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利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對學生進行合理的體育教學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以往的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單調、模式化地講解,學生枯燥、乏味地訓練,很難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為實現(xiàn)小學體育教學效率的提升,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在“以人為本”教學理念下,進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體育教學形式的多元化拓展,合理地開展體育游戲,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效率,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一、轉變理念,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樹立游戲教學意識
在以往的小學教學中,教師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相對忽視對體育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從而導致學生無法在單一、枯燥的體育教學中實現(xiàn)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這就需要教師進行自身教學理念的更新與轉變。一方面,教師應充分關注體育教學的重要意義,圍繞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的目標,進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另一方面,教師還應在“生本”教學理念的指引下,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和認知水平,實行學生易接受的教學模式。游戲教學就有效地滿足了學生寓教于樂的學習需求,教師應樹立游戲教學的意識,實現(xiàn)游戲教學活動的設計與開展。
二、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 進行差異性體育游戲的設計
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不斷成長的階段,每個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都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如果教師采取一成不變的游戲教學模式,勢必無法滿足不同學段學生的學習需求,嚴重影響教學效果。因此,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體育游戲的差異性設計。
一方面,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學段,來進行體育游戲的差異性設計。如在對低學段的學生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可以更注重童趣性,以此實現(xiàn)對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而對于中學段的學生來講,教師就可以將各種體育基本技術與游戲活動進行結合,開展一些具有競技性的游戲活動,以此實現(xiàn)學生對體育技能的有效訓練。另一方面,教師還應針對同年級學生之間身體素質、學習能力以及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具體差異進行層次性體育游戲的設計與實施,以此滿足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需求,實現(xiàn)體育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注重體育游戲活動的多元化設計與實施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游戲教學模式是一項具有高度兼容性的教學方法,可以與多元化的教學內容、教學技術進行結合,具有豐富多彩的表現(xiàn)形式。
首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進行具有趣味性游戲活動的設計。如在進行“跳躍運動”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設計“小兔子跳跳跳”的游戲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
其次,教師還可以圍繞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教學目標,設計具有教育性、引導性的游戲活動。小學體育教學不僅應對學生進行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與提升,同時還應在學生參與的過程中進行心理素養(yǎng)以及健全人格的塑造。如教師為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協(xié)作能力,可以設計“兩人三足”“背靠背運球”等游戲,使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促進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總之,體育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效果直接影響著學生心理素質以及身體健康的發(fā)展。因此,教師應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積極地進行游戲化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通過游戲教學意識的樹立以及體育游戲的科學設計,實現(xiàn)小學體育教學效率的提升和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莒縣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