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自強 魏良煜 張 勇
高血壓病現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統計發(fā)現,高血壓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HHcy)及葉酸缺乏癥(folate deficiency)的現象廣泛存在,在我國高血壓患者總數中占據較大比例[1]。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把HHcy定義為血漿中Hcy水平>15 μmol/L[2],有研究證明HHcy是腦卒中發(fā)病的獨立預測因子之一[3]。Li等[4]研究顯示:高血壓合并HHcy患者比單純高血壓患者腦卒中發(fā)生風險升高12.7倍,腦卒中死亡風險升高11.7倍??紤]到高血壓合并HHcy的危害以及我國高血壓患者伴有HHcy的普遍性,我國學者提出了H型高血壓的新概念,把血漿Hcy水平≥10 μmol/L的高血壓患者統稱為H型高血壓患者[5]。據統計,在我國成年高血壓患者中,大約有四分之三的患者為H型高血壓,其中男性H型高血壓患者占男性高血壓總人數的91%,女性占60%[5-6]。因此,加強我國H型高血壓患者的預防和治療迫在眉睫。
H型高血壓患者預防和治療的關鍵在于降低血漿Hcy水平,臨床一般采取口服葉酸的方法,在人體葉酸代謝過程中有一個關鍵調節(jié)酶——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MTHFR)。根據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基因檢測(MTHFR 677CT)可將H型高血患者分為CC組(野生型)、CT組(雜合型)、TT組(突變型),統計結果顯示,我國人群MTHFR 677CT TT基因型比率相較于歐美等國家明顯偏高[7]。為驗證葉酸補充治療對H型高血壓患者的有效性、分析葉酸補充治療對不同基因型H型高血壓患者的療效差異及為H型高血壓患者的預防和治療提供幫助,本研究對121例符合納入標準的入選患者進行基本信息(包括年齡、身高、體質量等)、高血壓病史(包括既往最高血壓、降壓方案等)采集,并測定患者入院血壓、血漿Hcy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標。對入選患者進行MTHFR 677C/T基因型檢測,并根據結果分為CC組、CT組及TT組三組,三組患者均在原有降壓方案的基礎上加用葉酸片(0.8 mg/d)。6個月后隨訪患者血壓及血漿Hcy水平,比較患者補充葉酸治療前后血壓及血漿Hcy變化情況,統計分析。
1.1 納入、排除及脫落標準 ①納入標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本醫(yī)院干部心內科就診確診為H型高血壓;年齡18~90周歲,性別不限;規(guī)律口服降壓藥物治療且近3個月內治療方案無變動;血壓控制穩(wěn)定;自愿同意參加本項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②排除標準:不符合納入標準的其他高血壓患者;近6個月內發(fā)生心腦血管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心梗、卒中);近6個月內服用葉酸及其他含葉酸藥物。③脫落標準:本實驗需隨訪6個月,時間跨度較長,樣本隨訪期間發(fā)生死亡、失聯或被迫中止治療方案等意外則剔除此樣本。
1.2 研究方法
1.2.1 血壓測定 采用經過校正的水銀血壓計,囑患者靜息狀態(tài)下取坐位,將袖帶置于患者優(yōu)勢臂正確位置,測量患者血壓讀取數值,間隔5分鐘后再次測量血壓,取2次平均值作為患者血壓并記錄。若2次測量的收縮壓或舒張壓差值大于5 mmHg則于5分鐘后再加測一次,選取血壓值相近的2次結果計算平均值作為患者的血壓值并記錄。
1.2.2 血漿Hcy測定 清晨于患者空腹狀態(tài)下通過一次性采血針及黃色生化管采集患者5 mL靜脈血,實驗室離心機以3000 r/min的速度離心10 min后,取上清液于BS-1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中測定血漿Hcy值并記錄。
1.2.3 MTHFR 677C/T基因型檢測 ①DNA抽提:采集研究對象靜脈血2 mL,EDTA-K2抗凝。按照血液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說明書提取200 μL靜脈血中的基因組DNA。②PCR擴增:采用無菌PCR薄壁管,加入熒光基團預混液19 μL,DNA模板1 μL,蓋緊混勻后離心。將PCR管放入PCR儀中,設定擴增程序為50 ℃ 2 min、95 ℃ 5 min、94 ℃ 30 s、60 ℃ 30 s、65 ℃ 1 min(26Cycles)、65 ℃ 10 min;4 ℃冷卻。③基因型檢測:待上述步驟完成后將樣品放在熒光定量 PCR儀進行結果判讀,并根據檢測結果將患者分為CC組(野生型)、CT組(雜合型)、TT組(突變型)。
1.3 統計學分析 對收集的所有信息進行記錄、分類、匯總。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均使用均數±標準差(±s)描述,不同組數據之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同組數據之間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MTHFR 677C/T基因型檢測結果 121例患者均完成MTHFR 677C/T基因型檢測,其中CC型31例(25.6%),CT型30例(24.8%),TT型60例(49.6%)。H型高血壓患者MTHFR 677C/T TT基因型比例較高。
2.2 三組患者葉酸治療前后血漿Hcy水平比較 三組患者葉酸補充治療前血漿Hcy水平、治療后血漿Hcy水平及治療前后血漿Hcy水平差值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0,P=0.000,P=0.000);治 療 前 血 漿Hcy水 平TT組 高 于CC組(P=0.000)及CT組(P=0.000);治 療 前 后Hcy水平差值TT組高于CC組(P=0.000)及CT組(P=0.001)。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葉酸治療前后血漿Hcy水平比較(±s,μmol/L)
表1 三組患者葉酸治療前后血漿Hcy水平比較(±s,μmol/L)
?
2.3 三組患者葉酸補充治療前后血漿Hcy水平比較 三組患者加用葉酸補充治療后各組血漿Hcy水平均較同組治療前明顯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00)。見表2。
表2 各組患者葉酸補充治療前后血漿Hcy水平比較(±s,μmol/L)
表2 各組患者葉酸補充治療前后血漿Hcy水平比較(±s,μmol/L)
?
2.4 三組患者葉酸治療前后血壓水平比較 三組患者歷史最高收縮壓、歷史最高舒張壓、治療后收縮壓及治療后舒張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后收縮壓差值及治療前后舒張壓差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6,P=0.000);治療前后收縮壓差值TT組高于CC組(P=0.005)及CT組(P=0.044);治療前后舒張壓差值TT組高于CC組(P=0.000)及CT組(P=0.003)。見表3。
表3 三組患者葉酸治療前后血壓水平比較(±s,mmHg)
表3 三組患者葉酸治療前后血壓水平比較(±s,mmHg)
?
高血壓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HHcy)均是造成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獨立危險因素[8],但現有研究結果顯示H型高血壓患者相較于單純高血壓患者或單純HHcy患者發(fā)生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心腦血管事件概率顯著增加,這提示高血壓與HHcy之間可能存在某種協同作用[4]。因此對于H型高血壓患者而言,如何降低血漿Hcy水平成了研究的熱點,目前主流觀點是補充葉酸在控制H型高血壓患者血漿Hcy及血壓水平中具有較好的效果[9-10],這本研究結果一致。其次,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在隨機篩選的121例H型高血壓患者中TT型患者明顯高于CT型患者及CC型患者,這與既往我國H型高血壓患者基因型分布研究結果一致。而MTHFR作為葉酸代謝過程中的關鍵調劑酶,其不同基因型對于血漿Hcy水平影響也不盡相同。既往研究結果顯示,TT基因型患者血漿Hcy水平較CT型及CC型患者更高,其可能的機制是TT型(突變型)患者突變后酶的活性明顯低于CC型(野生型)和CT型(雜合型)患者,從而導致葉酸代謝過程受阻,使得Hcy無法復甲基化生成甲硫氨酸而引起HHcy[8,11]。本研究結果顯示相較于CC型及CT型患者,TT基因型患者的血漿Hcy水平更高,這也與上述觀點及目前國內外主流結果一致[12]。
目前,根據現有的大量研究結果認為葉酸缺乏是導致HHcy的發(fā)生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予以葉酸補充治療,提高體內葉酸含量是治療HHcy、降低血漿Hcy水平的重要手段。但也有人認為補充葉酸治療對于不同基因型H型高血壓患者降低Hcy水平的有效性方面存在差異。本研究顯示顯示TT組患者葉酸補充治療前后血漿Hcy水平差值高于其余兩組,這可能說明TT型患者對于葉酸補充治療的效果更為明顯,因此TT型患者更應該合理地使用葉酸補充治療控制血壓改善預后。本研究結果還顯示,CC組患者酸補充治療前后收縮壓差值、治療前后舒張壓差值高于CT組患者,這可能提示對于CC型患者,單純降壓治療可能效果并不理想,而葉酸補充治療后CC型患者收縮壓水平可得到明顯的控制。
綜上所述,本研究對既往的相關研究結果做了驗證,證實了葉酸補充治療對于H型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及血漿Hcy水平的有效性,同時還分析了不同基因型的H型高血壓患者基礎血漿Hcy水平的差異以及對葉酸補充治療的敏感性和有效性,為我國H型高血壓患者的治療和預防特別是個體化精細管理層面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意見。但是本研究樣本量偏少、地域性較局限,未來還需要更多數量、更大空間的樣本去進行進一步的驗證及深入研究,為我國H型高血壓患者管控提供更多的循證依據及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