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 廣,湯 展,梁錦鋒
(高州市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一科 廣東 高州 525200)
缺血性心肌病是由于冠狀動脈血管出現(xiàn)彌漫性狹窄或者出現(xiàn)慢性完全閉塞,隨著疾病的進展,多數(shù)患者會同時伴有嚴重心功能不全,臨床上對于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嚴重心功能不全可選擇手術治療以及非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是讓患者服用藥物對癥治療,從而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是藥物治療效果慢療效欠佳[1-3]。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在臨床上運用廣泛,在治療缺血性心肌病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多數(shù)研究指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在接受該手術治療后,其心功能得到改善,但是由于手術存在一定的風險,相對于藥物治療而言,安全性欠佳[4]。本次納入80例患者,對照組接受藥物治療,研究組接受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選擇80例我院2017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嚴重心功能不全患者,根據(jù)患者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0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43~73歲,平均年齡(60.73±2.91)歲;研究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42~75歲,平均年齡(60.84±4.85)歲。納入標準:(1)符合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嚴重心功能不全診斷標準[5];(2)心功能分級Ⅲ~Ⅳ級;(3)冠狀動脈造影顯示至少有一處冠狀動脈狹窄大于70%、LVEDD大于60 mm;(4)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合并甲亢;(2)合并心力衰竭;(3)合并急性心源性休克;(4)合并糖尿病心肌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接受口服藥物治療,讓患者口服補心氣口服液(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0910058;生產(chǎn)企業(yè):湖北福人金身藥業(yè)有限公司),1次/d,每次30 mL;服用速效救心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2020025生產(chǎn)企業(yè):天津中新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六中藥廠),1次/d,每次4 mg;服用血塞通分散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90107;生產(chǎn)企業(yè):吉林敖東集團大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1次/d,每次0.3 g。研究組接受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在手術開始前,讓患者服用300~600 mg波立維(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80029生產(chǎn)企業(yè):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300 mg阿司匹林(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71021生產(chǎn)企業(yè):Bayer S.p.A),隨后每日讓患者服用75 mg波立維以及100~300 mg阿司匹林,在手術過程中,給予抗凝藥物,手術中以及手術后根據(jù)患者的病情給予替羅非班(批準文號: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50589;生產(chǎn)企業(yè):Patheon Manufacturing Services LLC)。
將患者治療前后的心絞痛分級、心功能分級、LVED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F(左心射血分數(shù))統(tǒng)計記錄。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與對照組在治療前的心絞痛分級、心功能分級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接受不同的治療后,研究組的心絞痛以及心功能分級均得到改善,且研究組的改善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研究組的LVEDD、LVEF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絞痛分級及心功能比較( ± 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絞痛分級及心功能比較( ± s)
心功能分級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40 3.24±0.21 1.58±0.42 2.75±0.23 1.62±0.41對照組 40 3.25±0.44 2.42±0.34 2.78±0.33 2.26±0.87 t 0.129 9.831 0.471 4.208 P>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shù)心絞痛分級LVEF/%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40 60.73±5.9156.13±3.9129.56±3.8537.71±4.91對照組 40 60.75±5.2158.66±2.4229.58±3.9134.71±3.91 t 0.016 3.479 0.023 3.022 P>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shù)LVEDD/mm
缺血性心肌病的發(fā)生與患者自身的心肌慢性缺血有關,隨著疾病的發(fā)展,心肌出現(xiàn)廣泛性纖維化,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心力衰竭[6]。大多數(sh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會同時伴有嚴重的心功能不全,故而使用抗心衰藥物值的效果欠佳,患者的存活率較差,這也是臨床治療的重點與難點所在[7]。缺血性心肌病會導致患者冠狀動脈出現(xiàn)閉塞,從而引發(fā)心肌梗死,導致心肌細胞大量凋亡、壞死,左心室出現(xiàn)病理性重構,非缺血性心肌細胞負荷增加,引起病理性肥大。在心梗發(fā)生后,心室擴大,二尖瓣反流,進一步導致心力衰竭惡化[8]。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增加,我國缺血性心肌病的發(fā)生率不斷上升,對于該疾病,患者可選擇手術或者藥物治療,兩種治療方法各有差異[9]。對于無心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會出現(xiàn)心肌冬眠現(xiàn)象,若是僅僅使用藥物治療,藥物起效慢,無法獲得有效的治療效果[10]。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能夠出現(xiàn)心肌血運重建,使得心肌血流灌注恢復,從而改善心肌冬眠,改善心肌泵入功能,避免心肌梗死造成的左心室功能惡化,避免心肌細胞因缺血所致細胞凋亡,改善患者的心絞痛,延緩疾病的進程,從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分級,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生存率[11]。
本次研究中,研究組與對照組的心功能分級均在治療后得到改善,同時兩組患者的心絞痛癥狀、LVEF、LVEDD均得到改善,兩組患者之間的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研究組的改善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絞痛以及心功能分級,但是對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而言,尤其是合并心功能不全,其心功能低下,伴隨血管病變嚴重,在接受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時,手術風險較高,心功能較差患者極易出現(xiàn)死亡現(xiàn)象,且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會導致心肌梗死的出現(xiàn),故而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應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宜的治療方法。
綜上所述,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嚴重心功能不全患者接受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分級,緩解心絞痛癥狀,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