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茹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人民醫(yī)院,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1008
腦卒中是由于腦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腦組織宿舍農行的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臨床中缺血性腦卒中更為常見,致殘率和死亡率均高,是我國成年人殘疾的首要原因,多數患者腦卒中后會出現偏癱后遺癥,導致患者行動不便甚或喪失行動能力,給家庭及社區(qū)增加沉重的負擔,為了讓腦卒中患者盡早的恢復生活自理能力和運動功能,近年來多有關于康復護理應用于腦卒中后遺癥偏癱的治療中,本文通過對康復護理后患者的預后情況進行分析,明確康復護理在治療其中發(fā)揮的積極作用,現將研究情況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神經內科收治的腦卒中后偏癱患者8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均分并采用不同護理方式,每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45~76歲,平均(59.1±4.3)歲;病程2~5d,平均(3.8±1.1)d。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46~75歲,平均(58.7±3.5)歲;病程1~7d,平均(4.2±1.3)d。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臨床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模式 針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其中包括,協助患者進行各項檢查、入院健康知識宣教、生命體征監(jiān)測以及用藥指導等。
1.2.2觀察組實施康復護理模式 針對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康復護理,其主要內容包括:
(1)康復訓練:①幫助患者進行按摩以促進患者的患者血液循環(huán),減輕患者的疼痛感,以期望患者功能得以恢復,按摩過程中以患者舒適的力度節(jié)律性揉捏患者患肢,動作輕柔緩慢,對患者的各處關節(jié)進行活動,按摩次數每日保證2-3此,持續(xù)時間為30min。②指導患者進行各個部位的康復訓練工作,根據患者的病情及個人情況差異制定詳細的康復計劃,從被動活動開始,每周制定康復訓練任務,通過訓練刺激患者的恢復功能性,鼓勵患者在家屬監(jiān)護下進行日?;顒渝憻?,包括手部的抓、握、捏、夾等動作,包括翻身、起床、穿衣、吃飯等日常行為進行鍛煉,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③進行站立及行走訓練。循序漸進地開展站立和行走訓練,初期由護理人員或家屬攙扶下進行站立訓練,逐步加強患肢的負重力量,在患者耐受的情況逐步加大訓練時長;階段性開展行走訓練,由平地訓練開始,患者可在家屬陪同的情況下沿有扶手的走廊進行行走訓練,逐漸增加行走距離及邁腳高度,隨后可安排障礙物跨越及上下樓訓練。④對患者的康復訓練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并每周進行一次匯總,根據患者的訓練情況調整下一步的訓練計劃,避免超負荷訓練及無陪同訓練,以免發(fā)生意外。
(2)心理鼓勵。在康復訓練其中,認真肯定患者取得的成績,設身處地地為患者著想,充分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及時梳理患者由于康復訓練不理想導致的悲觀、焦慮等負面情緒,協同家屬配合保證患者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tài),增加患者對康復訓練的知識和預期,以更積極的態(tài)度配合治療和康復訓練。
(3)康復護理。在康復訓練中開展護理工作,在進行按摩時對患者壓瘡情況進行判斷,叮囑患者家屬定期為患者活動身體各處,避免由于患者長期臥床的不適感導致心理出現負面情緒,影響治療效果;理解并傾聽患者的各項需求,對不影響治療效果的合理需求進行滿足,康復訓練期間,監(jiān)測患者的各項指標情況,避免出現各種并發(fā)癥,例如口腔、肺部、尿路感染等,在為患者營造安全康復訓練環(huán)境的基礎上充分照顧患者的個體情緒開展護理相關工作,以期達到康復訓練的目的。
1.3觀察指標 使用“運動功能評定量表”和“日常生活評定量表”對患者入院和出院時的肢體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分,表格滿分均為100分,分值越高則表示患者恢復情況越好。
兩者患者出院后開展肢體運動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顯示,實施康復訓練的觀察組在以上兩個方面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對比分)
我國腦卒中發(fā)病率逐年上升,腦卒中后偏癱的患者比例較高,對社會及家庭造成較大負擔的同時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日?;顒?。我院通過摸索該類型患者的屬性,在臨床護理中實施科學有效的康復指導,通過康復護理工作的實施可有的改善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見表1。通過階段性的康復訓練,多數患者可以逐步適應當前狀態(tài),同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tài),主動配合醫(yī)護人員進行治療、護理,但在護理過程中要認真考慮患者的個人生命安全,對可能發(fā)生的墜床、摔倒事件進行積極地預防,避免造成不良事件發(fā)生,引發(fā)不必要的醫(yī)患矛盾。
綜上,在神經內科護理中實施康復護理于腦卒中后偏癱患者,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明顯,作用積極,具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