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俊
(扎蘭屯市中蒙醫(yī)院腎病科,內蒙古 扎蘭屯)
糖尿病具有較高的臨床發(fā)病率,該疾病的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長期存在的高血糖狀態(tài)。如果日常中不注意血糖水平的控制,高血糖毒性作用會對機體的很多組織、器官造成不良影響,進而引發(fā)相關并發(fā)癥[1]。其中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中比較常見的并發(fā)癥類型。這種并發(fā)癥不但會讓患者的機體健康狀況進一步降低,很多病情嚴重的患者還需要長期接受血液透析等治療,承受著沉重的身心負擔和經濟負擔,還可能造成患者死亡[2]。因此,應當對此類疾病的治療引起高度重視,從控制血糖、改善腎功能等多方面著手,對患者進行疾病的治療。常規(guī)療法下,很多患者使用西醫(yī)治療藥物,由于藥物的使用具有長期性,因此容易出現(xiàn)不良反應。為此,我們從中醫(yī)治療方面著手加強了研究,對糖尿病患者開展了中醫(yī)辨證治療。本文對相應的治療效果進行了分析探討。
將2020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作為本次研究的時間范圍,將在本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腎病患者66 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得到了臨床確診。其中包括男性患者人數為30 例,女性患者人數共計36 例,入組時年齡最大的患者為68 歲,年齡最小的患者為40 歲,中位值為(57.39±3.57)歲。將入選患者平均分為兩個組,分別為對照組33 例和研究組33 例。對比兩組患者入院時的各項一般資料情況,均顯示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符合進行對照研究的標準。同時患者對于治療藥物均沒有使用禁忌證,且能夠積極配合開展治療工作。
對照組患者接受的為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措施,詳情如下:(1)結合患者病情,給予患者胰島素治療,并給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藥物??诜盟帪槎纂p胍緩釋片,用藥量為每次500mg,每天最大用藥量<2000mg?;颊叩木唧w用藥量需要結合其實際病情進行合理調整。(2)指導患者日常合理運動的方法,讓患者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另外,讓患者注意控制飲食,掌握合理的飲食原則,如低糖、低鹽、低脂等,提升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3]。
研究組患者接受中醫(yī)辨證治療。糖尿病腎病的中醫(yī)辨證可以分成氣陰兩虛、氣虛燥熱、陰陽兩虛幾種證型。給患者使用的中醫(yī)藥物主要包括丹參、蒼術各30g,黃連、大黃各10g,花粉、玄參各20g。在主方基礎上,根據患者的中醫(yī)證型適當進行藥物的加減。將中藥方劑加水煎制,每天煎藥1 劑,分早晚2 次溫服。對患者接受治療前后的常規(guī)血糖指標進行檢測。
統(tǒng)計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以及腎功能指標情況。療效判定標準:(1)顯效:患者接受治療之后的主要臨床癥狀消失,空腹血糖<6mmol/L,餐后2h 血糖<8mmol/L,相比于治療之前,血糖水平降低幅度>30%。(2)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且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h 血糖<10mmol/L,比治療之前的血糖水平降低10%以上。(3)無效:治療后的臨床癥狀、血糖水平等改善效果均不明顯,甚至出現(xiàn)加重現(xiàn)象。腎功能指標包括尿蛋白定量、尿蛋白排泄率、血肌酐、血尿素氮。
研究數據統(tǒng)計學處理工具使用SPSS18.0 軟件,其中計量資料表現(xiàn)形式為(),檢驗方式為t檢驗,計數資料表現(xiàn)形式為(%),檢驗方式為χ2檢驗,P<0.05 代表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過治療,研究組和對照組分別取得了93.94%、75.76%的治療總有效率,組間差異存在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情況比較[n(%)]
結果表明,在經過不同的治療措施之后,研究組患者的腎功能指標水平均比對照組的同類指標更優(yōu),進行兩兩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腎功能水平對比()
表2 兩組患者腎功能水平對比()
糖尿病為一種比較常見的代謝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發(fā)生率比較高,由于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使得近年來的糖尿病患者人數也在不斷增長,因此這類疾病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4]。這類疾病的治療比較困難,沒有十分有效的根治措施,只能盡量控制血糖,以延緩病程進展。除了依靠藥物降糖之外,還可以通過飲食療法、運動等方法實現(xiàn)降低血糖的目的[5]。但是很多患者對于血糖的控制不夠重視,加之一些患者的糖尿病病情相對嚴重,治療效果不佳,使得很多并發(fā)癥相繼出現(xiàn),進一步影響患者健康。糖尿病腎病為糖尿病的嚴重并發(fā)癥,且臨床發(fā)生率比較高,隨著病情進展,患者的腎功能逐漸遭到破壞,導致患者出現(xiàn)一些臨床癥狀,如水腫、蛋白尿等,發(fā)展到晚期會到尿毒癥的階段[6,7]。
為了讓糖尿病腎病患者的病情進展速度減慢,需要對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常規(guī)西藥雖然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但是長期用藥的情況下,不良反應會增加,使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受到影響[8]。而中醫(yī)辨證治療方法,可以根據患者的不同中醫(yī)證型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既能夠降血糖、改善腎功能,同時也能調節(jié)患者體質,提升抗病能力。本研究對患者使用的藥物包括丹參、蒼術、黃連、大黃、花粉、玄參等。其中丹參祛瘀止痛,安神養(yǎng)血,蒼術燥濕健脾、祛風散寒,黃連、大黃清熱解毒,玄參涼血化瘀[9,10]。另外,黃連素還能夠促進胰島細胞再生,大黃則能夠改善代謝紊亂狀態(tài),并有降糖效果。結果表明,接受中醫(yī)辨證治療的患者的血糖、腎功能獲得了比較顯著的改善。這說明中醫(yī)療法在糖尿病腎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