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璐
【摘要】當今在化學學習方面,學生從所給文字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普遍較低,基于此種情況,本文對相關問題及提升方法進行簡要闡述。
【關鍵字】有效信息 提取能力 提升方法
一、學生欠缺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表現
1.忽略關鍵性文字
例如: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下列實驗,能得出相應實驗結論的是()
對于選項A,學生容易忽略濁液中硝酸銀的存在,而硝酸銀的電離遠遠大于氯化銀,因此硝酸銀電離產生的陰離子可以直接結合硫離子生成硫化銀沉淀,因此無法得出結論;C選項,學生容易忽略硝酸鋇能夠電離出硝酸根,硝酸根在酸性環(huán)境具有氧化性,因此亞硫酸鈉與硝酸鋇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而可溶性鋇鹽中不一定都含有氧化性離子,故結論錯誤;選項D學生往往無視硝酸是濃硝酸,具有揮發(fā)性會進入溶液,硝酸和碳酸均可與硅酸鈉溶液反應生成硅酸沉淀,所以無法比較碳酸與硅酸的酸性。
2.對所給實驗數據無從下手
數據處理是自然科學學習的一種基本能力,也是今后從事自然科學實踐的必備素質。有些題目的信息,隱含在所給數據中,需分析處理數據,從數據中得出信息和規(guī)律。而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在此方面的能力往往較為不足。
3.信息類題目抓不住關鍵
工藝流程類型的題目,學生存在畏難情緒。特別是程度一般的學生,看到復雜多變的流程及操作,往往忽略暗含其中的有效信息,甚至是文字描述中直接給出的已知信息。特別是陌生方程式的書寫,屢屢失分。例如(1)+6價Cr的毒性很強,制取紅礬鈉后的廢水中含有的,可以用綠礬除去。測得反應后的溶液中含Cr3+、Fe2+、Fe3+、H+等陽離子。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際做題過程中,學生拿到題目后急于下筆,往往忽視關鍵信息,比如題目(2)中不注意堿性環(huán)境而答錯。
二、如何提升學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加強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實際教學表明,由于學生的化學語言發(fā)展水平較低,課堂上對化學語言信息的敏感性較差,思維轉換慢,理解問題時常出現困難,錯誤頻出,因此知識接受質量差數量少。加強化學閱讀訓練,可以充盈化學語言系統(tǒng),提高化學語言水平;加強化學閱讀訓練,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化學閱讀方法和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好比讓學生掌握了獨立獲取化學知識的金鑰匙,會更好地、更主動地去閱讀、理解、掌握化學知識。正是由于化學閱讀具有上述重要作用,而且這些作用中有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筆者認為:化學教學必須重視化學閱讀。
2.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
我們處在知識經濟社會、信息化多樣社會,各種信息層出不窮。數據、圖表的分析能力是綜合能力測試目標之一。因此,通過反應機理圖、數據表格、實驗裝置圖、合成路線等來獲取解題的關鍵信息,已經成為高考化學試題的一種重要手段。所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提高這方面的能力顯得愈加重要。試題形式多種多樣,但萬變質不變,解題時需要運用的知識也不會超出課本。所以學習化學要立足課本,夯實基礎。抓住關鍵,歸納方法,關注學法,培養(yǎng)能力,分類推進,全面提高。
3.常見信息知識化
高考題目一般來說比較固定,選擇題第一題化學與生活、原電池和電解池、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阿伏伽德羅常數的計算、元素周期表和物質結構及物質的性質推斷題、無機化學工藝流程推斷題、有機推斷題實驗題等,考化學常識的題每年都有。一些常見題型中經??疾斓闹R點,可以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總結歸納,然后將其知識化,遇到相關內容學生及能想到相關知識,進而做出推斷。
4.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將抽象晦澀的化學知識融入的日常生產生活的真實情境中,從而給予學生更加生動形象的呈現和展示。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利于師生間更好的互動,讓學生樂于學習化學,是實現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之一。
而新教材在內容設計上包含實驗、思考與交流、科學探究、實踐活動、科學視野、科學史話、資料卡片等相關內容,日常教學以此為基石,在加以一定程度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設相應的問題情景,讓學生置身其中,自主探究發(fā)現問題,提出并思考問題,最終通過探索獲得新知?;诖?,當學生在題目中遇到問題,便能較好的進行相關推理,獲取有效信息,進而順利解答。
參考文獻
劉楊,黃偉,李思琴 2010年高考文綜第39題[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8).
郁波 淺談初中化學教學中提取有用信息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學習
余紅珍 立足高考化學新課改注重提取信息的能力[J].聚焦新課程?翿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