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婷
【摘要】隨著幼兒園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形式的豐富,幼兒園親子活動逐漸成為教師、幼兒、家長三者之間的紐帶,能夠幫助家園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有利于幼兒教師發(fā)現(xiàn)幼兒的其他天賦,從而使家長和教師更全面地了解幼兒的優(yōu)缺點,共同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本文分析了親子活動的相關案例,全面闡述了親子活動的相關概念,提出了親子活動的有效開展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親子活動;教學策略
資料表明,現(xiàn)代家庭獨生子女居多,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家長十分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1]。幼兒園一方面為了提高教育質(zhì)量、豐富教育形式,另一方面為了吸引幼兒家長和社會人士的關注,便會開展各種各樣的親子活動,讓幼兒與家長在游戲中實現(xiàn)學習與發(fā)展。
一、親子活動的概念界定
親子活動是指具有親子關系的兩者一起參與的活動。所謂幼兒園親子活動就是在幼兒園開展的親子活動[2]。
二、親子活動的重要性
第一,幼兒園親子活動能夠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幼兒園親子活動雖然有家長的加入,但重點仍是幫助幼兒學習知識與技能、豐富情感[3]。第二,幼兒園親子活動能夠幫助幼兒實現(xiàn)能力的發(fā)展與認知的豐富。在舉行親子活動時,家長的存在和幼兒自身的自尊心,使幼兒想在家長面前表現(xiàn)自身能力,進而不斷突破自身能力的極限。第三,幼兒園親子活動能夠使親子關系更加融洽。家長和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會更加了解彼此,通過長時間溝通,找到最好的相處模式。
親子活動雖然具有諸多優(yōu)勢,但其開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中班開展了“歡樂慶元宵”活動,活動中,幼兒和家長一起做元宵,感受元宵節(jié)的快樂氣氛。但筆者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活動仍有許多不足之處:首先,家長到達學校的時間不同,導致活動秩序混亂;其次,家長分工不明確,各自為戰(zhàn),而教師也未能提供有效的指導;最后,活動過程過于簡單,僅有做元宵一項活動,導致活動單調(diào),教育效果有限。
三、幼兒園親子活動的特點
筆者在實踐操作、觀察分析和借鑒經(jīng)典親子活動的過程中,提煉出幼兒園親子活動的鮮明特點:一是具有多元主體性,二是具有多向互動性。
(一)多元主體性
作為活動設計者,教師應認識到,親子活動和平時在活動室與幼兒的共同學習存在很大的區(qū)別,它沒有固定的標準,也沒有參考資料,教師可依據(jù)自身的理解來設計活動,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新性[4]。
作為活動的組織者,教師應明確:幼兒園親子活動需要家長和幼兒的全力支持和參與,在開展活動時要密切關注幼兒與家長的互動、活動開展的有效性,以及活動流程等,不能因為有家長的存在而分散注意力。教師不能只追求親子活動的完成度,還要認識到親子活動對幼兒成長的意義。
作為活動的反思者,教師應確保反思具有全面性和深刻性,可根據(jù)自己的觀察和家長提出的意見進行全面、有效的反思,總結適合自己的組織方法,并將這些措施融入下次親子活動中[5]。
(二)多向互動性
首先,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家長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在幼兒園各方面能力的水平,發(fā)現(xiàn)孩子不一樣的處世方式和特點,以及孩子與同年齡幼兒之間的差異。幼兒可以與家長互動,感受親情的溫暖,在愛中收獲知識與能力[6]。其次,家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教師可以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使其在借鑒與吸收的過程中實現(xiàn)共同進步。這樣,良好的教育方式和想法就能被家長運用于家庭教育中,并形成科學的教育風格。最后,家長與教師的良好溝通。家長可以從教師口中了解幼兒的近期表現(xiàn),若孩子有明顯的進步,那么家長可鼓勵孩子;若孩子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存在問題,家長就要盡早引起重視,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此外,教師可以從家長的語言和行為中了解幼兒在家庭中的表現(xiàn)和家長的教育理念,結合這兩方面幫助家長轉變教育理念,讓家長和教師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反思中實現(xiàn)家園共育[7]。
四、幼兒園親子活動類型
幼兒園親子活動類型豐富,從不同角度可分為不一樣的類型。筆者將親子活動分為節(jié)慶類、生活類和教育類三種。
(一)節(jié)慶類親子活動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很多,幼兒園可根據(jù)相應的節(jié)日開展親子活動,在游戲中幫助幼兒學習傳統(tǒng)文化知識。比如,在重陽節(jié),幼兒園可開展“幸福一家”“孝敬,我最行”等活動。
(二)生活類親子活動
幼兒園可圍繞生活中極為普通的事物開展親子活動。比如,田里的蔬菜成熟了,幼兒園可開展“蔬菜印章畫”“蔬菜連連看”等活動。
(三)教育類親子活動
教育類親子活動包含對幼兒各方面成長的引導。為了實現(xiàn)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可將教育類親子活動分為以下五種:一是健康領域的親子活動,如以戶外體育鍛煉為主題的親子運動游戲;二是語言領域的親子活動,如親子趣味共讀、親子故事表演、親子大創(chuàng)作等;三是科學領域的親子活動,如動手趣制作、簡單小探究、聰明數(shù)學家等;四是藝術領域的親子活動,如小小歌手、家庭音樂之聲等;五是社會領域的親子活動,如安全表演游戲、社會交往小技巧等。
五、幼兒園親子活動的有效實施策略
(一)選點要新
要想使幼兒和家長積極參與親子活動,教師應選擇適宜的主題。在選擇主題時,教師可先詢問家長的想法,尋求經(jīng)驗豐富的幼兒教師的幫助,也可借鑒成功的親子活動經(jīng)驗。在此基礎上,教師在活動中應融入自己的風格,對活動進行進一步創(chuàng)新,融入不同的元素,使活動更加具有吸引力。
(二)設計要細
在活動之前,教師要制訂詳細的計劃,明確每位參與者應在什么時間做什么樣的活動,保證工作的落實。教師應在設計方案時關注以下細節(jié)。
1.通知到位
教師可通過網(wǎng)絡通知家長,也可以在家園天地里以書面形式通知家長,還可以組織家長會告知家長,通知需多渠道進行,以免家長錯過信息。
在通知家長時,教師應注意用語親切溫和,切忌用命令的語氣,撰寫通知時要表述到位,語言淺顯易懂,突出重點信息,如時間、地點、特定的材料準備等。
2.做好細致準備
在活動開始前,教師要制訂詳細計劃、做好全方位的準備,消除一切影響安全的因素。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活動安排,準備相關材料,確保材料全面、數(shù)量充足,如彩色卡紙、廢舊車輪、彩繩、小碗等。
3.人員分工明確
在面向全體幼兒的親子活動中,教師需要發(fā)揮領導者作用,明確每個年級組教師和安保人員的工作。然后,年級組長進行再次分工,詳細分配所有任務,保證活動沒有安全死角和教育漏洞。在面向班級的親子活動中,教師應統(tǒng)一布置任務,確保每位教師都能明確自身職責,從而有效完成任務。
必要時,教師可給家長分配任務,如可以讓家長全面觀察幼兒行為,利用多媒體設備記錄活動瞬間,或為幼兒講解活動規(guī)則等。
4.掌握合理的開展次數(shù)
家長都希望通過親子活動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理念與計劃,找到孩子的正確定位。但家長有自己的事業(yè),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在工作上。因此,教師應合理控制開展親子活動的次數(shù),一學期開展三次親子活動較為合適。這樣既能使家長樂于參與活動,又能保證活動的新鮮感。
(三)活動落實要簡易、方便
親子活動的選題要新穎,確?;顒拥穆鋵嵑啙?、有序,從而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師不能將活動設計得過于理想化,應全面滿足幼兒和家長的實際需要。同時,教師應合理考慮材料和互動環(huán)節(jié),確?;顒拥拿總€環(huán)節(jié)都能落實到位。
(四)效果要明顯
要想取得理想的活動效果,家長和幼兒園都應對親子活動引起重視,使幼兒在活動中獲得愉快的體驗。幼兒園全體人員的精心策劃和辛勤付出,家長的積極配合與參與,幼兒的盡情享受與收獲,是幼兒園開展親子活動的意義所在。
親子活動是幼兒園教師與家長、幼兒建立友好關系,加強家園溝通互動的主要手段。對于幼兒園而言,舉辦親子活動能讓家長感受到幼兒園的教育態(tài)度,加強家長與教師的交流,提升幼兒園的整體形象。開展幼兒園親子活動,要求幼兒園采取有效策略,從活動選點、設計、實施和效果四個方面來完善活動,從而實現(xiàn)活動目標,實現(xiàn)家園合作、家園共育,促進幼兒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邢譯心.淺談幼兒園戶外親子活動的有效組織策略[J].新課程(上),2017(10):64.
黃志華.“親子活動”中提升家園有效互動合作的策略[J].黑河教育,2017(06):69-70.
李明星.有效開展幼兒園親子活動策略淺談[J].學周刊,2017(11):232-233.
田立珺.淺談幼兒園親子活動[J].中華少年,2017(06):245-246.
宋武.幼兒園親子活動的組織策略[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6(11):44-45.
孫晶晶,王曉娟.幼兒園開展親子活動的現(xiàn)狀及指導策略研究[J].教師,2015(29):60-61.
金學英.淺談幼兒園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的開展[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5(09):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