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映
神經系統(tǒng)包括中樞神經系統(tǒng)、周圍神經系統(tǒng)、脊髓及多個附屬結構[1]。由于神經外科開放性傷口、復合傷患者較多,患者住院治療時間較長,墜積性肺炎、壓力性損傷的發(fā)生概率隨之增加,而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抗菌藥物的使用,發(fā)生多重耐藥菌(MDROs)感染的概率也明顯增加[2-3]。目前,臨床常見的MDROs以鮑曼不動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為主,其耐藥機制復雜,對廣譜抗菌素的敏感性低,且能在醫(yī)院環(huán)境中長期生存[4]。為減少MDROs在呼吸道、皮膚、開放傷口等部位的定植,提高隔離效果,阻斷其感染途徑[5],本研究探究神經外科患者MDROs感染的危險因素。
選擇本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100例神經外科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中未發(fā)生MDROs感染的75例患者作為對照組,發(fā)生MDROs感染的25例患者作為病例組。納入條件:神經外科患者;年齡>18歲;術前無全身感染情況;病歷資料完整;住院時間>7 d。排除條件:疾病類型為顱內感染;術后7 d內死亡。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收集兩組的性別、年齡、住院時間、ICU時間等資料。患者入院后,均進行影像學、血生化、尿液、藥敏試驗檢查,并采集患者的呼吸道、傷口等分泌物或引流液,利用Phoenix100全自動微生物鑒定藥敏系統(tǒng)進行細菌培養(yǎng)鑒定,其中MDROs的診斷標準為:對3種及3種以上抗菌藥物同時出現(xiàn)耐藥的細菌[6]。
采用 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 Logistic 回歸模型。檢驗水準 α=0.05,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單因素分析顯示,兩組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病例組的住院時間、ICU時間、機械通氣時間、抗菌藥使用時間、抗菌藥使用種類、開放性手術率、中心靜脈置管率、尿道插管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以是否MDROs感染為因變量,表1中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項目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住院時間≥20 d 、ICU時間≥7 d 、機械通氣時間≥7 d 、抗菌藥使用時間≥20 d 、抗菌藥使用數量≥3種、開放性手術、中心靜脈置管、尿道插管均是神經外科患者MDROs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1 神經外科患者MDROs感染單因素分析
表2 神經外科患者MDROs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神經外科的疾病常會導致患者運動、感覺功能障礙而長期臥床,進而增加與各類病原微生物的接觸幾率,住院時間越長的患者,其攜帶或感染的致病菌越多,對于某一種或幾種重復使用的藥物,可逐漸出現(xiàn)細胞壁水孔、膜外非特異性通道功能的改變,使得抗菌藥物不易進入菌體或抑制細菌的合成[7-8]。而且住院時間的延長,還會增加MDROs的交叉感染幾率。ICU的治療和護理操作雖更為嚴格,但也使得ICU MDROs的感染性比普通病房的更強,耐藥基因更易發(fā)生突變而形成泛耐藥菌[9-10]。因此,在醫(yī)院的感染控制中,還需不斷加強醫(yī)務人員手衛(wèi)生清潔、抗菌藥物的合理運用、患者用物及排泄物的處理,加強細菌耐藥監(jiān)測體系的建設,對MDROs感染患者有效隔離。機械通氣時間過長不僅會引起鮑曼不動桿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從外界定植到呼吸道、胃部,也是近年來呼吸機相關肺炎不斷升高發(fā)生的主要原因,這與符佩姝等[11]研究觀點相似。尤其對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礙的患者而言,抗菌藥物使用時間延長和數量的增加、聯(lián)合用藥方案不佳,既會促使新MDROs的產生,也會進一步削弱患者的免疫功能、呼吸功能,導致患者脫機困難[12]。
神經外科開放性手術本就有著巨大的風險,而MDROs又可直接增加圍手術期風險,進而影響患者腦功能、精神癥狀的改善,同時,腦脊液穿刺、積液引流、氣管插管等各項侵入性操作會造成體內無菌環(huán)境與外界有菌環(huán)境的連通,致局部炎性因子、細胞趨化因子活性增強,病原菌大量繁殖[13-14]。這提示,應盡可能的采取無創(chuàng)、微創(chuàng)治療,或使用一次性的消毒用具,加大新型抗菌藥物的研發(fā)。中心靜脈置管有利于腸外營養(yǎng)、長期抗生素注射、反復輸液等多種治療,但因與患者血液有直接接觸,出現(xiàn)MDROs后,會使患者的病情急劇變化[15];而尿路環(huán)境的微生物多樣化,是促進MDROs產生及上行感染的優(yōu)勢條件[16]。因此,對留置導管的患者,還需嚴密觀察局部皮膚反應,每日消毒穿刺點或導管周圍,定期對引流液及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yǎng),并防止導管使用時間過長。此外,有研究認為,除了醫(yī)務人員攜帶的病原菌、目前抗菌藥物的選擇壓力,社區(qū)活動性病原菌、來源不明的細菌真菌感染也是MDROs產生的重要原因,嚴重時可引起院外致病菌與院內MDROs相結合,造成感染范圍擴散[17-18]。
綜上所述,住院時間、ICU時間、機械通氣時間、抗菌藥使用時間過長、抗菌藥使用數量、開放性手術、中心靜脈置管、尿道插管均是神經外科患者MDROs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臨床應從合理減少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侵入性操作,結合藥敏試驗結果制定聯(lián)合用藥方案等方面進行干預,以降低MDROs的產生及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