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麗娟,呂勝江
(1 山東省昌邑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山東 昌邑;2 山東省昌邑市人民醫(yī)院脊柱外科,山東 昌邑)
目前,骨科收治的患者大多采取手術治療的方法,而骨科手術一般都均有較長的時間,且傷口呈現(xiàn)出開放性的狀態(tài),再加上患者檢查過程中受到的機械性侵入,增加了傷口感染的概率[1,2]。感染程度較輕的患者會影響到傷口的愈合,感染嚴重的患者會導致肢體關節(jié)功能受到影響,甚至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在對骨科患者治療中常會用到抗生素藥物,導致細菌耐藥性呈現(xiàn)出復雜性[3,4]。若對患者的傷口感染進行病原菌檢測,掌握病原菌的分布情況及種類,從而有利于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減少和避免傷口感染的發(fā)生[5-7]。本研究選取了130 例骨科傷口感染作為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進行病原菌檢測,分析檢驗結果。
將本院近兩年收治的骨科患者130 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其中有男性患者70 例,女性患者60 例,患者的最大年齡為78 歲,最小年齡為21 歲,患者最長住院時間為2個月,最短住院時間為15d。
采取所有患者傷口分泌物作為標本,在操作的過程中嚴格按照無菌技術進行,均在同一部位進行標本分離。病原菌的鑒定使用的是微生物鑒定儀,同時進行藥敏試驗,采用雙紙片擴散法檢驗超廣譜β-內(nèi)酰胺酶的大腸埃希氏菌與肺炎克雷伯菌,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則采用頭孢西丁紙片擴散法進行檢測。
在所有患者中共分離出150 株病原菌,其中革蘭陽性菌95 株,革蘭陰性菌55 株。其中革蘭陽性菌占比最高的為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依次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糞腸球菌、酵母樣真菌及其他。革蘭陰性菌占比最高的為銅綠假單胞菌,依次為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鮑氏不動桿菌、陰溝腸桿菌及其他。具體見表1。
表1 病原菌檢出情況
革蘭陽性菌耐藥性最高的為青霉素,依次為紅霉素、四環(huán)素、慶大霉素、復方新諾明、環(huán)丙沙星及萬古霉素。革蘭陰性菌耐藥性最高的為頭孢唑林,依次為氨芐西林、復方新諾明、哌拉西林、頭孢他啶、左氧氟沙星、亞胺培南。具體見表2。
表2 革蘭陽性菌及陰性菌對抗菌藥物耐藥情況
骨科收治的患者往往采取手術治療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傷口的感染率,傷口感染在骨科作為一種常見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原因大多數(shù)為病菌侵入,具體的因素有換藥、傷口被水沾濕、溫度較高以及衣物對傷口的摩擦等。傷口發(fā)生感染后會表現(xiàn)出滲血滲液、發(fā)熱、傷口紅腫及流膿等,導致傷口延遲愈合,延長了住院時間,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對于傷口感染患者一般都應用抗菌藥物,但不同的病原菌會產(chǎn)生不同的耐藥性,也會對不同的藥物產(chǎn)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因此需要對病原菌進行及時的檢測,同時做好藥敏試驗,以為臨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參考[9]。本研究中共選取了130 例傷口感染患者,所有患者中共分離出150 株病原菌,其中95 株革蘭陽性菌,55 株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耐藥性最高的為青霉素,依次為紅霉素、四環(huán)素、慶大霉素、復方新諾明、環(huán)丙沙星及萬古霉素。革蘭陰性菌耐藥性最高的為頭孢唑林,依次為氨芐西林、復方新諾明、哌拉西林、頭孢他啶、左氧氟沙星、亞胺培南。這就有力地證明了不同的病原菌對于不同的抗生素會產(chǎn)生不同的耐藥性,對青霉素的耐藥性最高,這就提示由于葡萄球菌導致的傷口感染最好不使用青霉素進行治療。對于各類的病原菌青霉素并沒有明顯的作用,而革蘭陰性菌對亞胺培南敏感性較高,但在臨床治療中無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定使用抗菌藥物,避免因抗菌藥物的濫用導致耐藥性的出現(xiàn)[10]。革蘭陰性菌對頭孢唑林、氨芐西林、復方新諾明、哌拉西林敏感性較高。在對骨科傷口感染患者分泌液予以病原菌鑒定過程中,并且根據(jù)藥敏結果采用抗菌藥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多重耐藥菌產(chǎn)生的可能性,從而促進患者的盡快恢復[11]。另外,在骨科患者治療中為了降低傷口感染發(fā)生率,醫(yī)護人員在操作中嚴格按照無菌技術進行操作,做好清潔、消毒工作,及時對病原菌進行檢測并分析耐藥性,從而根據(jù)檢測結果予以針對性的治療,從而更好地控制感染[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