±1.56治療后 69.38±14.31 3.65±1.34 t治療后 3.875 4.764 P治療后 <0.05 <0.05
急性腦梗死的發(fā)病機制主要與吸煙、冠心病、飲酒和高血壓等有關,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眩暈、頭痛和耳鳴等,且起病比較急驟,大多數(shù)是在起病后的1 ~2 d 達到高峰值,嚴重者甚至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出現(xiàn)昏迷不醒,其病死率以及致殘率均比較高[2]。急性腦梗死發(fā)病后,大量的自由基爆發(fā)形成,炎癥細胞大量增殖和浸潤,使一氧化氮的生成速度減緩,內(nèi)皮素的合成量和釋放量明顯增加,血小板被過度激活,進而容易造成血栓的形成,使局部的腦組織受到損傷[3-5]。據(jù)報道,在急性腦梗死發(fā)病后的1 個月,患者的病死率為3.3%~5.2%,3 個月的病死率為9.0%~9.6%,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病死率/殘疾率高達34.5%~37.1%[6]。治療該病的要點主要在于迅速地恢復機體腦組織的血液灌流,使局部組織的微血管內(nèi)的循環(huán)情況得到有效改善,減輕其缺血缺氧狀態(tài),使受損的神經(jīng)細胞得到修復,而且可以保護缺血的腦組織,消除或者減輕各種繼發(fā)性腦損害[7]。纖溶酶可以有效降解纖維蛋白原以及纖維蛋白,且治療劑量沒有明顯的毒副作用,有較高的使用安全性,還具有較好的抗血栓效果[8]。丁苯酞可以有效抑制花生四稀酸的活性,明顯減輕微血管痙攣狀態(tài),改善缺血區(qū)的腦灌注,抑制神經(jīng)細胞凋亡以及血小板聚集,使梗塞面積縮小[9-10]。本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的大腦前動脈血流速度、全血高切黏度、大腦中動脈血流速度、全血低切黏度、大腦后動脈血流速度和血細胞比容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表明纖溶酶聯(lián)合丁苯酞能明顯改善腦血流動力學。治療后,觀察組的Barthel 評分和NIHSS 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表明纖溶酶聯(lián)合丁苯酞能提高生活能力和神經(jīng)功能。
綜上所述,纖溶酶聯(lián)合丁苯酞對急性腦梗死有良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