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萍
(海軍軍醫(yī)大學長征醫(yī)院 消化內科,上海 200003)
海軍軍醫(yī)大學(原第二軍醫(yī)大學)外訓系自1961年開始承擔醫(yī)學專業(yè)外訓任務,是目前全軍唯一的軍事醫(yī)學外國留學生培訓基地。60年來先后為世界多個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衛(wèi)生專業(yè)人才。近年來,留學生培訓形式逐漸變得更加規(guī)范化和多樣化,本科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留學生成為外訓系培養(yǎng)的主力力量,如何提高他們的教學質量是值得重視的問題?!段锢碓\斷學》作為醫(yī)學生邁向臨床實踐的第一門課程,是連接基礎與臨床的橋梁課,也是醫(yī)學教學中重要科目之一[1-2]。因為其涉及多方面的技能,對留學生來說是一項挑戰(zhàn),如何提高其教學質量和水平,需要不斷探索。本文選取48名留學生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探究了精心設計的課堂提問在留學生診斷學實習教學中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海軍軍醫(yī)大學長征醫(yī)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48名留學生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平均分為兩組,即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4名。其中對照組男16名,女8名,年齡20~23歲,平均(21.63±1.58)歲;研究組男17名,女7名,年齡20~23歲,平均(21.95±1.06)歲。兩組研究對象性別、年齡、成績等所有一般資料之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學方法。對照組留學生給予常規(guī)的教學方法,具體流程為播放教學視頻、老師進行示范教學、留學生分小組進行操作練習。研究組留學生給予精心設計的課堂提問教學方法,具體設計要點如下:①問題的設計要緊扣課堂內容,突出課堂重點內容,可以根據相關執(zhí)業(yè)考試內容進行問題的設計,使學生能夠抓住課堂重點;②問題需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難易程度的設計,讓每位同學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提問中來,問題由易到難,逐漸深入學習;③提問可以通過理論知識、實際案例、模擬問診、臨床手法真?zhèn)伪鎰e等多種形式進行提問;④在教學課堂上需要與留學生多多進行互動,這樣可以更加了解留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及知識的吸收程度;⑤課堂上可以建立多人討論小組,在小組內進行10 min小組討論,讓每組學生提出本次課堂內容相關的問題,讓其他小組成員進行解答,老師可以適當進行補充說明[3]。
1.3 觀察指標
1.3.1 對照組和研究組留學生教學效果比較:對照組和研究組在經過相應的教學后,對研究對象進行操作技能考核,滿分為100分,根據留學生的成績將其具體按等級分為優(yōu)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三類:①優(yōu)秀:成績≥90分;②良好:成績在70~89分;③及格:成績在60~69分;④不及格:成績<60分。將兩組留學生的平均成績以及優(yōu)秀率進行比較,總及格率=(優(yōu)秀人數+良好人數+及格人數)/總人數×100%。
1.3.2 對照組和研究組留學生對教學課堂的滿意度比較:在相應的教學以及操作技能考核結束后,通過向48名留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的方式,調查每組留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包括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一般滿意四個選項,調查問卷的回收率為100%,計算滿意度并進行比較,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人數+比較滿意人數+一般滿意人數)/總人數×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數據采用SPSS 22.0軟件處理本研究過程中的數據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計量數據用(±s)表示,P<0.05代表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照組和研究組留學生教學效果比較。對照組和研究組在經過相應的教學后,對研究對象進行操作技能考核。研究組的平均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照組和研究組留學生教學效果比較[n(%)]
2.2 對照組和研究組留學生對教學課堂的滿意度比較。研究組留學生對教學方法的總滿意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照組與研究組患者對教學課堂的滿意度比較[n(%)]
隨著各種現(xiàn)代醫(yī)療診斷儀器與手段日益增多,傳統(tǒng)的物理診斷手段似乎重要性逐漸下降,但是作為人類千百年來在疾病的診斷和防治過程中形成的經驗總結,物理診斷方法仍然是構建患者診斷大廈的基石。在很多臨床場景中,如果不進行系統(tǒng)的物理診斷往往會導致疾病的漏診或誤診,同時也會導致一些不必要的檢查,增加社會醫(yī)療負擔。因此,《物理診斷學》對醫(yī)學本科生來說是一門重要的臨床實踐課。隨著經濟和文化的全球化,各國之間的醫(yī)學教育交流已經變得很普遍[4],也有越來越多的國外留學生來我校進行進行醫(yī)學交流。由于各國之間的教學方式差異、教材內容不一、文化背景多樣以及語言溝通障礙等因素的存在[5],所以留學生無法投入到課堂中來,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較差,因此留學生的診斷學實習教學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
對照組和研究組在經過相應的教學后,對研究對象進行操作技能考核。研究組的平均成績?yōu)椋?1.93±7.32)分,總及格率為91.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平均成績(74.58±6.17)分和總及格率7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精心設計的課堂提問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留學生整體的平均成績和總及格率。研究組留學生對教學方法的總滿意度為1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留學生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的總滿意度7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精心設計的課堂提問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留學生對課堂的滿意程度,可以通過對留學生進行課堂提問,來提高學生上課的專注力,同時還可以提高留學生對診斷學的學習興趣,主動參與思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綜上所述,精心設計的課堂提問在留學生診斷學實習教學中,可以提高留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使學生對診斷學更加感興趣,可以提高留學生的平均成績以及總及格率,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