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 毅
(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yī)院中醫(yī)內(nèi)科/全國名老中醫(yī)藥專家駱常義傳承工作室,重慶 404000)
消化性潰瘍是因胃腸道黏膜被自身分泌的胃酸、胃蛋白酶消化而引發(fā)的潰瘍性病變,以十二指腸及胃潰瘍較為常見。消化性潰瘍發(fā)病率高、病情反復、病因復雜[1]。西醫(yī)治療以抑制胃酸分泌為主,多用質(zhì)子泵抑制劑等藥物治療,但單純藥物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病因[2]。香砂六君子湯出自《古今名醫(yī)方論》,具有疏補化痰之效,治療脾胃不和療效確切[3-4]。本研究用香砂六君子湯治療消化性潰瘍脾胃虛弱型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180例,均為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90例。對照組男48例,女42例;年齡26~63歲,平均(44.52±3.64)歲;病程6個月~7年,平均(3.26±0.84)年;胃潰瘍53例,十二指腸潰瘍37例。觀察組男47例,女43例;年齡25~67歲,平均(45.01±3.12)歲;病程6個月~7年,平均(3.34±0.82)年;胃潰瘍56例,十二指腸潰瘍3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西醫(yī)符合《消化性潰瘍中西醫(yī)結(jié)合診療共識意見》[5]中消化性潰瘍相關診斷標準,出現(xiàn)反酸、噯氣、節(jié)律性上腹痛、上消化道出血等癥狀,經(jīng)胃鏡檢查可見潰瘍病灶,14C尿素呼氣試驗檢測Hp為陽性。中醫(yī)符合《消化性潰瘍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6]脾胃虛弱型辨證標準,表現(xiàn)為胃痛胃脹、疼痛喜按,空腹痛甚,進食后緩解,納呆,神疲懶言,舌質(zhì)淡紅苔薄白,脈沉細。
納入標準:符合診斷標準,研究前未服用其他影響研究藥物,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有消化道手術史,有肝、腎、心功能異常,妊娠及哺乳期女性,對研究藥物過敏,依從性差。
對照組用四聯(lián)療法治療,口服阿莫西林膠囊(??谌罩刑熘扑幱邢薰旧a(chǎn),國藥準字H46020311,每粒0.25g)4粒,日2次;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哈爾濱松鶴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9247,每粒20mg)1粒,日1次;枸櫞酸鉍鉀膠囊[珠海潤都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3956,每粒0.3g(含鉍110mg)]2粒,日2次;克拉霉素緩釋片(海南普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296,每片0.5g)1片,日2次。連續(xù)服用14天后繼續(xù)服用奧美拉唑腸溶片4周,其他3種藥物均停止服用。
觀察組用香砂六君子湯治療。藥用木香5g,厚樸、黃連各6g,延胡索9g,白及、雞內(nèi)金10g,法半夏、砂仁、陳皮、吳茱萸各12g,茯苓、黨參、白芍、白術各15g,甘草6g??诳嗫诟杉哟ㄩ?0g,黃芩15g,胃脘燒灼加瓦楞子9g,海螵蛸10g,竹茹15g,蒲公英30g,納差便溏加炒扁豆、炒雞內(nèi)金各10g,失眠多夢加炒酸棗仁、合歡皮各15g,煩躁易怒加浮小麥、柴胡各15g,口苦加茵陳、梔子各10g。水煎取汁300mL,于早晚服用。連續(xù)用藥6周。
中醫(yī)證候積分:對胃痛胃脹、疼痛喜按、空腹痛甚、納呆、神疲懶言進行評估,依據(jù)癥狀無、輕度、中度、重度賦予0、1、2、3分,總評分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
表皮生長因子(EGF)測定:采集清晨空腹肘靜脈血3mL,置于離心機內(nèi)行離心處理,離心半徑為15cm,轉(zhuǎn)速為3500r/min,離心10min后留取上層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測定血清中EGF水平,操作嚴格遵循試劑盒要求進行。
癥狀及臨床體征全部消失,胃鏡檢查可見潰瘍消失,潰瘍疤痕愈合或無痕跡愈合,胃黏膜局部未見充血水腫,Hp根除為痊愈。癥狀及臨床體征較治療前明顯好轉(zhuǎn),胃鏡檢查可見胃潰瘍基本消失,或面積明顯縮小,潰瘍繼續(xù)變淺、變小,周圍黏膜皺裝向潰瘍集中,僅存在少量炎癥殘留,Hp根除為顯效。癥狀及臨床體征好轉(zhuǎn),胃鏡檢查潰瘍處于愈合中,潰瘍面較治療前縮小范圍大于等于50%,其周圍充血、水腫消失,潰瘍苔變薄、消退,伴有新生毛細血管,Hp減少為有效。癥狀和臨床體征及Hp均無好轉(zhuǎn),胃潰瘍面積縮小范圍小于50%為無效。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對照組 90 12.06±2.94 5.84±1.09 18.819 0.000觀察組 90 12.13±2.88 3.21±0.95 27.904 0.000 t 0.161 17.256 P 0.872 0.000
兩組治療前后EGF水平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EGF水平比較 (g/L,±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EGF水平比較 (g/L,±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對照組 90 0.52±0.03 0.61±0.18 4.679 0.000觀察組 90 0.53±0.04 0.79±0.24 10.138 0.000 t 1.897 5.692 P 0.059 0.000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例(%)
消化性潰瘍屬中醫(yī)“嘈雜”“胃脘痛”“痞滿”等范疇。為飲食不節(jié)、脾胃虛弱、情志不暢等所致。胃為納谷之腑,性主通降而惡壅滯,其中通降是保證胃腑納食功能的保證。當胃失和降、氣機阻滯,不通則痛。遷延不愈,中焦脾胃虛弱,運化失職,無法榮養(yǎng)臟腑,不榮則痛[7]。因此,氣機阻滯、脾胃虛弱是消化性潰瘍病機,治療宜補氣健脾為基本原則。
香砂六君子湯方中木香健脾行氣、止痛消食,白及消腫生肌,黃連瀉火解毒、清熱燥濕,厚樸、法半夏利水燥濕,雞內(nèi)金健脾胃,延胡索行氣止痛,砂仁行氣調(diào)中、和胃醒脾,陳皮和中健脾,茯苓滲水利濕,黨參補中益氣,白芍養(yǎng)血柔肝,白術燥濕利水、補氣健脾,吳茱萸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甘草調(diào)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補中益氣、健脾和胃之功[8]。藥理研究表明,木香可抑制胃腸道中致病菌的生長及繁殖;陳皮中的有效成分具有促消化、抗炎等作用;白術抗菌及抗應激性潰瘍效果顯著[9]。
用香砂六君子湯治療消化性潰瘍脾胃虛弱型療效較好,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