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月
(北海市婦幼保健院,廣西 北海,536000)
產后出血是女性在分娩后經常出現的病癥,剖宮產的出血量相比正常分娩更多,表現形式是產婦陰道短期內大出血。造成產后出血的因素比較復雜,常見的因素為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若不及時進行治療,母嬰健康將受到嚴重威脅,臨床對產后出血在治療時以提高子宮收縮為主??s宮素是臨床常用對產后出血進行治療的有效用藥,能夠加速子宮收縮。但臨床對藥物在單用時,很難達到理想的成效。鑒于此,本研究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產婦60例,嘗試為部分患者在使用縮宮素的基礎上加用卡列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觀察療效。
日期:2018年1月-2020年12月;對象:60例產后出血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0例,對照組:年齡20-36(28.3±2.3)歲;觀察組:年齡21-37(29.0±2.3)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均衡(P>0.05),可對比。
對照組:縮宮素治療。常規(guī)對子宮進行按摩,并對子宮肌層注射縮宮素10U,后在500ml的生理鹽水中加入縮宮素10U為患者靜脈滴注。
觀察組:縮宮素聯合卡列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療??s宮素用法同對照組,卡列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是取250ug在子宮肌層注射,用藥15min后出血癥狀依然未緩解,可加用250ug繼續(xù)治療,總用藥劑量需保持在2mg之內。
(1)記錄兩組患者產后2h、產后24h出血量,比較多少。
(2)評估兩組療效,評估標準:作用大:用藥后15min內疾病明顯收縮,宮體逐漸變硬,出血顯著減少;有作用:再次用藥后30min內子宮收縮顯著好轉,且出血量減少;無作用:多次用藥患者子宮收縮依然不夠理想,繼續(xù)出血;治療總有效率是總例數與無作用例數之差與總例數占比。
SPSS20.0系統(tǒng)計算數據,計量資料(±s)-t、計數資料[n(%)]-。P<0.05為差異大。
兩組比較,觀察組產后2h與產后24h出血量均較低,止血時間較短(P<0.05)。見表1。
表1 產后出血量(±s)
從療效來看,觀察組較高(P<0.05)。見表2。
表2 療效比較[n(%)]
導致產后出血的因素眾多,凝血功能障礙、胎盤前置等均是影響因素,疾病會在無形中致使產婦死亡,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造成的死亡占比較高[1]。臨床當前對此癥的治療主要是以保守治療為主,常用藥物有米索前列醇藥物,縮宮素能在一定基礎上強化宮縮,可減少產后出血,臨床應用比較廣泛。雖然縮宮素能夠強化子宮肌纖維收縮,間接刺激子宮平滑肌,但當受體位置劑量處于飽和情況時,縮宮素容易引起不良反應,臨床應科學應用[2]。
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也是一種促宮縮用藥,對子宮全段以及宮體有較強的促收縮功效,經注射能夠促使子宮肌肉產生劇烈的收縮,關閉血竇能夠發(fā)揮有效的止血作用,但因生物活性高,半衰期長達2h,能夠長時間對子宮平滑肌起到促收縮效用[3]。從藥理方面來講,能夠對妊娠子宮肌層的收縮發(fā)揮刺激作用,與妊娠末的分娩收縮比較類似。目前尚未確定的收縮為是否因該藥物對子宮肌層的直接作用產生。雖然如此,一般而言,這些收縮均能夠將妊娠產物排出。此藥為患者應用后,子宮肌肉在收縮的同時,能夠對胎盤位置起到止血功效[4]。此藥能對人胃腸道平滑肌發(fā)揮有效的刺激作用,此藥在產后應用,常見反應有腹瀉與嘔吐,產婦在使用后體溫會升高。本研究中,觀察組為患者在使用縮宮素的基礎上加用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患者產后不同時間段的出血量均得以減少,止血時間短暫,治療療效也優(yōu)良,充分說明其比單一使用縮宮素效果佳。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屬于一類衍生物,具有較強的生物活性,能夠在短時間內發(fā)揮藥物作用,預防不良反應的出現。和縮宮素聯合應用,能夠借助不同路徑作用,共同輔助增強患者的宮縮強度,發(fā)揮有效的止血效用。
綜上所述,產后出血的治療中,使用縮宮素的基礎上聯合應用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止血效果更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