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
一、目的
過江隧道是南京市公共交通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人民的出行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然而由于隧道空間相對密閉狹窄,其所處的特殊位置,隧道內突發(fā)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十分嚴重。在事故發(fā)生后,需要相關部門及時作出應急響應,安排搶險救援人員能夠第一時間趕赴現(xiàn)場,同時調配相關救援物資能夠第一時間進入現(xiàn)場,十分考驗救援單位的組織能力與對事故的應急救援能力。
為了能讓救援單位員工熟練掌握各類工況、事故、突發(fā)事故的處理流程,應急演練必不可少,但實戰(zhàn)應急演練不僅影響隧道正常通行,且所消耗的人力與物力巨大,無法實現(xiàn)高頻次、日?;难萘?。因此,本文以南京應天大街長江隧道(以下簡稱應天大街隧道)為例,對長大過江隧道應急演練推演技術進行探討,立足于實戰(zhàn),研究能夠隨時隨地進行應急演練的推演平臺,讓救援單位的員工可以將應急演練常態(tài)化,便攜化,來提升對突發(fā)事故的處理能力,以便更好的服務過江市民。
二、應急演練推演平臺滿足的需求
滿足隨時演練的需求:打造在不影響應天大街隧道正常通行的情況下,讓員工隨時隨地進行模擬演練,提升員工對事故的處理能力。
學習與考核的需求:數字化應急演練平臺可滿足員工學習與考核的需求,幫助員工熟悉事故處理流程,熟悉自己的崗位職責。
全局掌控的需求:應急救援小組領導可從上帝視角全程觀看應天大街隧道應急演練,系統(tǒng)可統(tǒng)計各種數據并提供演習報告,以輔助應急救援小組領導決策。
產品穩(wěn)定的需求:為保證各項業(yè)務應用,系統(tǒng)運行必須具有高可靠、高穩(wěn)定性,要求對產品架構設計各個方面進行高可靠性的設計,關鍵設備要備份、冗余以提高可靠性。
三、應急演練推演平臺的架構和功能
1、架構:應天大街隧道應急演推演平臺包含了兩部分內容:軟件平臺、基礎硬件資源平臺(包括電子沙盤、指揮平臺和單兵APP終端)。架構圖如圖一所示,電子沙盤、指揮平臺、單兵APP終端如圖二、三、四所示。
電子沙盤:展示隧道3D場景和對車流、氣候、環(huán)境、設備等進行仿真,對事故現(xiàn)場進行模擬,現(xiàn)場應急處置人員在電子沙盤上進行事故處置操作。
指揮平臺:進行應急推演平臺的設置、事故生成操作,以及演習開始后,對現(xiàn)有指揮系統(tǒng)的模擬仿真。
單兵APP終端:事故發(fā)生后,指揮平臺的任務推送,對現(xiàn)場的圖像拍照與傳輸、匯報等操作進行了模擬仿真。
2、功能
應急事故仿真功能:可以模擬不同時段、不同氣候下的復雜事故組合,如車禍+火災,或者積水+追尾等等。
事故處置模擬功能:通過對現(xiàn)有指揮平臺和單兵APP的仿真,能完全還原事故發(fā)生后的標準處置流程,同時重建還原了整個隧道的3D數字模型,打造出真實生動的3D演習畫面。 可以展現(xiàn)車禍、火焰、人員逃生、單兵裝備使用、車輛趕往現(xiàn)場等行動,可以模擬出巡視員的現(xiàn)場事故處置流程,并可以放大縮小、任意角度查看,給演習人員以真實的尺度感和臨場感。
人員考核功能:可以對參演人員進行考核,在規(guī)定工況和時間下,人員在沒有提示的情況下,按時完成標準作業(yè)處理工況,所有操作都會被記錄并給予評分,事后可查看成績和報告。
數據分析功能:通過對整個演習流程中人員行為的記錄、分析??梢詫ρ萘暼藛T進行考核、評分,對演習流程進行評估、改進。
成員管理功能:在成員管理頁面可以進行班組人員的添加及崗位的調整,對參演人員進行管理和調整,同時可以進行成績排名、查看考核成績等操作。
預案管理功能:可以對各種工況預案中的參數如行動用時、平均車速等等進行自定義調整,以貼近實際情況。
四、結束語
通過建立應天大街隧道應急推演平臺,實現(xiàn)了數字化場景高度還原、訓練作業(yè)可嚴格管理、外部數據可大量集成,幫助了應急處置人員熟悉應急指揮流程、掌握各種突發(fā)事件處置方法,同時提高了參演人員學習速度,降低人員學習成本,提高參演人員應急處置綜合能力,輔助發(fā)現(xiàn)應急處置預案中的潛在問題并進一步優(yōu)化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