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學者羅伯特·斯萊文認為合作學習是引導學生在小組中的學習,是依據(jù)他們整體成績得到獎勵的課堂教學技術。在組織學生展開合作學習的時候,能很好地促使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思維。而個性思維體現(xiàn)為思維的獨立性,是一種獨立解決問題的品質。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合作學習的切入點,引導學生碰撞思維,促使學生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
一、鑒賞時,碰撞火花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發(fā)展他們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當引導學生展開自主鑒賞的時候,若學生只是自主探究,則很容易因為視野受局限而造成鑒賞角度單一,很難深入下去,這時候教師需引導學生展開小組合作鑒賞活動,在活動中發(fā)表自己的想法,進而提升學生審美賞析的能力。
比如,在教學《三月桃花水》一文時,筆者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個性化鑒賞結果,并和同伴分享,看看對自己是否有啟迪。在交流過程中,有學生發(fā)現(xiàn):“我們都從文字的角度進行了鑒賞,探究了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但有個別同學注意到了這篇文章的結構,發(fā)現(xiàn)里面有一些重復的句子,如反復寫了‘三月的桃花水,是……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角度,我們可以圍繞這個角度深入探究。”還有學生提出:“我提議從對比分析的角度,找一下其他介紹春天風景的句子,看看有什么不同?!睂W生個性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因此,在引導學生展開自主鑒賞合作活動時,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展開互動交流,讓學生帶著不同的任務去收集資源。在這個基礎上展開合作賞析,既能讓學生展現(xiàn)出自己的個性,又能體現(xiàn)出團隊合作的優(yōu)勢。
二、矛盾時,辯證分析
在真正高效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通過獨立的思考獲得自己的想法,展開合作交流,進而完成學習任務。由于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因此他們在自主思考時常常會產(chǎn)生不同的觀點,教師此時應把握好契機,引導學生在基于個性的基礎上展開小組合作活動,圍繞矛盾進行討論,說說自己的觀點是什么,提出辯證分析,最后總結出正確答案。
比如,在教學《草船借箭》一文時,筆者鼓勵學生圍繞“諸葛亮”這個人物進行分析,看看這個人物到底“神奇”在哪里。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產(chǎn)生了分歧,有的學生認為:“周瑜算計諸葛亮,讓他立下軍令狀,諸葛亮竟然沒有看出是周瑜的計謀,所以說諸葛亮其實一點都不神奇,如果他草船借箭不成功,豈不是讓周瑜得逞了?”有學生提出:“這正好說明諸葛亮的能力很強,他相信自己能成功借箭,所以才會立下軍令狀?!痹谛〗M討論中,學生交流了彼此的想法,解決了思維的矛盾點,同時深入分析和理解了諸葛亮這個人物。因此,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學生思維的矛盾點,將其作為合作探索的契機,引導學生交流分析。
三、淺顯時,深度探究
在教學中,教師要從樹立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入手,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進行合作探究,看看他人的想法對自己有什么啟迪,能否促進自己更深入地思考。
比如,在教學《梅花魂》一文時,部分學生不理解為何外祖父會如此看重梅花,更不能理解梅花所寓意的精神。有學生提出:“我想起一首叫作《墨梅》的古詩,覺得我們可以尋找一些和梅花有關的作品,看看梅花到底象征什么?!边@個建議很快得到了其他同學的贊同,大家開始自主搜索,并合作鑒賞。通過閱讀《墨梅》等作品,學生總結發(fā)現(xiàn)“梅花象征著高潔,代表著一種骨氣”。此時有學生提出:“梅花的象征意義對于這一家人來說又有什么特殊的含義呢?”這啟發(fā)了大家,學生開始展開討論,有學生找到了關鍵性的詞句:“他們都是居住在異國的華僑,所以對于他們來說,梅花更是國家的象征,所以他們格外愛梅花?!痹诤献魈骄恐?,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
在教學中,教師要做有心人,把握好合作的時機,充分利用有價值的生成資源,既能讓學生在合作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又能提升他們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民主路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