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旺啟
杏花有“報春花”的美譽,春風一吹,杏花朵朵綻放。自古以來,杏花就受到人們的喜愛。文人墨客也寫了不少杏花聯(lián),比如“雨洗杏花紅欲滴,日烘楊柳綠初浮”,就寫出了春天的美麗風光。?
結酒緣
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清明》詩傳頌至今,使得杏花與酒家結緣。一些酒家巧妙化用了“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句詩,就張貼了這樣的對聯(lián):竹葉杯中溪山萬里;杏花村里風月一簾。聯(lián)語讀來饒有情趣,吸引了源源不斷的酒客,自然生意紅火。
山西名酒“竹葉青”和“汾酒”曾獲得過巴拿馬國際博覽會大獎,有人就撰聯(lián)贊曰:“佳釀首推竹葉,醇醪獨出杏花?!贝寺?lián)極力稱贊了這兩種美酒,從而譽滿神州,堪稱一則好廣告。
贊風景
現(xiàn)代著名畫家徐悲鴻曾自題了一副對聯(lián):“白馬秋風塞上;杏花春雨江南。”此聯(lián)描繪了塞上和江南兩地獨特的自然風光,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讓人產(chǎn)生無限遐想。
湖南省湘潭市的雨湖有一聯(lián):“樹影波光最愛清風明月夜;詩情畫意偏宜春雨杏花天?!贝寺?lián)描繪了雨湖月夜之中的樹影波光,以及春雨之中的滿樹杏花,景色可謂美不勝收。
述心懷
清代著名學者彭元瑞曾為書齋擬聯(lián):何物動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誰催我,三更燈火五更雞。彭元瑞在杏花開放之日參加鄉(xiāng)試,一舉得中,后來步步高升,官至工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士。此聯(lián)借用了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的《勸學詩》,不僅陶冶情操,而且催人奮進。
當代著名學者張伯駒曾為大藏書家傅增湘作挽聯(lián):萬家爆竹夜,坐十二重屏,華堂猶憶同觀平復帖;卅里杏花天,逢兩三點雨,寒食不堪重上倚云亭。此聯(lián)借景抒情,不僅回憶了昔日與老友欣賞晉朝陸機的《平復帖》的情景,而且為杏花春雨時節(jié)無法攜老友重上倚云亭暢談痛飲而遺憾,讀來唏噓不已。
嵌名人
冰心的《春節(jié)憶春聯(lián)》一文,記述了一副民國時的門聯(lián):“學士青蓮,尚書紅杏;中郎綠綺,太史黃庭?!睂β?lián)中暗含了唐、宋、漢、晉四個朝代的四位名人。唐朝的大詩人李白,號青蓮居士,故稱“學士青蓮”;宋朝的尚書宋祁,因“紅杏枝頭春意鬧”名句,被譽為“紅杏尚書”,故稱“尚書紅杏”;漢朝的中書郎蔡邕,精通音律,擅長彈琴,而“綠綺”是指一種古琴,故稱“中郎綠綺”;晉朝的大書法家王羲之,曾寫過《黃庭外景經(jīng)》,故稱“太史黃庭”。此聯(lián)用四位古代名人與四種顏色相連,對仗工整,而且蘊含了我國的詩、詞、琴、書四種傳統(tǒng)文化,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編輯? 高倩/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