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錦天
近日,網(wǎng)絡流行語“佛系青年”和“匠系青年”引發(fā)廣大網(wǎng)友的熱烈討論。“佛系青年”指在快節(jié)奏的都市生活中,追求平和、淡然生活方式的青年人,而“匠系青年”則相反,他們執(zhí)著、堅持,專注、開放、創(chuàng)新,死磕自己,追求美好。因此,秉持有目的地放下,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一種生活態(tài)度的“佛系派”與極度重視細節(jié),不斷追求完美,將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精神融入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匠系派”仿佛勢不兩立,“匠系”認為“佛系”消極處世,沒有追求,自認為看破紅塵,實際上毫無抱負,眼界較小。而“佛系”又說“匠系”太過死板,毫不變通,任性固執(zhí),死磕自己最終卻只能“磕死”自己。
難道,“佛系”與“匠系”只能以一種對立的關系存在于世嗎?道教太極圖中的陰魚陽魚看似對立,但實際上卻相似相融,關系密切。其實,在古人對立與統(tǒng)一的辯證智慧中,我們不難得出結論:萬世萬物同源同根,密不可分,就算看似勢不兩立的事物之間卻也存在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所以,“佛系”與“匠系”也許并非對立,兩者之間也有相互維系,相互促進的關系。
“佛系”雖是近兩年才火起來的網(wǎng)絡熱詞,但是,卻慢慢演變成一種文化現(xiàn)象,它代表著一種有目的的放下,看破紅塵,按自己方式生活的一種生活態(tài)度。孔子有云:”隨心所欲,不逾矩?!北M管此言的前提是人至古稀之年,但在如今快節(jié)奏的信息爆炸的網(wǎng)絡大時代,很多青年提早就體會到了“不惑”的“通達”,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想要什么,難道,這不也是一種隨心所欲,不逾矩嗎?如果片面地將“佛系”看作消極,那才是大錯特錯,“佛系”并不是一種負向的生活態(tài)度,而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合理的規(guī)劃生活,有一顆佛系的心,才能不被生活中的煩惱所困,并且積極的擁抱未來。
而“匠系”則由匠人精神演化而來,即,極度重視細節(jié),不斷追求實美,將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精神融入每一環(huán)節(jié)。正如丁磊所言:“我只想安靜地做個匠系青年。”游戲“匠人”的他認為機遇可以造就一個強勢企業(yè),但不能成就一個長壽企業(yè)。一個公司和產(chǎn)品想要長壽,靠的是認真、是熱愛、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此看來,“匠系”并不是所謂死板,而是一種嚴謹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一種開放創(chuàng)新的工作思維,只有“匠系”的魂,才能精益求精,開創(chuàng)未來。
人生從來不簡單,我們總會面臨各種問題,收獲不同驚喜,所以,困境與焦灼中,“佛系”便是最好的清心茶,逐夢與奮斗時,“匠系”則是最響的沖鋒號?!胺鹣怠迸c“匠系”相輔相成,并不矛盾。當一個人擁有了一 顆“佛系”的心與一個“匠系”的魂,才能迸發(fā)出生命中最美麗的花火,到達最開闊的巔峰。
郴州市第一中學 (湖南省郴州市 4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