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文娟 羅顯敏 馮國群
摘 要:本文以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為觀察語料庫, 以英語本族語語料庫為參照語料庫,對比分析中國大學生及英語母語使用者書面交際中對比性話語標記語在使用密度、豐富度和靈活度方面的差異,得出中國大學生英語書面交際中對比性話語標記語的使用特征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可行的建議,為中國學生在寫作中能準確恰當、靈活多樣地使用話語標記語,確保言語交際順利進行,提高寫作水平提供正確的導向。
關鍵詞:語料庫? ? 對比性話語標記語? ? 特征
課? ?題:本文系宜賓職業(yè)技術學院2019年院級科研項目“高職大學生英語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與應用”(項目編號:ybzysc19-24)研究成果。
有效地提高學生英語寫作水平,是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很多學生在英語寫作中不能精準適宜、靈活多樣地使用話語標記語,影響了書面交際的順利進行。對比性話語標記語以其獨特的語義特征,引起了研究者們的廣泛關注。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基于語料庫對話語標記語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大多是針對英語口語交際中的話語標記語,對書面交際中話語標記語的研究較少。因此,研究書面交際中對比性話語標記語的使用特點,對確保語言交際順利進行,提高學生英語寫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一、 研究問題與研究工具
以對比性話語標記語為研究內容,主要回答以下兩個問題:(1)中國大學生和英語母語使用者書面交際中對比性話語標記語在使用密度、豐富度、靈活度上有何差異?(2)中國大學生英語書面交際中對比性話語標記語的使用存在哪些問題?將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及英語本族語語料庫分別作為觀察語料庫和參照語料庫,運用語料庫索引軟件分別在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的子語料庫 CLEC-ST3、 CLEC-ST4和英語本族語語料庫中檢索出含有對比性話語標記語索引行,對比分析它們的使用密度、豐富度和靈活度,從而得出中國大學生書面語中對比性話語標記語的使用特點。用Chi-Square Calculator對檢索結果進行檢驗,分析數據之間的差異是否具有顯著性,以確定對比性話語標記語在中國大學生書面語中是否被過多使用或過少使用。
二、 結果與討論
就密度和豐富度而言,一方面,除even so,nonetheless在兩個語料庫中使用頻數均為零外,中國大學生英語書面語中使用了相當豐富的對比性話語標記語,但中國大學生書面語中對比性話語標記語的使用密度不及英語母語使用者。另一方面,盡管二者在書面語中對常見的對比性話語標記語如but,however,although, on the other hand及不常見的對比性話語標記語如conversely,in comparison,in contrast with的使用頻率較高,但中國大學生明顯過多地使用了but, on the other hand, otherwise, on the contrary,較少使用whereas,yet,anyway,rather, instead(of)等對比性話語標記語,說明中國大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傾向于使用一些簡單、常見、熟悉的話語標記語。
就靈活度而言,在中國大學生的書面語中,47.6%的but出現(xiàn)在話輪前,52.4%的but出現(xiàn)在話輪中,而在英語母語使用者的書面語中,出現(xiàn)在話輪前的but只有3.2.%, 96.8%的but出現(xiàn)在話輪中。從語用學的角度講,話輪前的but表示說話者對對方請求或邀請的委婉拒絕,一般用于口語交際中。然而,在中國大學生的書面交際中,將近一半的but出現(xiàn)在話輪前,這表明中國大學生英語書面語表現(xiàn)出較強的口語化傾向。此外,中國大學生英語書面語中所有的however都出現(xiàn)在話輪前,而在英語母語使用者的書面語中,however既出現(xiàn)在話輪前也出現(xiàn)在話輪中,其頻率分別為54.3%和45.7% ??梢?,與英語母語使用者相比,中國大學生對however的使用位置比較固定。
中國大學生英語書面語中對比性話語標記語的使用存在如下問題:第一,過度使用話語標記語。如在 “Second,though the job is not good, but he takes it because he needs a job”中, but 和though連用,既是濫用對比性話語標記語的表現(xiàn),又不符合用經濟的語言讓讀者獲得最佳關聯(lián)的原則。第二,漏用話語標記語。如在“ Many people know that smoking is harmful for their health, they don't have the determination to give it up”中,應使用but 或though來加強它們的連貫性,漏用話語標記語會影響語境效果的表達。第三,誤用話語標記語。如在“In the other hand, she is very responsible”中,in應該為on才是正確的英語表達,錯誤地使用話語標記語會干擾讀者正確理解話語信息。
中國大學生書面語中對比性話語標記語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可能有以下原因:其一,but是學生們最早接觸的,加上拼寫簡單,學生們容易回避使用其他復雜的標記語而選用but。其二,中國英語學習者掌握的真實語料較少,表達話語標記的手段單一,不能靈活使用其他對比性話語標記語。其三,英語屬于多依靠顯性的銜接手段達到語篇連貫的“形合”語言,而漢語屬于多依賴隱形的銜接手段來實現(xiàn)語篇連貫的“意合”語言,中國大學生雖然已經掌握了較多的詞匯和系統(tǒng)的語法知識,但他們在英語寫作中由于受漢語負遷移的影響更多地使用的是漢語的銜接手段。
三、結論與啟示
第一,中國大學生在英語書面交際中可以豐富多樣地使用對比性話語標記語,但與英語母語使用者相比,其使用密度有待提高。
第二,中國大學生英語書面交際中對比性話語標記語在靈活度上不及英語母語使用者,具有簡單化、口語化和僵硬化的特點。
第三,中國大學生書面交際中對比性話語標記語存在過度使用、使用不足和錯誤使用的問題。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激勵學生加強語料輸入,提升語用意識、語篇意識和讀者意識,確保話語標記語的準確性、多樣性及靈活性;其次,注重學生語料輸出,加強學生在語篇框架、觀點闡述、推理論證、語義銜接等方面的訓練,提升其對話語標記語的掌控和使用能力;最后,充分利用語料庫所提供的資源,向學生提供能反映出英語母語使用者交際真實特點的語料,進一步加強學生對真實語料的理解,盡可能減少母語的負遷移。
參考文獻:
[1]馬冬慧.淺談學生英語寫作教學[J].職業(yè),2016(34).
[2]李敏.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寫作中語篇的銜接與連貫分析[J].文教研究,2017(17).
[3]苗寧,馬建華.對比性標記語的關聯(lián)——認知分析[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1).
(作者單位:宜賓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