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慧林
摘要:培智學校的學生由于先天或后天身心缺陷,導致學生在認知、動作感知、語言、情感等方面落后于正常人。因此培智學校的老師們要更有耐心的教導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2016年12月教育部出臺《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其中強調數學生活化、實用性、可操作性的理念,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旨在為學生畢業(yè)后融入社會奠定基礎。
關鍵詞:培智學校 生活數學 教學方法 有效性
數學是一門與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地方乃至國家培智的教育課程處于無評量標準、無統(tǒng)一課標、無教材得尷尬境地,直到2016年12月教育部教育部出臺《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才開始有教材指導教學,它要求數學生活化、大眾化,聯系生活實際開發(fā)學生智力,做到讓學生在生活中學,在學習中生活,現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關于培智學校生活數學實驗教科書出版了一至四年級。我校從2017年起開始使用人教版教材,現已四年,在使用人教版生活數學教材教學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文章根據教材結合教學實踐,談一談有效運用生活數學教材的教學方式和方法。
一、因材施教,針對性教學
現目前,特殊學校的班級學生偏少,正如筆者的班級人數在9人,非常有利于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雖然我們不能做到一對一的教學,但至少可以把班級里面的學生進行分層,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實施針對性的教學。如筆者班級的學生障礙程度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環(huán)境不同,造成學生的個體差異很大,根據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分為三個層次,A組李某某等4人,認知能力最好,語言能力較好,表達能力強,邏輯較為清楚,也能積極地參與老師的教學活動。B組何某某等3人,數學感知能力一般,語言表達能力稍顯不足,數學邏輯容易混亂,但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參與課堂。C組趙某某等2人,障礙程度較重,容易情緒不穩(wěn)定,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幾乎不聽從教師指令。這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之中就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例如在學習《認識“>”“<”》這一課中,筆者對不同層次學生制定的教學目標如下:
A組
1.會讀、會寫:“>”“<”
2.能夠正確認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聯系生活實際,用“>”“<”比一比生活之中的事物。
B組
1.會讀、會寫:“>”“<”
2.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認識“>”“<”
C組
經過老師反復的指導能夠讀“>”“<”
教學目標是教師課堂教學的指南針,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的教學,對于不同情況的學生設計分層教學,能讓老師在上課過程中,真正做到滿足學生個別化需求,從而體現出因材施教,針對性的教學。
二、游戲教學,使學生在玩中學習數學
學習本是枯燥乏味的,培智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較差,學習興趣較低,又缺乏主動性學習的態(tài)度,因此,讓學習變得有趣至關重要,而培智學生們喜歡玩游戲,那么我們可以將二者相結合,讓學生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玩。例如筆者在教學《認識20以內的人民幣》中,在教授過人民幣基本知識,確保學生能夠認識這些人民幣之后,開始找學生來扮演早餐店的老板和顧客,扮演老板的人要對他的早餐明碼標價并叫賣他的早餐,顧客要去點早餐,在這里還可對學生進行愛惜糧食,杜絕浪費教育,提倡吃多少點多少的原則,顧客不僅要學會給錢,還要學會應找回多少錢,這樣才能防止在真實的場景之中不會被商家哄騙。通過角色扮演的游戲,給予學生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的刺激,提高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學會獨立思考能力,豐富了教學內容和形式,真正做到讓學生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玩,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學習不是枯燥乏味的,也有它有趣的一面,從而使更多的學生喜愛數學,喜愛學習,這樣我們的教學目的才是真正的達到了。
三、實踐生活,讓學生在真實環(huán)境中運用數學
數學來源于生活,最終又要服務于生活, 數學知識只有運用于生活之中,才會變得有生機,我校每月都在進行社會實踐活動,以班為單位帶孩子們走出校園,去超市購物,去餐館就餐等等,讓孩子們把在學校學習到的知識運用于真實的環(huán)境中然后又在真實的環(huán)境之中繼續(xù)學習知識,循環(huán)往復。而我們這樣做更重要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生活能力,生存能力,為畢業(yè)后離開學校融入社會、接受社會的挑戰(zhàn)奠定基礎。數學知識無處不在,正如筆者在之前提及到教學《認識20以內的人民幣》之后,筆者帶領學生去社會實踐,目的地粉館,能力較好的學生要學會使用20以內的人民幣去點餐,在這個過程之中學生知道了不同份量的粉價格不同,根據自己的食量點餐,然后計算出自己應該給多少錢或是應找回多少錢,通過生活中真實的買賣,進一步鞏固學生習得的知識,也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更能真切實感,數學來源于生活,最終又要服務于生活,而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運用數學方法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最終適應社會,成為社會上一個有用的人,這樣學以致用的教學才是真正的有意義。
特殊學校的數學教學要體現針對性教學,對不同群體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教師不僅要靈活使用多媒體網絡,更要善于使用評價機制,增加學生的見識,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課堂上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設計與教學相關的游戲,使學生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玩,數學生活化,要努力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學環(huán)境,發(fā)展學生積極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能力,生存能力,彌補學生缺陷,為畢業(yè)后離開學校融入社會、接受社會的挑戰(zhàn)奠定基礎。作為一名特殊學校的教師,要靈活運用生活數學教材,盡量避免呆板,認真鉆研《課標》,了解國家對教師的要求,對學生的期許,使培智數學教學效果顯著。當然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不斷總結教學經驗,不斷思考探究,讓自己與學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共同進步,取得優(yōu)異的教學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