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琴
我們總有些時候被自己的情緒左右,作為未成年的中小學生更是不能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緒。本文結合具體案例,試著從負面情緒的認知、傾訴、轉化和底線四個角度探討疏導之法,以期能夠助力學生的情緒管理。
有所識:負面情緒的認知
有所識既包括教師能夠及時識別學生的負面情緒和情感需求,在出現嚴重后果前進行積極干預;也包括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正視和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
片段1:不要怕,這很正常,讓我們與它對話。
平常十分乖巧的小諾近段時間焦躁不安,出語生硬懟人。那日,她的頭發(fā)散了,我便主動提出幫她梳理。“老師,我最近很煩躁,脾氣很壞?!背聊季玫男≈Z似乎積攢了極大的勇氣才說出這句話?!班牛芏嗪⒆釉谶@個年紀都有這樣的現象呢!別怕,這很正常,讓我們與它對話?!焙髞淼弥且驗榭记胺敝氐膶W業(yè)壓力。
當負面情緒來襲,學生會感受到無法控制的激動與煩躁,甚至還會為自己的反常表現而陷入了深深的不安與自責之中,而這在無形中又進一步強化了情緒中的負面效應,最終導致情緒不可控。所以,面對學生的負面情緒,教師不能一味地指責和壓制,要讓學生認識到負面情緒不是洪水猛獸,而是每個人生活的常態(tài)。
有所訴:負面情緒的傾訴
有所訴是指教師引導學生在擁有安全感的前提下將負面情緒傾訴出來。事實證明,負面情緒在內心堆積的時間越長,個體對負面情緒的掌控力就會越弱,負面情緒引發(fā)的破壞力也就更大,而及時的傾訴能夠釋放內心壓抑的情緒,避免負能量爆發(fā)。
片段2:尋找安全傾聽者,有情緒,說出來!
我鼓勵小諾說出自己的學業(yè)壓力,我就在她身邊安靜地傾聽,時不時點頭示意,在她情緒激動時撫摸一下她的背部。待她苦水倒完,我便及時做出回應:“真不容易!其實我們都能看到你的努力!這段緊張的備考生活也啟發(fā)我們要注重學習效率。遇到困難可以和老師、家長或同伴多交流,我們會竭盡全力支持你!”
負面情緒的傾訴往往有賴于安全感的構筑,傾訴者完全可以尋找安全的傾聽者說出情緒。安全的傾聽者給予溫暖接納的傾聽,耐心、專注、認同、共情并時有回應,從傾訴者的實際困擾出發(fā)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議,用關注、尊重、理解和愛心為傾訴者構筑堅固的心理防線。
有所動:負面情緒的轉化
有所動是指通過運動釋放轉化負面情緒,以愉悅的心情正向面對情緒困擾。大量事實證明,運動在負面情緒的調解和治愈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人們通過運動不僅可以發(fā)泄負面情緒,還可以產生愉悅的心情。
片段3:動起來!甩掉不開心!
我與小諾的媽媽就孩子的情緒問題進行了溝通,最后建議家長引導孩子養(yǎng)成每日運動的習慣,根據孩子作業(yè)完成情況安排運動時間,可長可短,但貴在堅持。最后,母女倆選擇了花樣跳繩。剛開始的時候,作業(yè)完成較晚,只能跳幾分鐘。后來孩子為了每天能多些時間跳繩,就有意識地提高作業(yè)效率。而且不斷創(chuàng)新跳繩的花樣,隔一段時間就會解鎖新動作。每天跳完繩后開開心心的,情緒穩(wěn)定良好!
有所畏:負面情緒的底線
有所畏是指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負面情緒的底線,即遵守校紀法規(guī),不對自己和他人造成傷害,繼而在底線思維的防護下積極探索負面情緒的合理宣泄方式。與此同時,我們要做好生命教育,讓學生認知到生命既脆弱又頑強,要珍惜生命,相信自己能夠在挫折中獲得生命成長;也要做好規(guī)則教育,讓學生心中有敬畏,行為有規(guī)范;更要做好家校溝通,形成合力,密切關注學生的情緒狀況,引導學生科學應對情緒。
負面情緒并不可怕,只要我們耐心解讀、及時疏導,孩子的生命定會更精彩。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光谷第二初級中學)
責任編輯? 劉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