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慧球 羅紅強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結構的炎性病變,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較為常見,可伴隨全身癥狀和局部癥狀,如發(fā)熱、腹瀉、耳流膿、聽力減退等[1]。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以手術治療為主,通過清除中耳病灶重建傳音結構,從而改善患者聽力。加速康復外科(ERAS)是在手術前、中、后應用一系列具有循證依據的干預措施,減少患者手術應激及機體不良反應,加快康復進程,縮短住院時間,已被證實在胃腸外科、骨科等領域效果顯著[2-3]。ERAS理念應用于中耳炎手術患者中,理論上可提高患者舒適度、加快術后康復。醫(yī)護一體化護理是指醫(yī)、護共同協作,制訂療護方案并實施,為患者提供醫(yī)護整體服務,改善預后[4]。本研究探討基于ERAS理念指導下醫(y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在中耳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選擇2020年1—11月于醫(yī)院行手術治療的中耳炎患者74例,納入條件:臨床伴有不同程度的耳痛、耳流膿、聽力下降等癥狀,經耳鏡、咽鼓管、聽力學、CT等檢查確診;語言、認知功能正常;年齡≥18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條件:合并其他耳科疾?。桓哐獕?、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精神心理障礙。按組間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7例。對照組中男18例,女19例;年齡21~65歲,平均46.28±10.45歲;病程6個月~7年,平均3.24±0.68年;手術方式:鼓室成形術25例,乳突根治術聯合鼓室成形術12例。觀察組中男17例,女20例;年齡23~66歲,平均45.79±10.76歲;病程6個月~6年,平均3.50±0.55年;手術方式:鼓室成形術23例,乳突根治術聯合鼓室成形術1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guī)護理,術前,健康知識宣教,按需給予心理干預,禁食、禁水時間≥8 h;術中氣管插管,行全麻;術后臥床、吸氧、心電監(jiān)護6 h,術后6 h可進流食,24 h后霧化吸入,根據患者情況指導下床活動。
1.2.2 觀察組 實施基于ERAS理念指導下醫(yī)護一體化護理。
(1)組建醫(yī)護一體化工作組:包括耳科主治醫(yī)師1名、護士長1名、責任護士3名,負責健康宣教及圍術期護理工作。
(2)醫(yī)護合作流程:小組成員共同探討疑難病例的診療及護理方案,加強醫(yī)師、護士長、責任護士三者溝通,共同應對突發(fā)情況;責任護士對分管患者實施基礎護理、專科護理、病情觀察等。
(3)醫(yī)護查房:每日上午8:00,責任護士查房,提供相應護理措施;每周二下午,醫(yī)護共同查房,責任護士向醫(yī)師匯報患者護理情況,了解患者具體病情,醫(yī)護共同制訂治療、護理方案,并與患者充分溝通。
(4)醫(yī)護一體化宣教:主治醫(yī)師向患者講解中耳炎發(fā)病機制、癥狀、手術方式、治療效果等;責任護士告知ERAS護理方案及中耳炎圍術期護理要點,做好術前準備:術前晚采取預防性鎮(zhèn)痛(口服非甾體類藥),術前8 h禁固體食物,術前2 h應用250~300 ml術能多維飲料。
(5)術中配合:采用非甾體類藥物鎮(zhèn)痛,全身短效麻醉及輔助局部浸潤麻醉;責任護士密切監(jiān)測患者術中體溫,確保體溫≥36 ℃,減少晶體液輸入,適量輸入膠體液。
(6)術后醫(yī)護一體化管理:術后臥床、吸氧、心電監(jiān)護2 h,主治醫(yī)師給予非甾體類藥物預防性鎮(zhèn)痛,責任護士每3 h評估1次疼痛程度,并記錄在護理記錄單上,由2名主治醫(yī)師調整鎮(zhèn)痛方案;術后2 h給予霧化吸入,試飲少量溫水,無惡心、嘔吐反應后可進食流質或軟質飲食;術后6 h可協助患者下床活動,主治醫(yī)師根據患者康復情況提供活動建議。
(7)醫(yī)護出院指導:出院前,主治醫(yī)師與護士長再次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強調出院后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責任護士每周電話隨訪,了解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情況、身體狀況,督促患者進行康復鍛煉。兩組患者于出院后1個月復診。
(1)圍術期舒適度:出院前,向患者發(fā)放視覺模擬評分量表(VAS)[5]、Kolcaba舒適度量表(GCQ)[6]評估患者疼痛程度及舒適度,VAS評分范圍0~10分,評分越高,疼痛越嚴重;GCQ包含生理、心理、精神文化、環(huán)境4個維度28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1~4分4級評分法,評分越高,舒適度越高。
(2)住院時間、住院費用:記錄兩組術后住院時間、住院總費用。
(3)自護能力:于入院時、復診時,采用自我護理能力量表[7]評價,共43個條目,評分范圍1~172分,分值與自護能力呈正相關。
(4)生活質量:于入院時、復診時,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8]評估,包括心理、生理、社會適應性等維度,采用百分制計分,分值越高,則生活質量越好。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GCQ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圍術期VAS評分與舒適度評分比較(分)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比較
入院時,兩組自護能力、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復診時,觀察組自護能力、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自護能力、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病情易反復,是導致聽力障礙的關鍵因素,手術治療是其首選治療方式,且圍術期有效的護理干預對促進患者術后康復具有重要作用[9]。醫(yī)護一體化護理是利用醫(yī)師、護士專業(yè)技能,以合作小組模式開展醫(yī)療服務,為患者提供整體化、科學化的醫(yī)療服務,從而提高護理質量。目前,尚缺乏關于醫(yī)護一體化護理對中耳炎患者預后的研究。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GCQ、自護能力及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基于ERAS理念指導下醫(y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有助于提高中耳炎患者圍術期舒適度,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提升自護能力及生活質量。醫(yī)護一體化查房使醫(yī)師、護士共同參與病例討論,護士能夠深入了解患者病情及護理需求,提高護士專業(yè)知識與技能,從而提升護理質量?;颊咭驌氖中g效果,術前易出現焦慮、緊張情緒,引起應激反應[10]。圍術期醫(yī)護一體化宣教讓患者了解整個病理過程、圍術期處理方式,促使患者主動學習疾病知識,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同時可緩解其不良情緒,有利于手術順利實施。常規(guī)全身麻醉術前禁食、禁飲時間較長,可能導致患者口渴、饑餓、低血糖等不良反應,引起術中不適;而ERAS理念提倡縮短禁食、禁飲時間,術前2 h給予術能多維飲料,術后盡早進食,可改善患者術前術后機體應激狀態(tài),促進胃腸功能恢復,提高圍術期舒適度[11-12]。切口疼痛是中耳炎手術患者術后疼痛主要來源,本研究采取術前預防性鎮(zhèn)痛、術中局部浸潤麻醉、術后非甾體類藥物鎮(zhèn)痛,不同于以往按需鎮(zhèn)痛,可有效減輕患者術后疼痛,使其盡早下床活動,加快康復進程[13]?;贓RAS理念指導下醫(y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強化醫(yī)護合作,充分利用患者主觀能動性,使其積極主動參與治療與護理工作,提高自我護理能力,改善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14]。
綜上所述,基于ERAS理念指導下醫(y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運用于中耳炎患者管理中,可有效提高患者圍術期舒適度,加快術后康復,并提高自護能力及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