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松楠
編者按:
新教育在新課程背景下成為熱詞,新教育的實施有賴于學校有效的課堂教學變革。雖說當下新課程改革是萬民發(fā)聲、人人關注,然而,各種資源良莠不齊。這時候,有些老師對于海量信息啟用了俄羅斯作家索爾仁尼琴所說的“不知情權”,以免自己陷入認知誤區(qū)。與此同時,一線教師們又渴望看到一些立足課改的教學實踐以及從教學實踐中提煉總結出的范式和主張。
新課程的實施究竟給課堂教學帶來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是基于怎樣的教育理論支撐?這樣的課堂教學實踐效果究竟如何?新教育是否可以回答老師和家長們所關注的高考這一選材方式?今天的教和明天的考究竟有著怎樣的變化點上的關聯(lián)?我們要挖掘學校課堂教學一線的變革成果,試著來回答這些關于課程改革的熱點問題。
同樣一個教學任務——從上世紀80年代到今天,教材幾易版本卻不曾改變的經(jīng)典內(nèi)容在新課程背景下,在新課堂教學實踐中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過去教材中從未涉及的學習版塊在教學過程中究竟該怎樣設計實施?那些在培訓中接觸到的關于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認識落實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究竟呈現(xiàn)出怎樣的面貌?
從本期開始,我們將以“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新生態(tài)——能動課堂教學實踐研究”為研究主題,觀察新課程帶來的課堂教學的生態(tài)變化,研究新課程背景下經(jīng)典的教學設計與實踐,挖掘基于課堂教學改革得失的深度思考,以啟發(fā)同行者智慧,達到教育教學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