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春,張小梅,向 陽,冉 茜,李忠俊*,張克斌
1陸軍軍醫(yī)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檢驗醫(yī)學中心(輸血科)放射生物學實驗室,2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重慶 400037
隨著放射技術(shù)在軍事、醫(yī)藥和其他行業(yè)的大量應用,急性放射綜合征(acute radiation syndrome,ARS)的研究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放射造成造血系統(tǒng)損傷,導致骨髓造血功能障礙,嚴重時可危及生命。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作為骨髓造血微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自身及其后代子細胞可為造血干細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提供物理支撐。此外,BM-MSCs也可通過分泌多種造血/細胞因子,對HSCs 的自我更新、分化及骨髓定植均發(fā)揮重要作用[1-3]。目前認為,相較于HSCs,BM-MSCs具有較強的放射抗性,其相關(guān)的放射抗性機制主要包括:DNA損傷的有效識別,雙鏈斷裂修復及細胞凋亡逃逸等,但目前其具體機制尚未被完全闡明[4]。鑒于BM-MSCs的存活可為放射損傷后造血重建提供基質(zhì)干細胞基礎(chǔ),因此,深入研究其放射抗性機制,對探索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救治的新策略具有重大意義。
生長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是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超家族中的一員,在各種細胞和組織中廣泛分布,伴隨著不同的應激反應,如炎癥、心臟缺血再灌注、急性組織損傷、放射、癌癥等,GDF15的表達會大幅增加[5-9]。既往研究表明,GDF15在部分癌細胞中高表達,并且在癌癥的不同進展階段具有促凋亡和抗凋亡兩種效應[10-12]。本課題組前期研究結(jié)果顯示,BM-MSCs 放射后,GDF15 的表達顯著升高[13],其是否在BM-MSCs的放射抗性中發(fā)揮關(guān)鍵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考察了放射后上調(diào)的GDF15表達在BM-MSCs放射抗性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討了其可能作用機制。
人BM-MSCs、人BM-MSCs 培養(yǎng)基(ScienCell 公司,美國),人GDF15 干擾片段(廣州銳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逆轉(zhuǎn)錄試劑盒、SYBR Premix Ex TaqⅡ試劑盒(大連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Western blot轉(zhuǎn)膜液、一抗稀釋液、二抗稀釋液、封閉液、RIPA 細胞裂解液、BCA蛋白濃度測定試劑盒、SDS-PAGE凝膠電泳配制試劑盒、線粒體膜電位檢測試劑盒JC-1(上海碧云天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PCR 引物(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PI staining 檢測試劑盒、Annexin V-PE/7AAD 凋亡檢測試劑盒(BD 公司,美國),CCK-8(同仁化工,日本),Lipofectamine 3000試劑(Invitrogen 公司,美國),GDF15、p-ERK1/2、ERK1/2 抗體(Abcam 公司,美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 抗體(CST 公司,美國),Bcl-2、Bax、β-actin抗體(上海碧云天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
1.2.1 細胞培養(yǎng)
BM-MSCs使用專用BM-MSCs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原代細胞復蘇于T-75 細胞培養(yǎng)瓶中,37 ℃,5%CO2的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視為P1代細胞。細胞融合度達到85%~90%,1∶3傳代為P2代細胞。本研究使用P6~P10代細胞進行后續(xù)細胞實驗。
1.2.2 細胞分組及放射處理
實驗分為3組:空白對照組、干擾對照組和干擾GDF15組。采用Co-60 γ射線對細胞進行放射處理,處理劑量為9 Gy,劑量率為0.65 Gy/min[14]。
1.2.3 GDF15 siRNA干擾片段轉(zhuǎn)染BM-MSCs
取對數(shù)生長期的細胞,接種于6孔板中,融合度在70%。按Lipofectamine 3000 試劑說明書的比例配比各試劑,室溫孵育15 min,加入6 孔板中,24 h后收集細胞檢測mRNA 的表達,72 h 后收集細胞檢測蛋白的表達。GDF15干擾片段靶序列如下:干擾片段1:5′-CCATGGTGCTCATTCAAAA-3′;干擾片段2:5′-GACTCCAGATTCCGAGAGT-3′;干擾片段3:5′-CCAACTGCTGGCAGAATCT-3′。
1.2.4 蛋白免疫印跡分析(Western blot)檢測蛋白表達
收集細胞,PBS洗1次,加入RIPA裂解液提取細胞總蛋白;冰上裂解30 min,10 000g4 ℃離心15 min,收上清;BCA 蛋白濃度測定試劑盒進行蛋白濃度測定,加入1/5體積蛋白上樣緩沖液,煮沸10 min,使蛋白變性。根據(jù)目的蛋白分子量配制濃度為12%的SDS-PAGE凝膠,按照30 μg總蛋白上樣,100 V 電泳,200 mA 轉(zhuǎn)膜;5%BSA 室溫封閉1 h,一抗孵育4 ℃過夜,抗體使用濃度:GDF15抗體(1∶1 500)、p-ERK1/2、ERK1/2、Caspase3、Cleaved caspase3、Bcl-2、Bax、β-actin 抗體(1∶1 000),TBST 洗膜3 次,二抗室溫孵育2 h,洗膜3次,ECL顯影曝光并拍照,實驗重復3次。
1.2.5 RT-qPCR檢測mRNA水平
收集細胞,每管加入1 mL TRIzol試劑提取細胞總RNA,移液槍反復吹打直至無明顯沉淀,室溫裂解30 min;加入上述裂解液體積1/5 的氯仿,渦旋室溫靜置15 min,10 000g4 ℃離心15 min;取上層無色液體轉(zhuǎn)移至新的無酶EP管中,向上述無色液體中加入同等體積異丙醇,混勻室溫靜置10 min,10 000g4 ℃離心10 min,棄上清;加入800 μL 75%乙醇清洗沉淀,7 500g4 ℃離心10 min,棄上清,室溫干燥沉淀;加入20 μL DEPC 水,溶解RNA,測RNA 濃度。按照TaKaRa 的逆轉(zhuǎn)錄試劑盒說明書操作步驟反轉(zhuǎn)錄得到cDNA,進行RT-qPCR。引物序列:GDF15上游:5′-GACCCTCAGAGTTGCACTCC-3′,下游:5′-GCCTGGTTAGCAGGTCCTC-3′;β-actin 上游:5′-AGCCTCGCCTTTGCCGA-3′,下游:5′-CTGGTGCCTGGGGCG-3′,每組3個復孔,實驗重復3次。
1.2.6 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凋亡
取對數(shù)生長期細胞,1.5×105個/孔接種于6孔板中,接種24 h后轉(zhuǎn)染各組細胞;9 Gy放射處理,24 h后收集細胞,1 000 r/min 離心5 min,冰PBS 清洗3 次;根據(jù)凋亡檢測試劑操作說明書,按照每孔100 μL 結(jié)合液,5 μL Annexin V-PE 和5 μL 7-AAD 配制檢測液,分別加入各組細胞中,重懸混勻,室溫避光孵育15~30 min,流式細胞儀檢測,每組3個復孔,實驗重復3次。
1.2.7 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周期
取對數(shù)生長期細胞,接種于25 cm2細胞瓶中,細胞融合度達60%轉(zhuǎn)染各組細胞;9 Gy放射處理,24 h后收集細胞,1 000 r/min 離心5 min,PBS 清洗3 次,75%冰乙醇固定,4 ℃冰箱過夜;PBS 洗3 次,PI 染色,重懸混勻,室溫避光孵育15 min,流式細胞儀檢測,每組3個復孔,實驗重復3次。
1.2.8 CCK-8檢測細胞增殖
取對數(shù)生長期細胞,2 000 個/孔接種于96 孔板中,24 h 后轉(zhuǎn)染各組細胞,9 Gy 放射處理;72 h 后棄培養(yǎng)基,按照每孔100 μL培養(yǎng)基,10 μL CCK-8試劑配制檢測液,分別加入96 孔板中,37 ℃避光孵育2 h,酶標儀450 nm 檢測吸光度,每組5 個復孔,實驗重復3次。
1.2.9 免疫熒光染色
取對數(shù)生長期細胞2×104個/孔接種于激光共聚焦皿中,24 h 后轉(zhuǎn)染各組細胞,9 Gy 放射處理;分別收取未放射、放射后8 h和放射后24 h 3個時間點細胞;棄培養(yǎng)基,PBS洗1次,37 ℃4%多聚甲醛室溫固定30 min,PBS洗3次;0.2%Triton X-100破膜30 min,PBS 洗3 次:5% BSA 封閉1 h;GDF15 一抗(1∶200)4 ℃孵育過夜,PBS 洗3 次;二抗37 ℃避光孵育3 h,PBS 洗3 次;DAPI 染色10 min,室溫避光,PBS 洗3次;抗熒光淬滅封片劑封片,熒光顯微鏡觀察拍照,實驗重復3次。
1.2.10 線粒體膜電位檢測
取對數(shù)生長期細胞,2×104個/孔接種于24 孔板中,24 h 后轉(zhuǎn)染各組細胞,9 Gy 放射處理;分別收取未放射、放射后8 h 細胞。陽性對照設置:陽性對照孔中加入碳酰氰基-對-氯苯腙(CCCP,使用濃度為10 μmol/L)處理細胞20 min。吸除培養(yǎng)基,PBS洗1 次,加入500 μL JC-1 染色工作液,細胞培養(yǎng)箱中孵育20 min;吸除上清,PBS 洗2 次,加入1 mL 細胞培養(yǎng)液,熒光顯微鏡觀察拍照,實驗重復3次。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實驗計量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同一測量值在不同的時間比較采用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檢驗,方差不齊數(shù)據(jù)采用Tamhane’s T2檢驗進行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為明確放射后BM-MSCs中GDF15的表達情況,分別通過RT-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熒光檢測細胞經(jīng)放射處理后不同時間點GDF15 的mRNA 和蛋白表達水平。結(jié)果顯示,GDF15 的mRNA 和蛋白水平在放射后顯著升高(圖1A、B)。同時,免疫熒光的結(jié)果也證實,放射可誘導GDF15 的表達增加(圖1C)。綜上,在BM-MSCs 細胞經(jīng)放射誘導后GDF15的表達上調(diào)。
圖1 BM-MSCs經(jīng)放射后GDF15的表達情況Figure 1 The expression of GDF15 in BM-MSCs after irradiation
為明確放射后高表達的GDF15 在BM-MSCs 放射抗性中的作用,我們采用脂質(zhì)體轉(zhuǎn)染siRNA 片段干擾GDF15 的表達,并于細胞轉(zhuǎn)染24 h 后,進行mRNA 檢測。結(jié)果顯示,與干擾對照組相比,3個干擾片段均能有效降低GDF15 的mRNA 表達水平(P<0.05,圖2A),其中干擾片段1 的mRNA 抑制效率達到75%;細胞轉(zhuǎn)染72 h后,進行蛋白檢測,結(jié)果顯示,與干擾對照組相比,3個干擾片段均能有效降低GDF15 蛋白表達(P<0.05,圖3B、C)。綜合上述結(jié)果,干擾片段1的抑制效果最好,并擬采用此片段進行后續(xù)的干擾實驗。
圖2 RT-qPCR和Western blot驗證GDF15干擾效果Figure 2 The interference effect of GDF15 in BM-MSCs were detected by RT-qPCR and Western blot
為明確GDF15 表達水平對放射前后細胞增殖的影響,我們檢測了細胞周期和細胞增殖活力。收取未放射和放射后24 h 的BM-MSCs 細胞,通過PI染色檢測細胞周期,結(jié)果顯示,未放射條件下,干擾GDF15 對BM-MSCs 周期無明顯影響;放射后24 h時,干擾GDF15 組G2 期比例顯著增加(P<0.05,圖3A、B)。收取放射3 d后的細胞,CCK-8法檢測細胞增殖活力,結(jié)果顯示與細胞周期結(jié)果相符,干擾GDF15幾乎不影響未放射時的細胞增殖活力,卻可導致放射后BM-MSCs 細胞增殖活力顯著降低(P<0.01,圖3C)。綜上所述,干擾GDF15基因表達可導致放射后BM-MSCs細胞G2期阻滯并且降低細胞增殖活力。
圖3 干擾GDF15抑制BM-MSCs放射后細胞周期及增殖Figure 3 GDF15 interference inhibited the cell cycle and proliferation of BM-MSCs after irradiation
為進一步明確GDF15 表達對BM-MSCs 放射抗性的影響,我們通過Annexin V-PE/7AAD 染色及檢測Cleaved caspase3 和JC-1 變化水平,明確干擾GDF15 表達對BM-MSCs 放射后細胞凋亡的影響。檢測結(jié)果如圖4A、B 所示,未放射條件下,干擾GDF15 表達對細胞的凋亡無顯著性影響。而放射后,干擾GDF15 可導致細胞凋亡率顯著增加(P<0.05)。與之相應,Cleaved caspase3 的Western blot結(jié)果證實,干擾GDF15可使放射后Caspase3的剪切水平增加(圖4C)。同時,檢測JC-1細胞線粒體膜電位的變化情況發(fā)現(xiàn),在未放射條件下,對照組與干擾GDF15 紅/綠熒光強度比值無統(tǒng)計差異(P>0.05)。而放射后,干擾GDF15組與其干擾對照組相比,紅/綠熒光強度比值顯著降低,提示線粒體膜電位下降(P<0.001,圖5)。上述結(jié)果表明,干擾GDF15表達可顯著增加BM-MSCs細胞放射后凋亡。
圖4 干擾GDF15對BM-MSCs放射前后細胞凋亡的影響Figure 4 The effects of GDF15 interference on the apoptosis of BM-MSCs before and after irradiation
圖5 干擾GDF15后BM-MSCs放射前后線粒體膜電位變化Figure 5 The effect of GDF15 interference on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of BM-MSCs before and after irradiation
為進一步明確干擾GDF15 表達增加BM-MSCs放射敏感性的分子機制,我們檢測了GDF15下游與細胞凋亡密切相關(guān)的關(guān)鍵通路ERK/Bcl-2的活化情況[15]。Western blot檢測結(jié)果表明:與空白對照組和干擾對照組相比,干擾GDF15 后,ERK1/2 磷酸化水平明顯降低,表明GDF15 可以通過增加ERK1/2 的磷酸化調(diào)節(jié)其下游蛋白的表達。與對照組相比,干擾GDF15導致抗凋亡關(guān)鍵分子Bcl-2蛋白水平明顯降低,而促凋亡分子Bax 蛋白水平明顯升高(圖6)。綜上所述,干擾GDF15表達可通過抑制ERK信號通路活化,調(diào)節(jié)下游Bcl-2 和Bax 蛋白表達,進而增加BM-MSCs放射后凋亡。
圖6 干擾GDF15后BM-MSCs放射后ERK及其下游蛋白的表達Figure 6 The effect of GDF15 interference on ERK and its downstream proteins of BM-MSCs after irradiation
在ARS的研究中,骨髓造血損傷是各種放射病最基本和最致命的表現(xiàn)之一,并貫穿各型ARS的始終[16]。因此,對于骨髓造血功能損傷的防治是ARS防治的關(guān)鍵和重要研究領(lǐng)域。BM-MSCs 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潛能的干細胞,可以分化為包括成骨細胞、脂肪細胞、軟骨細胞、內(nèi)皮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在內(nèi)的骨髓基質(zhì)細胞,以形成HSCs 骨髓內(nèi)定植的龕位,也可分泌多種造血因子、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建立細胞因子網(wǎng)絡,對于正常造血功能的維持和損傷后造血重建都至關(guān)重要[17]。因此研究BMMSCs的放射抗性,對于造血重建具有重大意義。
凋亡是放射誘導細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BM-MSCs 對凋亡的抗性被認為是放射耐受的關(guān)鍵機制。已有研究表明,放射后BM-MSCs的抗凋亡作用與較強的DNA 損傷修復能力和較快的活性氧清除有關(guān)[18]。我們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GDF15 升幅高的BM-MSCs凋亡率較低[13],提示GDF15可能參與BMMSCs的放射抗性,但具體機制未明。本研究發(fā)現(xiàn)放射可誘導BM-MSCs中GDF15表達顯著上調(diào),而干擾其表達可導致放射后細胞凋亡率增加,證實GDF15可促進細胞的放射抵抗。細胞對放射的敏感性與所處的周期密切相關(guān),處于G1/S期的細胞放射敏感性低,處于G2期的細胞放射敏感性高[19]。已有文獻報道,GDF15參與細胞周期的調(diào)控。如在宮頸癌細胞中,GDF15 誘導c-Myc 的表達,c-Myc 作為調(diào)節(jié)細胞周期的經(jīng)典轉(zhuǎn)錄因子,可誘導CDK1和cyclinB1的上調(diào),CDK1-cyclinB1 形成復合物促進細胞通過G2期[7,20]。本研究也證實干擾GDF15,放射后BMMSCs 的G2期阻滯增加。但是否GDF15通過該機制參與放射后BM-MSCs的G2期調(diào)控有待進一步研究。
線粒體是放射損傷的重要靶點。放射可直接作用于線粒體DNA,也可間接通過輻解產(chǎn)生的活性氧損傷線粒體的蛋白及細胞膜系統(tǒng),破壞電子傳遞鏈(ETC)復合物Ⅰ、Ⅱ等,從而導致線粒體膜通透性改變、融合-分裂動態(tài)平衡失衡、線粒體膜電位下降等一系列結(jié)構(gòu)和功能損害[21]。此外,GDF15也是線粒體功能損傷的標志物[22]。因此,我們檢測了干擾GDF15 對放射前后線粒體膜電位以及Caspase3 剪切情況的影響。正常的線粒體膜電位是維持線粒體功能的關(guān)鍵,而其膜電位的降低是細胞凋亡早期的一個標志性事件[23]。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干擾GDF15對正常BM-MSCs線粒體膜電位無顯著影響,但放射后卻可以顯著降低線粒體膜電位。此外,干擾GDF15 的BM-MSCs 放射后Cleaved caspase3 水平最高。綜上所述,干擾GDF15誘導BM-MSCs放射敏感性增加可能與線粒體凋亡途徑增強有關(guān)。
ERK信號通路在BM-MSCs的增殖、分化和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抑制ERK1/2 磷酸化可通過調(diào)控Bax 和Bcl-2 表達水平,激活Caspase3,導致細胞凋亡[24]。在多種腫瘤細胞中,已有研究證實GDF15可結(jié)合酪氨酸激酶受體ErbB2,激活ErbB2 的激酶活性,進而磷酸化ERK1/2 調(diào)控細胞增殖[7,25]。因此,我們檢測了在BM-MSCs 中GDF15 對ERK1/2 磷酸化的影響,結(jié)果顯示干擾GDF15 抑制了ERK1/2的磷酸化水平。ERK1/2 對細胞凋亡的調(diào)控主要通過對Bcl-2和Bax蛋白調(diào)節(jié)實現(xiàn)。研究表明,ERK1/2依賴性磷酸化可以激活cAMP反應性元素結(jié)合蛋白(CREB),磷酸化的CREB 入核并與Bcl-2 的啟動子結(jié)合,從而促進Bcl-2 轉(zhuǎn)錄[24]。當Bcl-2 表達較Bax多時,兩者可以結(jié)合形成異源二聚體,抑制細胞的凋亡,而Bcl-2表達較Bax少時,Bax自身會形成同源二聚體,促進細胞的凋亡[27]。既往研究表明,與放射敏感性細胞相比,MSCs高表達抗凋亡蛋白Bcl-2,低表達促凋亡蛋白Bax[1]。因此,本研究檢測了干擾GDF15之后,Bcl-2和Bax在BM-MSCs中的表達。干擾GDF15 后Bcl-2 蛋白水平降低,Bax 蛋白水平升高,表明GDF15對BM-MSCs放射抗性的調(diào)控可能通過ERK/Bcl-2通路實現(xiàn)。
綜上所述,本研究證明了GDF15作為放射應激分子,通過激活ERK/Bcl-2通路活性,參與BM-MSCs的放射抗性調(diào)控,為放射后造血微環(huán)境的重建提供了調(diào)控靶分子。然而,BM-MSCs細胞中GDF15影響ERK磷酸化的具體機制尚不清楚,有待進一步的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