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覺賢
(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良安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四川 資陽)
胃潰瘍是我國臨床較為多發(fā)的消化內科疾病之一,其具有反復發(fā)作、病程長與治愈難度大等特點[1]。胃潰瘍的臨床表現較為突出,以腹痛為主,并伴有大便潛血、黑便和嘔吐等不良癥狀。胃出血是胃潰瘍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嚴重者可發(fā)生胃穿孔,危及患者健康[2]?,F階段,臨床上對胃潰瘍并發(fā)胃出血的治療多采取藥物治療方式。奧美拉唑是臨床常用的胃潰瘍合并胃出血治療藥物之一,但單一用藥療效尚不理想。因此,給予患者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對于改善胃液的酸性環(huán)境,減少胃黏膜損傷等具有重要意義。根據相關臨床報道指出,將鋁碳酸鎂與奧美拉唑聯合治療應用于胃潰瘍合并胃出血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收效較滿意,有利于減輕患者的消化道癥狀,縮短潰瘍愈合時間,降低血清胃泌素水平,促進其胃黏膜愈合,改善預后[3]。但此類報道相對較少,依然缺乏臨床依據。在此次實驗中,對100例胃潰瘍合并胃出血患者的臨床療效開展對比和討論,其目的在于探討不同給藥方案對于改善消化道癥狀效果的差異性,現將此次研究結果介紹如下。
選擇本院于2018年5月至2020年7月消化內科收治的胃潰瘍合并胃出血患者100例開展此次研究,通過雙育法分組標準將入選對象分為兩組,分別為觀察組(n=50)與對照組(n=50),對照組中患者接受單純奧美拉唑治療方式,觀察組中患者接受鋁碳酸鎂與奧美拉唑聯合治療方式。觀察組患者中女性22例,男性28例,年齡31~58歲,平均(45.62±4.67)歲;病程 3~11年,平均(7.32±1.58)年,潰瘍面積0.5~2.0 cm,平均(1.14±0.15)cm。對照組患者中女性23例,男性 27例,年齡32~59歲,平均(45.65±4.69)歲;病程4~12年,平均(7.35±1.61)年,潰瘍面積 0.5~2.0 cm,平均(1.16±0.18)cm。經告知后全部胃潰瘍合并胃出血患者均自愿參與此次研究,并簽署相關文件,同時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對研究項目知情并予以支持。對兩組病史、臨床表現等基線資料應用統(tǒng)計學比對分析后顯示,差異細微(P>0.05),存在可比性。
納入標準:(1)全部患者均符合胃潰瘍合并胃出血的相關診斷標準,并經由胃鏡檢查與病理檢查證實[4];(2)患者的臨床資料全面;(3)患者均出現有大便潛血、黑便和嘔吐癥狀;(4)胃出血均為首次出血;(5)未伴有嚴重的心、肝、腎功能不全以及功能衰竭。
排除標準:(1)患者的臨床信息資料不全面;(2)合并其他胃部器質性病變者;(3)患者伴有嚴重的心、肝、腎功能不全以及功能衰竭;(4)惡性潰瘍改變患者;(5)對本研究使用藥物禁忌或過敏者;(6)患者存在失聯風險;(7)未簽署同意書者。
待全部患者確診后,對出血較多的患者視情況給予輸血治療或針劑止血,并給予補液、糾正酸堿失衡、止痛等對癥治療,待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對照組(50例,采用單純奧美拉唑治療方式)給予患者20 mg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國藥準字1120067506;杭州民生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進行口服治療,每日2次,連續(xù)口服2個月。觀察組(50例,采用鋁碳酸鎂與奧美拉唑聯合治療方式)在奧美拉唑口服的基礎上,給予患者0.5 g鋁碳酸鎂(國藥準宇H20013410;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生產)進行口服治療,咀嚼后吞服,每日3次,連續(xù)口服2個月。
(1)通過統(tǒng)計患者給藥前后的臨床癥狀積分等對兩組治療效果進行觀察評價。針對患者上腹疼痛、便血、發(fā)熱三種癥狀的檢測數據進行評分,共記12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臨床表現越明顯。(2)通過統(tǒng)計患者給藥前后的胃液pH值和血清胃泌素水平等對兩組治療效果進行觀察評價??崭寡逦该谒財抵低ㄟ^人胃泌素釋放多肽ELISA試劑檢測,同時經胃管抽液檢測殘胃pH變化。(3)通過統(tǒng)計患者的徹底止血時間、潰瘍愈合時間與治療時長等對兩組相關臨床指標進行觀察評價。
臨床癥狀積分、胃液pH值、血清胃泌素水平、相關臨床指標等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輸入到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2.0)中,經由t驗證,若P<0.05則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胃潰瘍合并胃出血患者給藥前的臨床癥狀積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給藥后的臨床癥狀積分更低(P<0.05),詳情如表1所示。
表1 100例胃潰瘍合并胃出血患者給藥前后的臨床癥狀積分比較(±s, 分)
表1 100例胃潰瘍合并胃出血患者給藥前后的臨床癥狀積分比較(±s, 分)
組別 例數 給藥前 給藥后觀察組 50 10.75±2.12 4.75±1.14對照組 50 10.72±2.10 7.43±1.56 t 0.071 9.808 P 0.944 0.001
兩組胃潰瘍合并胃出血患者給藥前的胃液pH值和血清胃泌素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胃潰瘍合并胃出血患者給藥后的胃液pH值更高,血清胃泌素水平更低(P<0.05),詳情如表2所示。
表2 100例患者用藥前后的胃液pH值和血清胃泌素水平對比(±s)
表2 100例患者用藥前后的胃液pH值和血清胃泌素水平對比(±s)
組別 例數 胃液pH值 血清胃泌素水平(ng/L)給藥前 給藥后 給藥前 給藥后觀察組 50 1.64±0.21 5.94±1.38 109.41±9.59 86.46±8.87對照組 50 1.67±0.22 3.37±1.23 107.69±9.53 98.58±9.61 t 0.698 9.831 0.900 6.553 P 0.487 0.001 0.371 0.001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胃潰瘍合并胃出血患者給藥后的徹底止血時間、潰瘍愈合時間與治療時長更短(P<0.05),詳情如表3所示。
表3 100例胃潰瘍合并胃出血患者的相關臨床指標比對(±s, d)
表3 100例胃潰瘍合并胃出血患者的相關臨床指標比對(±s, d)
組別 例數 徹底止血時間 潰瘍愈合時間 治療時長觀察組 50 3.65±0.41 24.26±2.62 6.57±1.65對照組 50 5.57±1.24 28.87±2.83 8.46±1.78 t 10.395 8.452 5.506 P 0.001 0.001 0.001
胃潰瘍的發(fā)病因素較多,其中最重要的致病因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除此之外,胃酸分泌過度、患者飲食不當、環(huán)境因素等均可能導致胃潰瘍發(fā)病[5]。胃潰瘍的臨床表現較為突出,主要包括腹部食欲不振、疼痛、噯氣、泛酸和消化不良等癥狀。胃出血是胃潰瘍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根據相關臨床報道指出,有20%~30%的胃潰瘍患者合并胃出血,嚴重者可發(fā)生胃穿孔,這會威脅到患者的健康狀況與日常生活[6]。
隨著胃潰瘍合并胃出血患者逐年增多,該疾病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為臨床診療帶來一定的壓力[7]?,F階段,臨床上對胃潰瘍并發(fā)胃出血的治療多采取藥物治療方式,奧美拉唑作為一種質子泵抑制劑,是一種脂溶性弱堿性藥物,具有良好的酶抑制功效。奧美拉唑不受進食因素的影響,藥物作用時間較為持久,具有修復黏膜的作用。其在抑制蛋白酶活性的同時,還能夠減少胃酸分泌,對于改善患者的消化道出血癥狀,改善胃液的酸性環(huán)境,促進潰瘍愈合有良好作用。對于胃潰瘍合并胃出血疾病有一定療效,但單一用藥難以取得理想的療效,協(xié)同用藥的臨床療效更佳[8]。
胃潰瘍合并胃出血患者局部病變需進一步加強抑酸效果,需盡快中和胃酸,避免胃酸對食道與胃黏膜的進一步侵蝕。臨床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采用鋁碳酸鎂結合奧美拉唑治療方式,其主要通過在奧美拉唑口服的基礎上,給予患者適量鋁碳酸鎂進行口服治療,鋁碳酸鎂作為一種新型抗酸藥,能直接中和胃酸,結合、吸附胃酸蛋白酶,有利于提升胃黏膜的修復效果,維持pH(3~5)環(huán)境,促進胃黏膜愈合[9]。兩種藥物聯用,具有協(xié)同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泛酸和消化不良等癥狀,減少胃酸分泌,有助于修復潰瘍創(chuàng)面,避免胃黏膜損害,促進潰瘍愈合,提高臨床效果。
在此次研究中,相較于單純奧美拉唑治療,胃潰瘍合并胃出血患者通過鋁碳酸鎂結合奧美拉唑治療后的臨床癥狀積分更低,胃液pH值更高,血清胃泌素水平更低,由于奧美拉唑具有抑制質子泵活性與胃酸過度分泌的作用,配合使用鋁碳酸鎂進行胃酸中和,維持pH環(huán)境,對胃黏膜具有保護作用,可緩解患者的胃部不適,降低血清胃泌素水平。相較于單純奧美拉唑治療,胃潰瘍合并胃出血患者通過鋁碳酸鎂結合奧美拉唑治療后的徹底止血時間、潰瘍愈合時間與治療時長更短,提示鋁碳酸鎂結合奧美拉唑治療的實施效果更佳,有利于減輕患者的消化道癥狀,縮短潰瘍愈合時間,降低血清胃泌素水平,促進其胃黏膜愈合,改善預后。同時為胃潰瘍合并胃出血疾病的治療提供可靠依據。在李華偉等[10]研究中也顯示,將奧美拉唑聯合鋁碳酸鎂治療應用于胃潰瘍合并胃出血患者的臨床治療中,也能夠取得較好效果,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3.3%(42/4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1.1%(32/45),且臨床癥狀評分顯著提高。臨床癥狀改善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縮短,且安全性較高,其結果和本研究類似,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可見鋁碳酸鎂結合奧美拉唑治療的效果受到一定的認可。
研究結果表明,鋁碳酸鎂結合奧美拉唑治療在此次實驗中比單純奧美拉唑治療的作用更佳,對于對于縮短患者的康復進程,促進其胃黏膜愈合等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療效確切,值得將其推廣普及于胃潰瘍合并胃出血疾病的臨床治療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