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俄藏黑水城漢文《報父母恩重經(jīng)》卷首畫解析

        2021-07-27 02:52:50崔紅芬文志勇
        青海民族研究 2021年2期
        關鍵詞:黑水城恩德卷首

        崔紅芬 文志勇

        (河北師范大學,河北 石家莊 050024)

        佛教傳入中土后,在不斷與儒道文化的沖突交鋒和融合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中國化的佛教和諸多疑偽經(jīng),《父母恩重經(jīng)》《報父母恩重經(jīng)》即是其中之一。因其思想內(nèi)涵符合中國的孝道傳統(tǒng)和道德標準,又與佛教信仰相結合,自唐宋以來此經(jīng)廣為流行。敦煌藏經(jīng)洞、黑水城等地出土了豐富的《父母恩重經(jīng)》《報父母恩重經(jīng)》等,而據(jù)經(jīng)文繪制或鑿刻經(jīng)變在敦煌壁畫、絹畫和大足石刻中皆有保存。經(jīng)文與經(jīng)變相得益彰,共同促進佛教發(fā)展和佛經(jīng)的傳播。學界對《父母恩重經(jīng)》多有關注和研究,其成果主要集中在敦煌出土文獻版本、經(jīng)變相圖和房山石刻經(jīng)等方面。①而對黑水城所出《父母恩重經(jīng)》的考證相對較少,即使新井慧譽②、崔紅芬[1]對黑水城《父母恩重經(jīng)》《報父母恩重經(jīng)》有研究,但對黑水城遺存《報父母恩重經(jīng)》卷首畫未作考證。本文欲在前人研究基礎上,解析俄藏黑水城漢文《報父母恩重經(jīng)》的卷首畫內(nèi)容,進而探討西夏佛經(jīng)卷首畫的版本依據(jù)及與敦煌、大足經(jīng)變的關系。

        一、《報父母恩重經(jīng)》卷首畫解析

        黑水城所出《父母恩重經(jīng)》《報父母恩重經(jīng)》既有漢文本,也有西夏文本。俄藏黑水城漢文本殘經(jīng)有4件,即TK-119《佛說報父母恩重經(jīng)》、TK-120、TK-240、TK-139《佛說父母恩重經(jīng)》,為刻本經(jīng)折裝、刻本蝴蝶裝。俄藏西夏文佛經(jīng)有館冊第6570、5048、6670、759、6876號皆定名為《佛說父母恩重經(jīng)》,有寫本卷軸裝、寫本蝴蝶裝、刻本蝴蝶裝和刻本經(jīng)折裝等。③英藏黑水城西夏文也有5件,Or.12380-3082(K.K.)、Or.12380-0060(K.K.II.0283.qqq)為《佛說父母恩重經(jīng)》,僅存開頭;Or.12380-3050(K.K.II.0244.uuu)、Or.12380-3050V (K.K.II.0244.uuu)、Or.12380-2757(K.K.II.0281.a(chǎn).xi)為《佛說報父母恩重經(jīng)》,經(jīng)文殘缺嚴重,既有刻本經(jīng)折裝,也有寫本。另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博物館也藏有西夏文寫本《佛說父母恩重經(jīng)》(M11.017-02P)。[2]

        黑水城所出文獻存在《佛說報父母恩重經(jīng)》和《佛說父母恩重經(jīng)》兩種經(jīng)題,內(nèi)容也有一定差異,或強調父母養(yǎng)育之恩,或突出報答父母重恩。根據(jù)崔紅芬的考證,黑水城漢、夏本《父母恩重經(jīng)》《佛說報父母恩重經(jīng)》與敦煌甲本④、乙本⑤差別較大,而與孫修身所稱的丙本⑥、馬世長所稱的別本或鄭阿財所稱的丙、丁本⑦最為接近,且黑水城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周邊文化的影響,還與山東出土的后漢年間石刻經(jīng)版本有密切聯(lián)系。[3]

        (一)卷首畫內(nèi)容分析

        黑水城所存《父母恩重經(jīng)》《佛說報父母恩重經(jīng)》中,只有TK-119和TK-139保存卷首畫。其中《父母恩重經(jīng)》(TK-139)卷首畫僅存一頁,佛畫內(nèi)容為兩個披衣合十僧人立像(圖1),有頭光,他們應該是面向佛陀敬禮,聽佛講授《父母恩重經(jīng)》,因所存卷首畫只是佛經(jīng)序文的內(nèi)容,使我們無法得知黑水城本《父母恩重經(jīng)》卷首畫的具體內(nèi)容。

        圖1 TK-139卷首畫

        而《佛說報父母恩重經(jīng)》(TK-119)卷首畫全部保存,內(nèi)容比較豐富,共三個折頁(圖2),清楚明了地表現(xiàn)了報父母恩的內(nèi)容。TK-119卷首畫類似壁畫形式,從中間開始以佛陀說法為中心,分左右兩面圍繞著報恩而展開,類似連環(huán)畫的形式表現(xiàn),每一方塊內(nèi)容表現(xiàn)一個故事。

        圖2 TK-119卷首畫

        1.中間一幅內(nèi)容

        《佛說報父母恩重經(jīng)》(TK-119)中間畫面表現(xiàn)佛陀講說《父母恩重經(jīng)》的場面(圖3)。說法畫面分為三個層次:最上方有山峰的簡單描繪,表現(xiàn)佛陀說法的地點,即王舍城耆阇崛山,佛陀端坐蓮花寶座上,有身光和頭光,一手說法印,一手觸地??;中間為二位弟子侍立兩側,左面是阿難,右面是迦葉,二位弟子雙手合十;最下面是二位跪拜出家弟子,披衣合十。

        圖3

        這個場景簡單明了,僅以二弟子和二出家弟子代表了眾多菩薩、弟子、天龍八部等聽聞佛法場景,相當于序分內(nèi)容,較好地表現(xiàn)了佛陀說法的場景。相應經(jīng)文“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三萬(二萬)八千人俱,及諸菩薩摩訶薩無量無邊天龍八部四眾圍繞世尊。時有圣者,名曰阿難,問于如來世尊,父母恩德,其事云何?彼諸菩薩咸共贊言:善哉,善哉!爾時,如來告阿難曰:諦聽諦聽,當為汝說,唯然世尊,愿樂欲聞。佛告阿難父母恩德有其十種”。

        2.左面內(nèi)容

        有八幅連環(huán)畫的場面,其中七幅有榜題,表現(xiàn)為報父母生養(yǎng)之恩而采取的具體方法,與佛經(jīng)內(nèi)容吻合。七幅畫面的榜題,分別為父母繞須彌山處、為父母割肉之處、為父母剜眼睛之處、為父母割心肝之處、為父母打骨處、為父母受刀輪之處、為父母吞鐵丸之處,僅最下角一幅沒有榜題(圖4)。

        圖4

        卷首畫內(nèi)容展現(xiàn)了其經(jīng)文:“爾時,如來以八種深恩梵聲告言大眾,汝當諦聽。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研骨徹髓,繞須彌山,經(jīng)百千匝,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遭饑饉劫,為于父母,盡以其身,臠割碎壞,經(jīng)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于父母,手執(zhí)利刀,剜其眼睛,經(jīng)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于父母,亦以利刀割其心肝,不辭痛苦,經(jīng)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于父母,打骨出髓,百千矛戟,一時刺身,經(jīng)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于父母,百千刀輪,于自身中,左右出入,經(jīng)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于父母,吞熱鐵丸,遍身焦爛,經(jīng)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沒有榜題在左面下方,繪兩個成年男性,前者側身回頭顧盼后者,后者端立,兩手彎至胸前,作說話之狀,此圖內(nèi)容或與“棄諸勝友,朋附惡人,習以成性,遂為狂計。被人誘引,逃竄他鄉(xiāng),違背父母,離家別貫”的相應經(jīng)文有關,也與“佛告阿難:‘我觀眾生雖沾人品,心行愚蒙,不思爺娘有大恩德,不生恭敬,棄恩背德,無有仁慈,不孝不義’”相關。此處表現(xiàn)不孝子的行為,正因為此,才出現(xiàn)右面上刀山下火海的地獄場景。

        3.右面內(nèi)容

        最上圖雙幅,表現(xiàn)受刀山火海之苦,沒有出現(xiàn)榜題,應是與左面無榜題一幅畫面相呼應,表現(xiàn)對不孝子的懲治,即上刀山下火海的情景(圖5)。

        圖5

        經(jīng)文有對不孝子的懲治,其內(nèi)容為:“佛告阿難,不孝之人,命終身壞,之后墜阿鼻地獄,其獄縱廣八萬由旬,四面鐵城,圍繞羅網(wǎng)。其地熾火洞然,猛烈炎爐,雷奔電爍。镕銅燒鐵,流灌罪人。銅狗鐵蛇,恒吐煙焰。燒煎煮炙,脂膏焦然。苦痛哀哉,難甘(堪)難忍。鉤戟鎗槊,劍柱刀輪,如云如雨,空中而下?;蝽交虼?,苦楚罪人。歷劫受殃,無時暫歇。又令更入諸地獄中,頭戴火盆,鐵車分裂,腸肚骨肉,繚亂縱橫。一日之中,萬死萬生,如斯苦事,無量無邊。是諸罪人等皆因前生五逆不孝,故受斯苦?!本硎桩嫑]有嚴格遵照經(jīng)文內(nèi)容而畫,而是以簡單的畫面將百姓耳熟能詳?shù)牡鬲z諸種恐怖描述出來。

        以下6幅行孝連環(huán)畫均有榜題:為父母受持戒條、為父母供養(yǎng)三寶、為父母布施修福、為父母書寫經(jīng)典、為父母讀誦經(jīng)典、為父母懺悔罪愆(圖6)。相應場景參見佛經(jīng)內(nèi)容:“佛告佛子,欲得報恩為于父母,書寫此經(jīng);為于父母,讀誦此經(jīng);為于父母,受持齋戒;為于父母,懺悔罪愆;為于父母,供養(yǎng)三寶;為于父母,布施修福。若能如此,名曰孝順之子,不依此行,是地獄人?!崩L畫忠實于經(jīng)典內(nèi)容,對經(jīng)文每個內(nèi)容都有描繪。TK-119出現(xiàn)了地獄場景,但沒有描繪十八層地獄的具體情況。

        圖6

        通過上述卷首畫的內(nèi)容,我們可以得知,TK-119《佛說報父母恩重經(jīng)》主要強調報恩內(nèi)容,三折卷首畫,中間佛陀講說《父母恩重經(jīng)》作為引出佛經(jīng)的主體,左面七幅報恩的場景,主要突出儒家報恩思想和具體表現(xiàn),而右面則為佛教報恩的具體表現(xiàn);儒家和釋教的孝道思想在卷首畫中得以完美融合和體現(xiàn);而對不孝行為及其懲治僅有2幅圖,不是要突出的內(nèi)容,左右卷首畫相當于經(jīng)文正宗分的內(nèi)容。

        俄藏黑水城TK-119卷首畫在其布局上是仿照壁畫形式繪制,卷首畫雖不是非常精美,但從內(nèi)容可以判斷是依據(jù)敦煌丙本或別本進行繪制的。西夏人將禮佛敬僧和孝敬父母融為一體,無論是儒士還是佛教徒,對“孝悌”這一傳統(tǒng)奉行不變,TK-119卷首畫強調報恩思想。為報答父母生育、養(yǎng)育之恩,除了有中國傳統(tǒng)的孝道觀念外,為父母供養(yǎng)三寶、布施、持戒、寫經(jīng)和誦經(jīng)等以積累福德更是不可缺少?!秷蟾改付髦亟?jīng)》卷首畫則把報父母生養(yǎng)之恩與報佛僧恩、報三寶恩同等對待。從一般百姓的生活視角出發(fā),把現(xiàn)世現(xiàn)報的倫理觀和因果輪回、超生極樂世界的最終果報兼顧得較為合理。

        (二)卷首畫及佛經(jīng)流傳的原因

        漢文本《父母恩重經(jīng)》《報父母恩重經(jīng)》沒有標明出現(xiàn)時間。據(jù)崔紅芬考證,俄藏西夏文《佛說父母恩重經(jīng)》(館冊第759號)與俄藏漢文TK-120內(nèi)容相同,天盛壬申四年(1152年)五月施。[4]這說明此經(jīng)在仁孝天盛四年之前已被譯成西夏文而廣為流傳。《父母恩重經(jīng)》《報父母恩重經(jīng)》作為非入藏經(jīng)典,在民間流傳,且受到統(tǒng)治者的重視。英藏黑水城Or.12380-3082(K.K.)和Or.12380-0060(K.K.II.0283.qqq)殘經(jīng)的經(jīng)題后有“奉天顯道耀武宣文神謀睿智制義去邪惇睦懿恭皇帝賢譯”。而俄藏西夏文《父母恩重經(jīng)》(館冊第6876號)和經(jīng)題后有仁孝皇帝(奉天顯道耀武宣文神謀睿智制義去邪惇睦懿恭皇帝)御??薄念}記可知仁孝時期開始將《父母恩重經(jīng)》翻譯成西夏文,漢文本流傳時間則會更早。[5]

        《父母恩重經(jīng)》《報父母恩重經(jīng)》流傳與乾順、仁孝提倡儒釋文化有密切關系。乾順、仁孝兩位皇帝在位時期最長,也是西夏文治興盛時期。乾順設立國學,崇尚儒學,發(fā)展佛教。仁孝即位后,延續(xù)文治的政策,人慶元年(1144年)六月,仁孝令州、縣各立學校,國中增弟子員至三千人,然后又復立小學于禁中,凡宗室子孫七歲到十五歲皆得入學。設教授,仁孝與后罔氏亦時為教訓導之。[6]西夏非常重視蒙童教育。人慶二年(1145年)八月,西夏復大漢太學,親釋奠,弟子員賜予有差。[7]人慶三年(1146年)三月,仁孝尊孔子為“文宣帝”,令州郡悉立廟祀,殿庭宏敞,并如帝制。[8]乾祐十四年(1183年)八月,西夏儒臣斡道沖卒,為獎勵他在儒學方面的貢獻,仁孝令圖其像,從祀學宮,俾郡縣遵行之。[9]仁孝時期,學校設立更加完備,學生人數(shù)大增,儒學和佛教都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西夏為了推動儒學發(fā)展,翻譯和刊印了很多儒家經(jīng)典,如:《孝經(jīng)》《爾雅》《貞觀政要》《論語全解》等,黑水城也出土了不少儒家典籍,如《論語》《禮記》《忠臣》《孝行》《孟子傳》等。西夏人在自己編撰的著作中融合了很多的儒家思想,骨勒茂才的《蕃漢合時掌中珠》中有“仁義忠信,五常六藝,盡皆全備,孝順父母,六親和合……搜尋文字,紙筆墨硯,學習圣典,立身行道,世間揚名,行行稟德,國人敬愛,萬人取則,堪為嘆譽,因此加官”以及其它有關孝悌、科舉及第的內(nèi)容。曹道樂的《新集慈孝傳》和《德行集》宣揚儒家的倫理道德和慈孝節(jié)義觀。[10]仁孝時期刻印的大型辭書《圣立義?!穼π⒌浪枷胍灿行麚P?!妒チ⒘x海》《雜字》與上面提到的《蕃漢合時掌中珠》一樣,均以天、地、人“三才”為綱。西夏諺語中也有:傲慢無朋友;彼此發(fā)誓比命貴;不孝敬父母,會增加災難和不幸⑧等說法。民間傳統(tǒng)與卷首畫表現(xiàn)的思想是一致的。

        黨項人非常敬佩忠孝節(jié)義之人,大安九年(1082年),夏人攻陷宋屬永樂城,有延安孝女孟氏“隨其父戍城,兵敗,其父戰(zhàn)歿,女呼號,徒步入城中求得父尸,大慟五日而死,夏人憐之,并其父葬焉”。[11]大德元年(1135年),會州人程俊,年幼時,父母陷落夏國,他“常號泣自毀。迨長,捐家財數(shù)十萬往贖,未至,北向號泣,寢食俱廢。夏人感動,還其母邵氏??∪障Τ许樂铕B(yǎng)備至,鄉(xiāng)里稱為至孝”。[12]這兩則動人的故事說明了人之德性,節(jié)孝為先,也體現(xiàn)了儒家的孝道思想已深深根植于夏人之心。黑水城出土一幅描繪關羽的《義勇武安王》版畫,表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忠孝節(jié)義思想曾在西夏境內(nèi)流傳,說明了西夏人對關羽的敬仰。

        西夏人骨勒茂才編寫的《蕃漢合時掌中珠》中講到一個用儒家“孝道”教化破案的故事,有一個失道小人,為私利傷害他人,被人告到官府,在罪證面前,不肯招認,對他進行拷打,仍然抵賴。無奈,判案官員就用孝道教化罪犯:“愚蒙小人,聽我之言,孝經(jīng)中說,父母發(fā)身,不敢毀傷也,如此打拷,心不思惟,可謂孝乎。”[13]通過判案人員的一番儒家思想教育,使他認罪伏法。這個故事雖然過分夸大了儒學說教的作用,但它至少說明了黨項人非常重視孝道。

        西夏尊儒崇佛政策是《父母恩重經(jīng)》《報父母恩重經(jīng)》等經(jīng)典流傳的背景,而《報父母恩重經(jīng)》卷首畫也促進儒釋相融思想的弘揚。

        二、敦煌、大足變相與黑水城卷首畫比較

        除了黑水城《報父母恩重經(jīng)》卷首畫之外,在敦煌、四川等處皆有保存《父母恩重經(jīng)》變相。敦煌莫高窟六件變相,其中絹畫二件、壁畫四鋪。絹畫二件,其一件藏大英博物館,一件藏甘肅省博物館。四鋪壁畫,即第238窟東壁窟門南側,中唐;第156窟前室窟頂北側,晚唐;第170窟北壁,宋代;第449窟東壁窟門北側,宋代。莫高窟第238窟《父母恩重經(jīng)》變相上部因煙熏變黑,內(nèi)容無法辨認,中間為說法場面,下部是三條屏風畫。在說法場景的兩側未見描繪父母恩德的畫面,估計因殘缺嚴重,已經(jīng)無法辨認確定了。

        我們可把敦煌和四川等地出現(xiàn)的絹畫、變相和石刻像內(nèi)容分別回顧如下:

        莫高窟第156窟是一幅經(jīng)變圖,最上繪連綿起伏的山峰,表現(xiàn)佛說此經(jīng)時的地點和場景。中間為佛陀在說法,圍繞聽法諸多圣眾,這是變相的主題,所占比例很大,也很突出。下面是表現(xiàn)佛經(jīng)內(nèi)容,如有“臥側欄車”“開懷哺乳”“及至長成,反為不孝”“欺凌伯叔,打罵兄弟”“棄諸善友,朋附惡人”“父孤母寡,獨守空房”“為父母寫經(jīng)”等場景。通過比較,可以確定此內(nèi)容既有敦煌乙本,也有丙本的相應內(nèi)容,見(圖7)。

        圖7 莫高窟第156窟《父母恩重經(jīng)變相》

        圖8 第156窟報恩誦經(jīng)

        圖9 第156窟攔車養(yǎng)育

        莫高窟第449窟在構圖上與第156窟有很多相似性。中間突出部位為佛陀在說法,弟子、菩薩、天龍八部和世俗弟子等圍繞聽法,這是變相的主題。遠處繪植物、樓閣,表現(xiàn)佛說此經(jīng)時的地點和場景。下面是依據(jù)佛經(jīng)所描繪的故事,表現(xiàn)“人生在世,父母為親,非父不生,非母不養(yǎng)”“橫上(簪)其頭,既索妻婦,得他子女,父母疏遠”“父母年高,氣力衰老,終朝至暮,不來借問”“復無褥被,寒苦辛厄,難遭之甚,年老色衰”“或呼喚呼,嗔目驚怒,婦兒罵詈,低頭含笑。妻復不孝,子復五謫。夫妻和合,同作五逆”“禮佛供養(yǎng)”“寫經(jīng)誦經(jīng)”等。(見圖10)

        圖10 莫高窟第449窟《父母恩重經(jīng)變相》

        莫高窟第170窟經(jīng)變也是以較大的畫面描繪說法圖,弟子、菩薩、天龍八部和世俗弟子等圍繞聽法,這是變相的主題。遠處繪植物、樓閣,表現(xiàn)佛說此經(jīng)時的地點和場景,與第449窟有相似之處。不過第170窟與第156窟、第449窟在構圖上有所不同,經(jīng)文故事的內(nèi)容不是畫在說法圖的下面,而是畫在說法圖的兩側。比對其內(nèi)容,可以確定有“人生在世,父母為親,非父不生,非母不養(yǎng)”“父母懷抱,和和弄聲,含笑未語”“臥側欄車”“橫上(簪)其頭,既索妻婦,得他子女,父母疏遠,私房室內(nèi),共相語樂”“男女有病,父母病生,子若病除,慈母方差”“妻復不孝,子復五謫。夫妻和合,同作五逆”“父母年高,氣力衰老,終朝至暮,不來借問”“供養(yǎng)三寶”等。(見圖11)

        圖11 莫高窟第170窟《父母恩重經(jīng)變相》

        大英博物館所藏絹畫,大約為五代時期,絹畫保存基本完整,首先佛說法圖所占比例較大,下面是依據(jù)經(jīng)文繪制的故事內(nèi)容,大致內(nèi)容有“……草上……臥側……田不養(yǎng)”“父母懷抱,和和弄聲,含笑未語,饑時須食,非母不哺,渴時須飲,非母不乳”“父母養(yǎng)兒,去離欄車,十指甲中,食子不凈,應各有八斛四斗。計論母恩,昊天網(wǎng)極。嗚呼慈母,云何可報”“既索妻婦,得他子女,父母轉疏。私房屋室,共相語樂。父母年高,氣力衰老不來借問”等內(nèi)容,判斷經(jīng)文故事是依據(jù)敦煌乙本繪制完成。

        圖12 大英博物館藏《父母恩重經(jīng)變相》

        圖13 甘博《報父母恩重經(jīng)變相》

        甘肅省博物館藏一幅北宋淳化二年(991年)絹質《報父母恩重經(jīng)》變相,高182厘米,寬127厘米,以藍色和綠色為襯底,有經(jīng)文故事,配以日月、山水、建筑和花草等,內(nèi)容豐富,上下結構。最上層繪七佛,有榜題,從左往右依次為南無毗婆尸佛、南無尸棄佛、南無毗舍浮佛、南無拘留孫佛、南無拘那含佛、南無迦葉佛、南無釋迦牟尼佛。第二層繪七寶,即藏寶、珠寶、佛寶、兵寶、玉女寶、象寶和輪寶等。第三層也是絹畫主要突出部分,繪佛講說父母恩重經(jīng)的場面,弟子、菩薩、天龍八部、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等聽聞佛法。說法圖的兩側分別是依據(jù)經(jīng)文繪制的父母養(yǎng)育子女和子女不孝的故事共十五幅,有榜題,從說法圖左面往右面,從下往上再從上往下,內(nèi)容是“父母恩德,昊天網(wǎng)極”“人生在世,父母為親。非父不生,非母不養(yǎng)”“十月將滿,產(chǎn)后母子俱顯,洗浴時”“母為其子開懷出乳,以乳乳之時”“或在欄車搖頭弄腦時”“父母將子隨行加頸時”“父母養(yǎng)育,臥在欄車時”“或復拽腹隨行,嗚呼向母時”“父母懷抱含笑未語和弄聲時”“或得果品,以與其子,一遇不得,嬌啼佯哭”“孝子不嬌,必有慈順”“嬌子不孝,必有五謫”“父母年老,氣力衰微時”“得他子女,私房室內(nèi),共相歡樂”“子亦長大,求索妾時”等。最下面繪“佛邈真記”的內(nèi)容。甘博經(jīng)文故事也是依據(jù)敦煌乙本繪制完成。

        從敦煌所存經(jīng)變畫和絹畫內(nèi)容看,它們主要突出了佛講授父母養(yǎng)育恩德,而報恩還是次要的,只有“嬌子不孝,必有五謫”,它可理解為對不孝子的譴責,但未表現(xiàn)譴責和報應的場面;這也可說明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子女,不嬌有慈順,若驕縱子女,則多出現(xiàn)不孝。

        敦煌壁畫也出現(xiàn)了以誦經(jīng)報父母的場景,把父母的慈愛和子女的慈孝結合在一起。

        重慶大足寶頂山石刻有小佛灣第13窟和大佛灣第15窟兩處,各有一鋪《父母恩重經(jīng)》變相,小佛灣風化嚴重,以大佛灣第15窟高浮雕保存完好(見圖14),刻于南宋時期,內(nèi)容分為上下結構,共三層,最上部分為七佛,手印不同,分別是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中間依據(jù)經(jīng)文的故事,計有11個情節(jié),只有“投佛祈求嗣息”不見經(jīng)文和其他變相中,其余為父母對子女十種恩德,皆有榜題和簡短經(jīng)文介紹,榜題即為“懷胎守護恩、臨產(chǎn)受苦恩、產(chǎn)子忘憂恩、咽苦吐甘恩、推干就濕恩、哺乳養(yǎng)育恩、洗滌不凈恩、為造惡業(yè)恩、遠行憶念恩和究竟憐憫恩”。最下部分有阿鼻地獄諸多場景:其一,惡鬼手捉飄狀物向罪人口中灌銅鐵水,罪人拒絕反抗;其二,有一身帶枷鎖之人,兩旁刻有毒蛇,口內(nèi)噴吐火焰,火燒身有枷鎖的人;其三,刻巨大山石壓住一人,僅露人頭,人頭一側刻一只惡犬,向被壓的罪人的頭部噴吐烈火,作燒人之形態(tài)。

        圖14 大足變相故事

        可見,大足父母恩重變相既突出父母養(yǎng)育的十種恩德,也強調了對不孝子女的懲處,但從三層結構安排布局判斷,主要體現(xiàn)十種恩德。學者認為“大足變相所據(jù)應是別本,與敦煌經(jīng)變不同……,說明敦煌和大足兩地盛行的經(jīng)文版本不同”。[14]

        通過上述梳理,敦煌壁畫和絹畫是根據(jù)敦煌刪本繪制的,體現(xiàn)出敦煌乙本和丙本的《父母恩重經(jīng)》的相應內(nèi)容。敦煌出土的壁畫和絹畫主要突出佛說父母恩重經(jīng)的說法場景,所占比例較大,而依據(jù)經(jīng)文繪制的故事或是繪在說法圖的下面,或是繪在說法圖的兩側,所占比例較小。依據(jù)經(jīng)文所繪或畫的經(jīng)文故事所選內(nèi)容也各不相同,畫面和構圖形式較為多變,主要強調父母養(yǎng)育子女的諸多恩德,也表現(xiàn)了不孝子的種種不孝行為,并沒有出現(xiàn)對不孝子懲處的場景。

        甘博藏絹畫與大足石刻同樣都出現(xiàn)七佛的內(nèi)容,大足在七佛下面是經(jīng)文十恩德故事,而甘博則出現(xiàn)七寶的場面,這是《父母恩重經(jīng)》或《報父母恩重經(jīng)》所沒有的內(nèi)容,七寶出現(xiàn)在《彌勒經(jīng)》變相中,可以說明在經(jīng)變故事的選擇上具有一定的隨意性,結合當時流行佛經(jīng)的情況,又增加不同佛經(jīng)的內(nèi)容,使得《父母恩重經(jīng)》變相內(nèi)容更加豐富多彩。我們可以認為敦煌壁畫和絹畫主要是《父母恩重經(jīng)》的體系。

        從畫面布局上看,黑水城卷首畫TK-119與敦煌經(jīng)變很相似,突顯佛陀講法,敦煌本強調父母恩德,黑水城則強調報恩。TK-119卷首畫與刻于南宋時期的四川大足石刻第15窟變相則出現(xiàn)對不孝子懲處的畫面,二者出現(xiàn)時代相當。大足石刻所刻阿鼻地獄場面要比黑水城卷首畫豐富,更接近佛經(jīng)內(nèi)容,體現(xiàn)經(jīng)文“命終墮阿鼻地獄,其獄縱廣八百由旬,鐵為羅網(wǎng)。其地赤鐵,赤火炯焰,猛烈火爐,累奔電爍。燒銅鐵汁,流注罪人。銅狗鐵蛇,恒吐煙焰”等。而黑水城卷首畫內(nèi)容簡單明了,只是出現(xiàn)上刀山下火海的場景,更貼近百姓生活。大足石刻依舊主要是體現(xiàn)父母養(yǎng)育十恩德畫面,而黑水城則突顯作為子女如何報恩的場景,把儒家孝道思想和佛教提倡的大孝思想有機結合在同一畫面中,既有父母繞須彌山、為父母割肉、為父母剜眼睛、為父母割心肝、為父母打骨、為父母受刀輪、為父母吞鐵丸等,也表現(xiàn)了佛教如何報得父母深恩的場景,如為父母供養(yǎng)三寶、布施、持戒、寫經(jīng)和誦經(jīng)等都可以積累福德,報答父母生育、養(yǎng)育之恩。

        《報父母恩重經(jīng)》雖然把儒釋孝順父母的思想都充分反映出來,但畢竟是佛教偽經(jīng),宗旨是要弘揚佛法,所以體現(xiàn)佛教報恩要高于儒教思想,佛教既可以報父母現(xiàn)世恩德,也可以報來世恩德,只要信仰佛教,供養(yǎng)三寶,父母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擺脫輪回之苦。俄藏西夏文館冊第5048號《佛說父母恩重經(jīng)》(寫本—卷子裝)也有附注:此經(jīng)是為感激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而施寫的。

        俄藏黑水城漢文《佛說父母恩重經(jīng)》(TK-120)雖然沒有卷首畫,但經(jīng)末有為亡故父親積累功德、印施佛經(jīng)和舉行各類法事活動的題記,內(nèi)容為(以“/”表示每行開始)“伏以/《佛說父母恩重經(jīng)》者,難陀大圣問一身/長養(yǎng)之恩,/妙覺世尊開十種劬老之德。行之,/則人天敬仰;證之,則果位獨尊。誠/謂法藏真詮,教門秘典。仗此難思之力,冀酬/罔極之慈。男兒呱呱等,遂以/亡考中書相公累七至終,敬請/禪師、提點、副判、承旨、座主、山林戒/德、出在家僧眾等七十余員,燒結/滅惡趣壇各十座,開闡番漢大藏/經(jīng)各一遍,西番大藏經(jīng)五遍,作法/華、仁王、孔雀、觀音、金剛、行愿經(jīng)、乾/陀、般若等會各一遍,修設水陸道場/三晝夜,及作無遮大會一遍,/圣容佛上金三遍,放神幡伸靜供/演懺法,救放生羊一千口,仍命工……”[15]。這一題記所反映的內(nèi)容正是佛教徒宣揚《父母恩重經(jīng)》和繪制變相所要達到報恩的最終目的,要報父母深恩,不僅要行儒家的孝道,而且不應僅僅局限于中國傳統(tǒng)的觀念里侍奉和滿足父母,更要以此推行佛教,修福田,造功德,弘傳佛經(jīng),供養(yǎng)三寶,滅除父母罪過,使他們皈依三寶,奉持五戒,希求來生有美好的歸宿。

        綜上所述,黑水城漢文或西夏文《父母恩重經(jīng)》《報父母恩重經(jīng)》存不同版本,主要來源于唐朝以來流行的《父母恩重經(jīng)》的刪減本,其內(nèi)容受到來自河西和中原等文化的共同影響。通過對經(jīng)文版本和卷首畫與敦煌、大足和山東等地壁畫、絹畫和石刻浮雕等比較可以看出,三地內(nèi)容既關聯(lián)又有差異。在敦煌主要流行《父母恩重經(jīng)》及其變相,內(nèi)容雖然也有對不孝子不孝行為的體現(xiàn),但主要突出父母恩德,屬于《父母恩重經(jīng)》變相系統(tǒng)。在大足變相中雖然加進對不孝子懲治的內(nèi)容,但也主要強調父母生養(yǎng)恩德,應該屬于由《父母恩重經(jīng)》到《報父母恩重經(jīng)》的過渡時期。及至西夏時期,強調父母生養(yǎng)恩重的思想和報父母深恩的思想同時流行,既流行《父母恩重經(jīng)》和《報父母恩重經(jīng)》,又在經(jīng)變中突顯報父母養(yǎng)育深恩的內(nèi)容,并增加對不孝子不報父母恩德的懲治,黑水城TK-119《報父母恩重經(jīng)》屬于另一體系,與敦煌壁畫、絹畫只強調父母生養(yǎng)恩德有一定差別。

        在此衷心感謝陜西師范大學沙武田教授提供敦煌報恩經(jīng)變的資料。

        注釋:

        ①主要成果有:鄭阿財.《父母恩重經(jīng)》傳布的歷史考察[A]//項楚,鄭阿財主編.新世紀敦煌學論集[C].成都:巴蜀書社,2003:27.48;鄭阿財.敦煌本慈善孝子報恩成道經(jīng)考論[A]//敦煌學國際研討會文集[C].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131~140.馬世長的《〈父母恩重經(jīng)〉寫本與變相》和《〈報父母恩重經(jīng)〉與相關變相圖》分別對《父母恩重經(jīng)》不同版本和變相進行考證。孫修身對佛教版本和變相研究的文章有:孫修身.《佛說報父母恩重經(jīng)》版本研究[A]//敦煌研究院編.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紀念文集[C].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1996:239~249;大足寶頂與敦煌莫高窟佛說父母恩重經(jīng)變相的比較研究[J].敦煌研究,1997,(1);成武本《佛說父母恩重經(jīng)》之意義[J].北京圖書館館刊,1998,(3);山東成武白浮圖村《父母恩重經(jīng)》碑校記[J].敦煌研究,1997,(2).[日]禿氏祐祥.父母恩重經(jīng)のに就いて[J].宗教研究,新五卷四號.[日]岡部和雄.《父母恩重經(jīng)》中的儒教、佛教、道教[J].世界宗教研究,1996,(2).胡文和.對大足寶頂《父母恩重變相》重新研究[A]//敦煌研究院編.2004年石窟研究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087~1109.胡發(fā)強,劉再聰.從甘博藏《報父母恩重經(jīng)變》看唐、宋洗兒風俗[J].西藏大學學報,2008,(6).安忠義.甘肅省博物館藏《報父母恩重經(jīng)變》研究[J].絲綢之路,2003,(S1).在樸相國編著《全國寺剎所藏木板集》(文化財管理局,1987年)中初步統(tǒng)計,現(xiàn)藏于韓國各個圖書館、寺院和私人等處的《報父母恩重經(jīng)》有不同刊板年代的計41種,年代從正統(tǒng)癸亥到嘉慶十一年之間。[日]新井慧譽對房山、敦煌和黑水城的《父母恩重經(jīng)》有系列研究文章,如《房山石經(jīng)の〈父母恩重經(jīng)〉》《房山石經(jīng)の〈父母恩重經(jīng)〉の丁蘭本新資料(房408)について》《房山石經(jīng)の〈父母恩重經(jīng)〉の古本新資料(房4、5、7)について》《房山石經(jīng)の〈父母恩重經(jīng)〉の古本新資料(房40A)について》《大英博物館所藏の敦煌發(fā)見〈父母恩重經(jīng)〉變相畫(英藏)について》等。

        ②日本新井慧譽也對黑水城TK-119、TK-120進行考證,即《小報經(jīng)〈報父母恩重經(jīng)〉(俄TK119)について》《黑水城發(fā)見の〈父母恩重經(jīng)〉(俄藏TK120)について》等。

        ③克恰諾夫認為是安世高所譯,但比對《大正藏》本,黑水城本與之沒有關系,參見Е.И.Кычанов,Каталогтангутскихбуддийских памятников,УниверситетКиото.1999г.с.407~409。

        ④甲本,即全本,內(nèi)容有丁蘭、董黯、郭巨等故事,從武周時期則被視為偽經(jīng)。敦煌文獻中有10件左右,馬世長、孫修身和鄭阿財?shù)冉杂胁煌瑪?shù)量的統(tǒng)計。

        ⑤乙本,即刪節(jié)本,敦煌文獻中保存最多,也是敦煌地區(qū)最為流行的一種。為了掩飾其偽造之嫌疑,丁蘭等孝子故事皆被刪除。雖沒有出現(xiàn)孝子故事,但也存在多個版本,有30多件。

        ⑥丙本,也是刪減本的一種,因刪減內(nèi)容和突出內(nèi)容不同,學者們或定名為丙本、別本、定本等。有關孫修身所定丙本與鄭阿財所定丙本、丁本有著密切關系。孫修身認為,丙本沒有出現(xiàn)孝子故事,卻把父母養(yǎng)育的恩情總結為十種恩德,列有小標題而沒有頌文;增加了對不孝子的懲處及下地獄的描述,列出十八地獄的名稱;除了對不孝子的劣跡進行詳列外,還增加子女不孝治罪內(nèi)容,行文流暢,用詞更接近世俗化。此外,他認為還有一種版本,在敦煌文獻中沒有發(fā)現(xiàn),只見于藏經(jīng)洞出土的絹畫上,是刪節(jié)本的再次刪節(jié)本。

        ⑦鄭阿財把沒有孝子故事且經(jīng)末有“若有一切眾生能為父母作福造經(jīng),燒香請佛,禮拜供養(yǎng)三寶,或飲食眾僧,當知是人能報父母其恩”和“若有眾生能為父母或器樂十五日造佛槃名為盂蘭盆,現(xiàn)佛得果,當知是人報佛母恩”定為丙種;把沒有孝子故事,經(jīng)文有父母十恩德及十八地獄的具體描述定為丁種,認為丙本是從乙本向丁本過渡的一種版本。

        ⑧參見陳炳應:《西夏的詩歌、諺語所反映的社會歷史問題》,《西夏史論文集》,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本文參照俄語對個別譯文稍做變動。

        猜你喜歡
        黑水城恩德卷首
        四川恩德萊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
        卷首·四月
        文章末尾畫只貓
        婦女之友(2019年6期)2019-07-11 01:52:16
        材料作文“以德報怨”“以直報怨”導寫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仁王經(jīng)》補釋
        西夏學(2018年2期)2018-05-15 11:26:26
        黑水城出土дx19022元代收付契研究
        西夏學(2017年2期)2017-10-24 05:35:36
        關于黑水城出土北元文書中若干問題的考察
        西夏學(2017年1期)2017-10-24 05:32:02
        文章末尾畫只貓
        黑水城所出元代劄子考
        西夏學(2016年1期)2016-02-12 02:23:44
        卷首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1区|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不卡短视频| 日本女同伦理片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国产少妇露脸精品自拍网站| 97色伦图片97综合影院|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狠狠视频| 国内无遮码无码| 精品国产亚洲av久一区二区三区|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 a级毛片100部免费看| 在线亚洲+欧美+日本专区| 亚洲av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 亚洲乱妇老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 无码av专区丝袜专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潮| 98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av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无码字幕中文久久无码 | 国产自拍精品视频免费|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国产精品偷伦免费观看的|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老妇高潮潮喷到猛进猛出| 国产精自产拍久久久久久蜜| 免费在线日韩| 91精品久久久老熟女91精品 |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久久人妻av无码中文专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大屁股| 久久综合给合综合久久| 女女同性黄网在线观看 | 国产自拍av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成人无码a级毛片免费| 二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网站免费看黄a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