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輝
【關鍵詞】六味地黃湯;半夏白術天麻湯眩暈
暈眩主要是患者出現眼花、炫目,出現視覺上的模糊。輕度暈??稍诙虝r間內閉目恢復,嚴重患者可能出現嘔吐、暈眩不止、不能站立等情況。暈眩多發(fā)生在中老年患者群體中,有研究表明20%以上的超過65歲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暈眩,其主要發(fā)病與患者高血壓、低血壓、供血不足等疾病有關[1,2]。本研究對100例患者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8年9月至2021年2月入選的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男26例,女性24例,年齡36歲~73歲,平均年齡(56.32±2.14)歲。觀察組,男28例,女性22例,年齡38歲~76歲,平均年齡(57.11±2.4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入組標準:①患者年齡大于30歲,精神正常,無不良嗜好;②病程在一年以下;③患者對此次研究知情,自愿參加。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惡性腫瘤疾病;②患者器官功能不全;③暈眩程度嚴重,出現意識不清晰;④有智力障礙或服用精神藥物患者。
1.2方法
在治療前,對患者進行擴張血管治療,并維持患者水電解質平衡,采用鎮(zhèn)靜藥物進行干預。
對照組采用半夏白術天麻湯治療,藥材包括:法半夏、陳皮,天麻,炙甘草,大棗。用水煎服,每天一劑,每天服用2次。觀察組采用六味地黃湯聯合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半夏白術天麻湯與對照組相同,六味地黃湯處方為:熟地、山藥、山茱萸、牡丹皮、澤瀉等。每天一劑,每天服用2次。
1.3觀察指標
比較治療效果、治療時間和控制病情時間。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00%(48/50),其中顯效25例,有效23例,高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6.0%(38/50),其中顯效12例,有效26例,對比兩組數據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治療時間和控制病情時間對比
觀察組患者治療時間、控制病情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暈眩在我國古代醫(yī)書中多有記載,暈眩發(fā)生在人體腦部,但是中醫(yī)認為其主要與人體器官有著直接關系,如肝腎脾等[3]。其中痰液是誘發(fā)眩暈的主要因素,半夏白術天麻湯能夠有效化痰,且藥物中使用的茯苓、白術等能夠健脾,可以有效減少痰液的形成。而天麻具有平肝熄風的效果,可以緩解患者病癥,此外,天麻還具有安神、鎮(zhèn)靜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半夏白術天麻湯在煎藥的時候,藥效發(fā)揮作用時間長,患者病情不能快速得到控制。因此,在治療的時候,需要六味地黃湯進行聯合治療[4]。六味地黃湯的包含了熟地,具有滋腎填精的作用,其藥效能夠補脾固精。且兩種藥物聯合使用,能夠起到相互補充的作用,達到較高的治療效果。本研究對100例患者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00%(48/50),其中顯效25例,有效23例,高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6.00%(38/50),其中顯效12例,有效26例,對比兩組數據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結果說明了聯合用藥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此外,觀察組患者治療時間、控制病情時間分別為(14.46±1.96)d、(6.10±1.04)d,均低于對照組(19.32±2.84)d、(8.63±2.45)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進一步說明聯合用藥能夠在短時間內控制病情,促進患者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采用六味地黃湯聯合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眩暈,能夠在短時間內控制病情,并且?guī)椭颊呖焖倩謴徒】?,具有較高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