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群
摘 要 杉木具有速生和豐產的特點,是我國南方地區(qū)造林的主要樹種,在林業(yè)生產過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為了實現杉木種植效益的最大化,對杉木速生豐產林在選種及苗木培育等方面進行研究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經營措施。
關鍵詞 杉木;速生豐產林;經營技術;措施
中圖分類號:S791.27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2.052
我國的速生豐產林主要培育的是生長速度快、產量高的樹種,對于不同樹種來說,速生豐產林的標準也有著較大的差別。目前,國家已經出臺了杉木的相關培育標準。對于林業(yè)技術工作人員來說,有效實施這一標準,提升杉木種植的經濟效益是目前工作的重點。
1 選種及苗木培育
杉木具有生長速度快、樹干挺拔、材質較好、適用范圍極廣的特點,目前已經成為植樹造林的主要樹種。杉木通常生長在雨量充沛、風速小、霧氣多、土質松軟、土壤肥沃且透氣性好的地區(qū)。
1.1 選用良種
在杉木選種過程中,應盡量選擇質量較好、無病蟲害、發(fā)芽速度快、顆粒較為飽滿的樹種,保證杉木能夠快速生長。一般選用經過良種審定的樹種或者是國家優(yōu)良種植園區(qū)所使用的樹種來進行育苗,如果經過審定的樹種沒有達到相應的質量標準,則不能使用。
1.2 杉木苗培育
1.2.1 苗圃地的選擇
在杉木的培育過程中,育苗位置的選擇十分重要。育苗應選在地勢較為平緩、日照時間長、土壤肥沃、交通方便的位置進行,一定不要選擇種植過瓜果蔬菜的土地作為杉木的育苗地,否則會嚴重影響杉木的生長。
1.2.2 播種時間
杉木的播種時間一般選擇在驚蟄到春分之間。要等到杉木種子成熟以后再進行播種,隨采隨播,切勿隔夜。
1.2.3 苗床準備
每年的秋冬兩季,應對種植地雜草提前進行清理,并將土地進行深翻,把樹根、石頭等雜物全面清理干凈。在開始播種之前需要深挖土地,如果是水稻田育苗,需要在秋冬之前提前挖好排水溝,并進行3次耙田。在最后一次耙田過程中,需要在地面灑上石灰粉和火燒土,將二者和土壤充分混合,并在田地里撒一定量碳酸鈣。
1.2.4 處理種子
處理種子時,應當先將其在溫水中浸泡1 d,撈起之后自然風干。然后再利用高錳酸鉀溶液將種子浸泡
30 min進行消毒處理,消毒過后倒掉高錳酸鉀溶液,將其封蓋1 d后才可以進行播種。
1.2.5 播種
杉木播種一般選擇條播的形式。在播種之前應當確定好種植的實際規(guī)模,以此來確定播種的溝寬、溝距和單位播種量。播種完成后,需要用細碎的火燒土將其覆蓋,最后再覆蓋一層無草籽的雜草。
1.2.6 苗木管理
在杉木播種約18 h后,種子開始發(fā)芽。當種子長為苗木之后,需要將雜草拔除,通常在雨后或者是澆灌過后進行除草。在苗木的快速生長時期,需要對土壤進行疏松,控制疏松深度,確保不傷害到根系。在疏松之初,可以先進行淺耕,到后期逐漸深耕。
每年6—8月通常氣溫較高,此時應通過搭棚的方式來為幼苗遮光,透光率保持在50%左右,一直到8月末可拆除遮光設施。
在苗木的初期生長階段應當施加高氮復合肥,要控制好施肥時間,通常是在每年6—8月,此時施肥能夠有效促進苗木生長,增強苗木的抗病性。在苗木的后期生長中應當適量施加復合肥,施肥的時間盡量在8~9月。之后可以不再施加氮肥,只需要適當加入一些磷鉀肥即可。
每年6—8月是苗木生長旺盛階段,當苗木高度大約為6 cm時,需要開始間苗工作,要根據苗木的生長情況來進行間苗,通常進行2~3次間苗,在9月前后進行最后一次間苗和定苗工作。
如果杉木在生長時期遭遇較大的降水,易患上猝倒病,因此每年的梅雨時節(jié)應當做好排水防澇工作。在杉木種子長出苗木后,大概每隔7 d噴1次波爾多液,如果出現病害問題,應當噴灑敵克松來預防病害。
1.3 苗木包裝運輸
在進行苗木起苗工作時,應當連土壤一同挖起,切記不可直接用手拔苗。通常來說,當天起苗之后就需要進行栽種,如果需要對苗木進行長距離運輸,則應在苗木上鋪設一層稻草,以此來保證根系濕潤,避免因為曝曬而使苗木無法栽種[1]。
2 造林技術要點
2.1 立地選擇
栽種要選在土壤深厚、水源條件好、植被茂密和土壤疏松的區(qū)域進行。通常選擇在山腳下的陰坡位置來種植,與多種闊葉樹木混合種植為最佳,這樣有利于維持林地生態(tài)平衡,預防病蟲害發(fā)生。
2.2 整地
2.2.1 清理造林地
杉木幼苗會受雜草影響而生長緩慢,因此在開始造林之前,需要將雜草進行處理。在處理過程中,要保持園林的植被不被破壞,可以利用帶狀清理辦法。當對地勢較為平坦的造林地進行清理時,需要將闊葉林的林木保留下來,這樣才不會形成單純的杉木林。
2.2.2 整地方式的選擇
在選擇整地方式的過程中,應當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一般土質較為疏松的林地采用塊狀整地或者帶狀整地。在進行帶狀整地的過程中,需要將深度和寬度控制好,在挖穴之后將土壤回填,還要將穴中的土塊兒打碎,將其中的雜草根系處理干凈。
2.3 栽植
2.3.1 栽植季節(jié)
通常來說,造林最好選擇在冬季進行,于樹芽還未萌發(fā)之前栽植效果最好,這樣能夠提高苗木種植的成活率。在選擇樹種時,一般選用1~2年根系較為發(fā)達的苗木,該過程中需要注意,一定要隨起隨栽,特別是在起苗的過程中不能傷到根系。移栽時需要對苗木進行保護,不能使其在陽光下曝曬,盡量選擇在陰雨天氣進行栽植。
2.3.2 栽植技術
在栽植過程中,將苗木放在洞穴的正中央位置,將其扶正再用土掩埋。在掩埋的過程中,應當用手將苗木輕微上提,這樣能夠讓苗木的根系更加舒展,然后再將土壤踏實。在栽植的過程當中,有兩方面需要注意。1)要盡量采用深栽的方式,讓苗木的根莖能夠盡可能舒展。2)在填土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分層踏實,在最后一次填土后,使土層稍高于地面,以保證在陰雨天氣不會出現爛根的問題。
2.3.3 補植
在補植的過程中應當選擇無病害損傷的苗木,在栽植時,要嚴格遵守苗木栽植技術進行栽植,而且要控制好栽植的時間。通常來說,在初春時進行栽植最佳,在栽植后將土壤踏實,提升補植苗木的成活率[2]。
3 撫育管理
3.1 松土除草
杉木種植完成后,松土除草是較為重要的工作。在杉木生長的前3年,需要多次進行松土除草。通常來說,還要通過套種矮稈作物,比如花生、黃豆等進行撫育,同時注意套種作物的除草和施肥工作,以此來提升土壤肥力,讓杉木更加健康地生長,而且還能減少后期的資金投入。在進行除草工作時,盡量選擇人工或者機械的方式,盡可能不要使用化學除草方式,并且還要將地面的植被數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避免出現滑坡的情況[3]。
3.2 施肥
如果杉木速生林的土壤情況較差,則需要施加肥料提升土壤肥力。在施肥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每個季節(jié)土壤的變化情況進行,確定好肥料的用量和類型。對于杉木而言,基肥通常選擇磷肥,施肥量要根據杉木的生長情況來決定。注意在施肥的過程中不要讓肥料和根系相接觸,避免出現燒死根系的情況[4]。
3.3 病蟲害防治
在進行杉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可以使用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種方式來進行。在杉木種植之前,先對幼苗進行全面篩查,確保幼苗無病蟲害再開始種植。定期噴灑環(huán)保型藥物,并對杉木的枝葉進行修剪,防止病蟲害產生。同時,還要做好杉木的水肥管理工作,提升杉木的抗病蟲害能力。當發(fā)生病蟲害時,需要及時向當地林業(yè)部門報告情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防治[5]。
4 結語
杉木作為我國特有的樹種,需要人們對其進行合理利用。造林時,要遵循適樹適栽的原則,做好苗木的培育及撫育管理工作,提高杉木速生林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李剛.杉木速生豐產林經營技術措施分析[J].綠色科技,2019(11):257-258.
[2] 陳新明.杉木速生豐產林營建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5,21(18):107-108.
[3] 李華彥,梅靈.淺析速生豐產林營造技術[J].農業(yè)與技術,2014,34(12):69.
[4] 許忠坤,鄧鷹鴻,彭暉.湖南杉木人工林近自然經營問題探討[J].湖南林業(yè)科技,2014,41(01):117-120.
[5] 陳述琳,盧宗軍,李富洲.杉木速生豐產林栽培技術[J].綠色科技,2020(15):124-126.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