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蓉
書法作為一門古老的文化藝術,具有特殊的美學價值。書法作品的筆畫形式語言、字形結構與章法之美都體現(xiàn)了書法作品的美術價值。在對書法作品進行鑒賞時,鑒賞者應當采取科學、合理的鑒賞方式,如結合生活知識經驗、不斷提高自我修養(yǎng)、深入了解書法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等,不斷提升鑒賞高度與水準,挖掘書法作品的藝術魅力與時代價值。本文就書法的美術特征與鑒賞方法進行分析、探討。
一、書法藝術概述
書法作為一門傳統(tǒng)的文化藝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與重視,成為人們追求的新潮流。書法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的人愿意拿起毛筆來感受書法藝術的魅力。書法家通過使轉、中側鋒運筆對字體的結構、風格進行思考,并遵循和諧統(tǒng)一的藝術原則,使得書法作品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為鑒賞者提供了賞心悅目的書法作品,進而對鑒賞者的心靈進行熏陶。書法藝術具有獨特性,主要體現(xiàn)在執(zhí)筆、運筆、筆畫、結構、布局等方面。書法家需依據漢字原有的特點與文字意蘊,對漢字的筆法、結構、章法進行合理調整,從而創(chuàng)作出一篇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
二、書法的美學特征解析
(一)筆畫的形式語言
1.力度感
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書法家應當保證書法的筆畫具有一定的力度感,合理運筆,在抑揚頓挫的運筆過程中將書法的力量表現(xiàn)出來;要求作品不露圭角。在實際書寫過程中,書法家要對圭角進行靈活運用,使得書法作品的字形結構展現(xiàn)蒼勁有力的藝術效果,體現(xiàn)書法作品的藝術價值。
通過對不同字體的藝術作品進行對比分析可知,大部分書法作品都深藏圭角,而一些書法作品卻大膽露出圭角,這使得書法作品更加奔放有力。在書法作品創(chuàng)作過程中,書法家將根據情感表達與個人訴求,對圭角進行藏露結合,這展現(xiàn)了書法家高超的書法創(chuàng)作能力,體現(xiàn)出藝術作品的魅力。
2.節(jié)奏感
節(jié)奏感本是音樂領域的專業(yè)術語,指音樂運動中音的長短和強弱。書法作品中的節(jié)奏感主要是指通過字體的大小、線條粗細、筆鋒順逆、行筆快慢等,展現(xiàn)書法作品的藝術之美。通過對書法作品進行賞析可知,不是所有的書法作品都具有非常強的節(jié)奏感,例如,小楷的節(jié)奏感較弱,主要體現(xiàn)了書法的工整與齊正;行草的節(jié)奏感較強,在體勢多變的筆畫結構中,表達了書法家的思想情感。王羲之的行草書作品《喪亂帖》,整幅作品充滿悲憤、傷心無奈之感。書寫時將感情融入筆端,鑒賞者可以通過線條的變化感受作者的情感起伏,達到心靈上的共鳴,感受書法藝術的魅力所在。
(二)字形結構與章法
1.結構之美
書法作品具有特殊的結構之美。書法作品的結構之美,即作品中單字的筆畫組合與空間分割而形成的美。例如,王羲之與顏真卿都曾寫過“蘭”字,但由于創(chuàng)作背景與融入情感的不同,使得文字的結構具有一定的差異,呈現(xiàn)了不同的空間結構美。書法家在進行創(chuàng)作過程中,運用自己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作力,使得字體結構形成獨特的風格與流派,這體現(xiàn)了書法家的藝術修養(yǎng)。
2.章法之美
書法作品的章法之美,即書法作品的整體布局。經典的書法作品具有高超的布局,在字體間距、字體大小、字體形體等方面突出書法作品的章法之美,有效地提升書法作品的藝術表現(xiàn)力,反映了書法家的思想情感與藝術修養(yǎng)。對于書法作品中章法之美的領悟,需從開頭到結尾、從筆法到字形進行鑒賞,這間接體現(xiàn)了書法家對文化內涵的理解。
三、書法的鑒賞方法
(一)提升書法藝術修養(yǎng)
通過對比分析不同時代書法家的作品可知,書法作品各具特點,且依附于語言文體的發(fā)展而不斷創(chuàng)新。為此,在對書法作品進行鑒賞時,鑒賞者應當對書法歷史有深入的了解,夯實書法基礎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
為保證書法鑒賞的質量與深度,鑒賞者應當了解不同書法流派的風格,掌握不同書法流派的書法創(chuàng)作特點,為鑒賞作品提供扎實的理論支撐。與此同時,鑒賞者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練、多看,拓寬書法鑒賞視野,豐富自身的書法底蘊。
不同的鑒賞者在對同一幅書法作品進行鑒賞時,會得出不同的看法。為深入了解書法作品的藝術內涵,鑒賞者需要具備豐富的書法知識,這便于從多個角度對書法作品進行解析、評論,領悟書法作品的文化內涵。
(二)發(fā)散思維,體會書法作品的意境
書法藝術作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鑒賞者進行書法鑒賞時,應當發(fā)散思維,對書法作品進行具象化轉變,建構書法作品的意境,挖掘書法作品的美學特征,提煉書法作品的美學價值。例如,對書法家顏真卿的楷書作品進行鑒賞時,鑒賞者可聯(lián)想作品中出現(xiàn)的具體形象,嘗試體會書法作品的意境,感知楷書作品陽剛、強健、莊嚴的美學特征,深入顏真卿楷書作品的精神世界。
(三)基于生活知識經驗
書法作品是書法家進行抒情、達志的一種載體。鑒賞者對書法作品的鑒賞,則是對書法作品的二次創(chuàng)作,在客體理解、主觀想象、感性認知、理性認知的統(tǒng)一下,完成對書法藝術作品的鑒賞。對于新時期的書法鑒賞來說,鑒賞者應基于生活閱歷與知識儲備,實現(xiàn)對書法作品的藝術再創(chuàng)造,挖掘書法作品的藝術價值。
鑒賞者對書法作品進行鑒賞時,可依靠自身的知識經驗,對書法作品的字體、字形、風格、流派等進行多視角解讀,體會書法作品的抑揚頓挫,感受書法家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思想情感,從而對書法作品的“筆斷意連”“屋漏痕”等藝術形象進行領悟。為提升鑒賞高度,鑒賞者應當全身心投入到書法鑒賞過程中,感受書法作品的藝術魅力。
(四)深入了解書法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
書法作品蘊含著歷史文化內涵。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書法家從社會現(xiàn)狀入手,保證了書法藝術作品的人文性與真實性。鑒賞者在對書法作品進行鑒賞時,應當對書法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一定了解,把握書法作品的歷史基調與文化底色,在此基礎上,對作品進行深度解讀,進而挖掘出不同時代書法作品的藝術之美與文化價值。
書法家創(chuàng)作過程中,個人的情感、修養(yǎng)、價值觀等都對書法作品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為深度鑒賞書法作品,鑒賞者必須預先開展全面的調查,對書法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深入了解,進而準確把握書法作品的美感與藝術內涵。
四、結語
書法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形式與深厚的文化底蘊,以獨特的筆畫、形體結構、風格流派營造藝術情境,給予鑒賞者心靈與精神的滋養(yǎng)。通過練習書法、鑒賞書法,人們可提煉出書法中的文化底色,熏陶鑒賞者的心靈。
本文對書法作品的美學特征與鑒賞方法進行了分析探討,從多個視角切入,闡述了書法的美學特征與鑒賞方法。書法作為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在繼承、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中,應當不斷挖掘其美學價值,發(fā)揮其藝術影響力,促進現(xiàn)代書法藝術的發(fā)展。
(平涼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