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敏
2020年11月26日,學校舉辦“新基礎教育”研討課活動,我執(zhí)教了四年級“1+N+1”讀寫一體化課型中的作文教學課,課題是“寫心情”。
“新基礎教育”理論提出,讀懂教材、讀懂學生是教學設計的起點。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讓學生“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體會人物的心情”。在閱讀中邊讀書邊畫出文章中描寫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等句子,再在旁邊批注體會到的心情,這對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并不難,學生很快就能明白不僅能夠用詞語表達人物的心情,還可以用描寫人的動作等表現(xiàn)人物的心情。然而,要把這種習得遷移運用到寫作中,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有些困難的。
在小學階段,敘事類的寫作是教學訓練的重點,主要指導學生描寫活動場面、記錄生活事件等。然而,在寫作時,學生最突出的問題恰恰就是在描寫場景或事情時,缺少細節(jié)描寫。在作文教學中,怎樣引導學生留意現(xiàn)實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第一次備課組研討時,我們決定引用“微視頻”助力寫作教學。
我設計了以課文《牛和鵝》的寫作方法為抓手,以學校運動會微視頻為寫作素材,指導學生如何通過細節(jié)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心情。在《牛和鵝》這一課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我指導學生細讀文本,細品課文中描寫人物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句子,從句子中感受人物的心情。學生就對“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描寫表現(xiàn)人物的心情”這一寫作方法有了初步認識。
在第一次磨課后,我播放剛剛結(jié)束的校運會微視頻,提醒學生在看微視頻的時候留意視頻中的人物有哪些動作、神態(tài)等,再猜測人物的心情。這樣既可以讓學生豐富寫作素材,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他們留意、關注生活中的事,達成“有事可寫”的寫作目標。引入校運會微視頻,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激情澎湃的背景音樂、激烈拼搏的運動場面,瞬間喚起學生的記憶,帶學生“回到”校運會現(xiàn)場??墒?,學生在課堂上寫得不盡如人意。雖然“有事可寫”,但卻缺少了寫作支架,在描述畫面和人物時不聚焦、不具體。
磨課研討時,我們重點聚焦如何為學生搭建寫作支架。一番討論后,備課組老師建議利用表格提供支架,引導學生一邊觀察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等,一邊猜測人物的心情,并寫出關鍵詞。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語言描述。
第二次磨課后,我首先播放校運會視頻,在喚起學生記憶的同時,也激起了學生的表達欲望。學生在看校運會視頻時雀躍不已,躍躍欲試,爭著分享自己當時的心情。接著,我引導學生繼續(xù)觀察其他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等,猜測人物的心情,然后指導學生填寫表格。在寫作支架的輔助下,學生比較清楚地描述了畫面,并且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等表達了人物的心情。
這一次“寫心情”作文教學,既貼近學生實際,使學生有了表達的素材和欲望,又為學生提供了寫作的支架,讓學生在寫作表達中能夠流露自己的真情實感,不再是空話、套話。
寫作,是一種重要的語言表達方式,是認識世界、了解自我的過程。微視頻助力小學寫作教學,既符合課標的要求,又能夠打開學生寫作的視野,還可以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觀察和表達等能力。在磨課中我體會到,作文教學既要讓學生有事可寫,又要讓學生懂得表達,經(jīng)常不斷優(yōu)化寫作教學,就能夠讓學生愛寫作、善寫作,讓寫作充滿生命的氣息。
(作者單位:廣東深圳市光明區(qū)光明小學)
責任編輯 楊壯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