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記葉
松原吉林油田醫(yī)院,吉林 松原 138000
肺癌是臨床上較為多見的惡性疾病之一,不但影響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而且還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惡性胸腔積液是其末期比較多見的一種并發(fā)癥,可致使循環(huán)、呼吸出現(xiàn)衰竭,繼而影響預后恢復。臨床多以化療及胸腔閉式引流進行治療,但是效果卻不如人意。近些年,中藥湯劑逐步被廣泛使用在晚期肺癌合并惡性胸腔積液的治療上,且效果比較明顯[1-2]。為探究葶藶大棗瀉肺湯、苓桂術甘湯加減對晚期肺癌合并惡性胸腔積液治療的有效性,我院特選取該類疾病患者進行分組實驗,具體研究如下。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就診的晚期肺癌合并惡性胸腔積液80例作為樣本,按照隨機分配法把8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每組患者各40例,對照組患者40例,女患者30例,男患者10例,年齡在42~68歲之間,平均年齡在(53.56±7.12)歲。實驗組患者40例,女患者28例,男患者12例,年齡在41~67歲之間,平均年齡在(53.57±7.14)歲。這些患者均符合臨床對晚期肺癌合并惡性胸腔積液的診斷要求;這些患者對此次研究均知曉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患有其余部位腫瘤的患者;排除對化療有禁忌癥的患者;排除難以耐受中藥湯劑的患者;排除患有較重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排除患有較重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排除對治療依從性不高的患者;排除患有免疫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兩組患者差異(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西醫(yī)方式治療,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觀察,采用止吐、利尿等基礎治療手段,予以閉式胸腔引流將積液排出,在患者的胸腔內(nèi)關注順鉑,用量為50mg/m2,以及生理鹽水50ml,加用地塞米松注射治療,用量為5mg,每7天順鉑使用1次,一個療程為14天。實驗組采用葶藶大棗瀉肺湯、苓桂術甘湯聯(lián)合加減治療,具體方劑為:生黃芪20g,茯苓15g,白花蛇草30g,炒白術15g,法半夏10g,葶藶子15g,澤瀉10g,桂枝10g,炙甘草6g,大棗10個。針對氣陰兩虛的患者,可加用丹參10g,陳皮10g;針對氣虛痰濕的患者,可加用澤瀉、豬苓各10g;針對氣血瘀滯的患者,可加用紅花10g,桃仁10g;以上藥物用水450ml煎,之后分兩次服用(早晚),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2個月。
1.3指標觀察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干預后,患者的胸水完全消失,且消失時間超過1個月者為完全緩解;患者的胸水消失量在一半以上,且消失時間多于1個月者為部分緩解;患者的胸水消失量在0-49%,且沒有出現(xiàn)新的病變者為穩(wěn)定;患者的胸水沒有減少,反而有增多者為無效。總有效率為1與無效率之差。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25.0進行本次兩組患者相關治療數(shù)據(jù)分析,臨床有效率以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檢驗; P<0.05,說明數(shù)據(jù)具統(tǒng)計學差異。
實驗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和對照組相比較高,兩組數(shù)據(jù)對比結(jié)果顯示(P﹤0.05),數(shù)據(jù)存有統(tǒng)計學差異,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n,%)
肺癌也主要是由空氣污染、致癌因子、吸煙等因素所致。近些年,隨著環(huán)境污染的逐步增重,以及老齡化人口的逐步增多,其發(fā)病數(shù)量呈不斷上升趨向,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3-4]。中醫(yī)認為,晚期肺癌合并惡性胸腔積液應屬于懸飲范疇,致病機理是由于復感外邪,導致津液運行反常所致,可通過調(diào)節(jié)腎、肺、脾來治療,能明顯提升臨床療效。葶藶大棗瀉肺湯、苓桂術甘湯加減是兩種方劑加減而成,葶藶子作為君藥,不僅能夠消腫利水,而且還能瀉肺氣;黃芪、茯苓、白術為臣藥,擁有固表益氣、利濕健脾、消腫利水的效用;半夏、澤瀉、桂枝、白花蛇草、大棗為佐藥,擁有溫陽化飲、補氣養(yǎng)血、解毒清熱、健脾消痰的效用;諸藥聯(lián)合使用,擁有利濕健脾、清熱解毒之效,繼而提升臨床療效[5-6]。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實驗組臨床有效率要遠遠高于對照組,由此看出,葶藶大棗瀉肺湯、苓桂術甘湯聯(lián)合使用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傊谕砥诜伟┖喜盒孕厍环e液的治療上,采用葶藶大棗瀉肺湯、苓桂術甘湯聯(lián)合治療,能顯著提升臨床效果,完全值得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