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華, 許 揚
(1.東南大學(xué) 數(shù)學(xué)學(xué)院,南京210000; 2.復(fù)旦大學(xué) 計算機科學(xué)技術(shù)學(xué)院,上海200433)
設(shè)A是復(fù)數(shù)域上的Hermite矩陣,DENTON P B.,等在文獻(xiàn)[3]中證明了A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之間滿足下面的特征-特征向量等式
其中λ1(A),…,λn(A)是A的特征值全體,?l∈{1,…,n},νl是A關(guān)于λl(A)的特征向量,Ml是A去掉第l行和第l列得到的n-1階矩陣,λ1(Ml),…,λn-1(Ml),是Ml的特征值全體.此外,(ν1,ν2,…,νn)按列分塊做成的n階方陣是酉矩陣,?(i,j)∈{1,…,n}2,νi,j表示νi的第j個分量.因此,特征值-特征向量等式反映了A的特征值,Ml(l∈{1,…,n})的特征值,A的特征向量的各分量這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同時,作者們指出了類似的等式對域上的可對角化矩陣也成立,更一般地,上述等式可以推廣到交換環(huán)上的可對角化矩陣上.
本文首先證明了交換環(huán)上的可上三角化矩陣上的特征值-特征向量等式,所得結(jié)果包含了可對角化矩陣的情形,推廣了文獻(xiàn)[3]的結(jié)果.由于域上的任意方陣都可以在基域的代數(shù)閉包中上三角化[4],因此本文的結(jié)論對域上的任意方陣都成立.在本文的第4節(jié)中,給出了特征值-特征向量等式的一個應(yīng)用,利用交換環(huán)上的可上三角化矩陣上的特征值-特征向量等式,證明了對域上的矩陣A的特征值λ,若?l∈{1,…,n},λ是Ml的特征值,則λ作為A的特征值其重數(shù)大于等于2,進(jìn)一步的,當(dāng)A可對角化時,前述命題的逆命題也是成立的.
在本節(jié)中,給出文中需要的記號、定義和引理.
給定交換環(huán)R,n∈+,用In表示R上的n階單位矩陣.對R上的n階方陣A,?(i,j)∈{1,…,n}2,用A(i,j)表示A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并記A*是A的伴隨矩陣.
下面列出伴隨矩陣的若干性質(zhì),在[4]中,相應(yīng)的結(jié)論是對數(shù)域上的方陣來敘述的,但相同的證明方法和結(jié)論對交換環(huán)也適用.
命題1設(shè)R是交換環(huán),n∈+,A和B是R上的n階方陣,則
(i)A·A*=A*·A=det(A)I(n);
(iii) 若A是上三角矩陣,則A*也是上三角矩陣,并且?t∈{1,…,n}有
(iv) 若A是對角矩陣,則A*也是對角矩陣;
(v) 若A是R上的n階可逆矩陣,則det(A) 是R中的乘法可逆元,且
利用命題1,可得下面的推論1,它是下文中主要借助的伴隨矩陣的性質(zhì).
推論1設(shè)R是交換環(huán),n∈+,U是R上的n階矩陣,P是R上的n階可逆矩陣,則有
證由命題 1,得到
設(shè)R是交換環(huán),n∈,給定P是R上的n階可逆矩陣,D是R上的n階上三角矩陣,(c(1),…,c(n))∈Rn,其中
c(i)=D(i,i), ?i∈{1,…,n}.
(1)
記A=P·D·P-1,?i∈{1,…,n},B(i)為A去掉第i行及第i列所得的n-1階方陣.
定理1是本文的一個主要結(jié)果,它是文獻(xiàn)[2]中特征值-特征向量等式的推廣,也可以看作特征值-特征向量等式內(nèi)容的補充.
定理1取定l∈{1,…,n},則有
(2)
(3)
證記U=c(l)·I(n)-D,由A=P·D·P-1可得到
c(l)·I(n)-A=P·(c(l)·I(n)-D)·P-1=P·U·P-1.
在上式的兩邊取伴隨矩陣,利用推論1,得到
(4)
下面來考察U*,注意到D是上三角矩陣,因此U是上三角矩陣,并且
U(l,l)=c(l)-D(l,l)=c(l)-c(l)=0.
由命題1的(iii)可得U*是上三角矩陣,并且?i∈{1,…,n}-{l},有
(5)
(6)
另一方面,?k∈{1,…,n},直接計算可得
(7)
下面證明定理中的兩個結(jié)論.首先,?k∈{1,…,n},由(4)和(7)可得
(8)
由U*是上三角矩陣及(5)知
再利用(6)和(8),并注意到U=c(l)·I(n)-D,由上式移項即得(2)對k成立.其次,由(4),(5)和(6)可得
再由(7),即得
結(jié)合上面二個等式就證明了(3).
推論2若D是對角矩陣,則?(l,k)∈{1,…,n}2,
即
上述推論是域上可對角化矩陣的特征值-特征向量等式在交換環(huán)上的推廣.當(dāng)R是域時,由D是對角陣知(c(1),…,c(n))恰是A的特征值全體,再由A·P=P·D可得對?r∈{1,…,n},P的第r列是A關(guān)于c(r)的一個特征向量.最后,?k∈{1,…,n},設(shè)(μ(k,1),…,μ(k,n-1))是B(k)在R的適當(dāng)擴域中的特征值全體,于是?(l,k)∈{1,…,n}2,由推論2 可得
上式反映了A的特征值,B(k) 的特征值,A特征向量的各分量之間的關(guān)系.進(jìn)一步的,若R是復(fù)數(shù)域,A復(fù)正規(guī)矩陣,并且P是酉矩陣,則上式可寫成
即為文獻(xiàn)[3]中的特征值-特征向量等式.
設(shè)F是域,n∈,n≥2,給定A是F上的n階矩陣,取定λ是A的特征值,記B(i)為A去掉第i行及第i列得到的n-1階方陣,?i∈{1,…,n}.
首先,利用第3節(jié)的結(jié)果來說明,若λ也是B(k)的特征值,則作為A的特征值,λ的重數(shù)一定大于等于2.即下面的推論3 和推論4.
證取定F的一個代數(shù)閉包k,于是存在k上的可逆矩陣P和上三角矩陣D,滿足A=P·D·P-1(文獻(xiàn)[1]).因此矩陣D的對角線元素(d(1),…,d(n))是A的特征值全體,又因為λ是A的特征值,故存在(不妨取定)l∈{1,…,n},使得d(l)=λ.對l用定理1的(3),即得
再由k是域,故存在t∈{1,…,n}-{l},使得d(t)=λ.結(jié)合d(l)=λ,就得到了作為A的特征值,λ的重數(shù)大于等于2.
推論4設(shè)?k∈{1,…,n},λ是B(k)的特征值.則作為A的特征值,λ的重數(shù)大于等于2.
下面的推論5說明,當(dāng)A可對角化時,推論4的逆命題也成立.
推論5設(shè)A在F上可對角化,則下面兩個命題等價:
(i)作為A的特征值,λ的重數(shù)大于等于2;
(ii)?k∈{1,…,n},λ是B(k)的特征值.
證由推論 4,只需證(i) ? (ii).設(shè)有F上的可逆矩陣P和對角矩陣D滿足A=P·D·P-1.由(i),存在(不妨取定) (t,r)∈{1,…,n}2,使得
t≠r,d(r)=λ,d(t)=λ,
(9)
?k∈{1,…,n},對(t,k)用推論2,并注意到d(t)=λ,得到
det(λ·I(n-1)-B(k))=0,
即λ是B(k)的特征值.
本文推廣了DENTON P B等人關(guān)于特征值特征向量的結(jié)果,證明了文獻(xiàn)中的結(jié)果可以推廣到域上的可對角化矩陣中的相關(guān)等式,更一般地,上述等式可以推廣到交換環(huán)上的可對角化矩陣上.豐富了線性代數(shù)的基礎(chǔ)理論.
致謝作者非常感謝《大學(xué)數(shù)學(xué)》的審稿專家,他們的建議使作者受益良多!作者從相關(guān)的參考文獻(xiàn)中也得到了很多啟發(fā),在此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