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雅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因患病率高、致殘率高和病死率高,已成為全球公共衛(wèi)生挑戰(zhàn)。近年來,我國大于40歲的人群COPD患病率已由2007年的8.2%上升至2016年的14.1%,由于COPD是一種慢性疾病,盡可能長時間地避免失能和維持生活質量是護理的主要目標[1]?!秶H功能分類》(ICF)定義失能為軀體功能受損、活動受限和社會參與受限的一個總括性術語,表現(xiàn)為個體固有能力、生活環(huán)境以及兩方面之間的相互消極作用[2]。在各種慢性疾病中,COPD患者失能率占12.8%,2020年COPD已成為失能的五大常見原因之一[3]。失能影響COPD患者的主觀幸福感、壓力、健康狀況和疾病感受,其活動水平較低,緊張、疲勞、憤怒、困惑和抑郁水平較高,與一般人群和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病人群相比,COPD患者的失能程度更嚴重,生活質量更低[4-5]。李遠航[6]的研究顯示,目前傳統(tǒng)健康教育缺乏患者對健康知識理解和掌握情況的重視,因此COPD患者對呼吸功能鍛煉的依從性差。筆者通過對COPD患者實施視頻微課結合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對患者進行失能干預,以期降低COPD患者失能進展。
1.研究對象:采用回顧性分析將湖北省荊門市京山市人民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7例COP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2020年5—10月收治的53例COPD患者采用常規(guī)健康教育的模式進行干預,作為對照組;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54例COPD患者采用視頻微課結合teach-back的健康教育模式進行干預,作為觀察組。對照組男38例,女15例,年齡38~74歲,平均年齡(65.27±4.12)歲,平均病程(7.83±2.01) d;觀察組男34例,女20例,年齡40~76歲,平均年齡(67.16±5.11)歲,平均病程(7.64±1.98) d。兩組患者人口學特征分布情況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值均>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人口學特征在兩組患者中的分布情況
2.入選標準:所有患者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21年修訂版)》[7]的診斷標準。(1)納入標準:①神志清楚,表達能力正常,病程>3 d;②入院時COPD急性加重期分級均為Ⅱ級;③應用支氣管舒張劑后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70%;④患者或照顧者會使用智能手機;⑤患者知情同意,并愿意接受此次研究且未參與其他研究。(2)排除標準:①并發(fā)氣胸、肺癌、肺結核等其他嚴重肺部疾??;②并發(fā)心、肝、腎、腦血管等疾病。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健康教育,即指導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并遵醫(yī)囑用藥,由責任護士在床邊講解并示范呼吸功能鍛煉的方法,囑患者自行鍛煉,有疑問時咨詢責任護士,并每月定期組織患者對其進行健康宣教。觀察組實施視頻微課結合teach-back的健康教育模式,具體如下。
1.建立視頻微課結合teach-back健康教育小組:小組成員共3名,設組長1名,組員2名。小組成員均為呼吸內科護士,工作8年以上,并赴上級醫(yī)院進修過呼吸??苹蚍慰祻?,具有主管護師及以上職稱,負責微課錄制、健康教育方案的制定及落實。
2.錄制健康教育視頻微課:教育內容參考胡成平和潘頻華[8]主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必讀手冊》,周宇麒和周露茜[9]主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康復手冊》,葛均波和徐永健[10]主編的《內科學(第九版)》,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講解,錄制成短視頻,再通過愛剪輯軟件剪輯制作完成。視頻微課分為5項內容,包括COPD的概述(2 min)、COPD失能的影響因素(3 min)、失能的危害(3 min)、失能的評估與預防(5 min)、肺康復及呼吸功能鍛煉方法(5 min)。所有視頻資料均通過查閱專業(yè)資料后錄制。
3.實施視頻微課結合teach-back健康教育:責任護士按照teach-back的4個步驟[11]制定的teach-back提問單對患者進行床邊健康教育。第一步:責任護士面對面講解視頻微課內容,并用病房電視播放健康宣教小組制作的視頻,讓患者邊看邊學,以利于患者的學習,并提高患者對相關知識的認知。第二步:護理人員根據(jù)健康教育內容進行針對性提問,且注意提問方式,避免給患者造成心理負擔,患者使用自己的語言對健康教育內容進行復述。第三步:責任護士針對患者演示不規(guī)范或回答不準確的地方,再示范講解,讓患者通過視頻不斷練習,必要時可重復健康教育內容,并重復評估和糾正。第四步:確?;颊哒莆占膊∽晕夜芾怼⒎慰祻偷姆椒?,即能復述責任護士健康教育內容的目的、重要性、方法、頻率,并能規(guī)范正確應用。建立QQ群,要求患者每天2次觀看視頻并按要求進行鍛煉,及時向責任護士咨詢問題。責任護士每天2次對患者進行強化教育,連續(xù)進行3 d,通過teach-back隨時評估患者知識掌握情況及心理狀況,及時糾正問題。出院后1個月內每周進行電話回訪,并指導患者觀看微視頻。
運用張云霞等[12]編制的成人失能評價工具(DATA量表)測評干預前后兩組患者失能情況得分,此量表由16個條目組成,共3個維度:日?;顒幽芰Α⒕駹顟B(tài)、感知覺和社會參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包含10個條目,分值范圍為0~100分,分數(shù)越高代表功能越好;精神狀態(tài)包含3個條目,分值范圍為0~6分,分數(shù)越高代表功能越差;感知覺與社會參與包含3個條目,分值范圍為0~9分,分數(shù)越高代表功能越低。量表總分為日?;顒幽芰Φ梅帧⒕駹顟B(tài)、感知覺與社會參與維度最后分值(精神狀態(tài)、感知覺與社會參與領域均存在反向評分條目,最后分值為6或9減去最初評分)的總和,總分越低,失能程度越嚴重。該量表Cronbachα系數(shù)和重測信度均為0.91,具有較好的內部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
采用自制問卷統(tǒng)計兩組患者對兩種健康教育的滿意度,設置問卷總分為100分,>90分為非常滿意,60~90分為較滿意,<60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shù)+較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干預前,兩組患者日?;顒幽芰Φ梅?、精神狀態(tài)得分、感知覺與社會參與得分、DATA量表總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值均>0.05),干預后兩組比較,觀察組DATA量表總分為(78.60±2.10)分,高于對照組的(64.50±4.30)分,日?;顒幽芰Φ梅譃?81.21±1.81)分,高于對照組的(75.13±2.82)分,精神狀態(tài)得分為(1.07±0.14)分,低于對照組的(2.22±0.21)分,感知覺與社會參與得分為(2.14±0.23)分,低于對照組的(4.52±0.32)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干預前和干預后兩組患者DATA量表得分比較(分,
干預后,觀察組總滿意度為87.0%,高于對照組(60.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健康宣教滿意度的比較
臨床上對患者展開護理時,多注重輸出,忽視患者的參與和反饋,導致患者自我護理知識、技能掌握不夠[13]。Teach-back法是護理人員傳遞健康知識及護理技能后,患者復述信息,以確保真正掌握健康知識、護理技能的護理模式,可有效提升護理干預的有效性[14]。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對失能評分總分高于對照組,各個維度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另外,患者的滿意度也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此種健康教育方式是受患者歡迎的,對預防COPD失能進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常規(guī)的健康教育,部分患者會在教育后短時間內忘記40%~80%的健康教育信息,并且記住的信息有50%為錯誤信息[15]。本次視頻微課結合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短、小、精”、培訓強度適中、頻次適宜,符合現(xiàn)代人們“微時代”的學習習慣[16]。Teach-back溝通模式先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鍛煉意義,對鍛煉過程的詳細描述可讓患者循序漸進的理解、接受相關知識,通過問答、復述等方式增強其記憶,并耐心糾正鍛煉中的錯誤,可確保患者正確完成鍛煉,提高患者的自主鍛煉依從性[17]。
COPD失能率高,對患者身心影響大,但是我國在該方面的研究甚少,特別是對COPD致失能的早期識別。入院時運用簡易軀體功能量表對患者進行軀體功能測評,識別COPD是否有活動受限具有重要意義,早期識別活動受限是預防失能的關鍵。Nici 等[18]研究表明,肺康復應在COPD早期進行,早期干預可以有效增加身體活動,從而減少或延緩失能的發(fā)展。
Mewes等[19]研究表明,加強心理健康指導,除肺康復或運動訓練外,更好的心理健康、更樂觀的疾病認知和心理原因歸因、更強的內部控制點,與COPD患者較低的失能和更好的生活質量相關,COPD失能的綜合護理應包括心理輔導,使患者能夠恢復和提高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Keil等[20]確定COPD患者的5個重要恐懼;即對呼吸困難的恐懼、害怕身體活動、害怕疾病進展、害怕社會排斥以及COPD引起的睡眠相關焦慮,COPD相關性恐懼越來越多地導致COPD相關性失能的發(fā)生。在評估患者失能風險時,應關注患者心理狀況,做好健康教育的同時做好心理護理。
由于居家健康教育不可控因素較多,本研究只針對患者住院期間及出院1個月的健康教育效果進行了研究,出院后運用視頻微課結合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對COPD患者進行長遠健康教育效果有待研究。居家健康教育,如指導COPD患者進行呼吸功能鍛煉、指導早期進行肺康復十分重要。本研究只關注了我們看到和評估的失能,對隱性失能沒有關注,這樣有可能會喪失對失能的早期干預時機。COPD患者常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失能,盡早進行有效干預可以降低失能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視頻微課聯(lián)合teach-back健康教育方式是一種簡單實用、成本低且受歡迎的健康教育模式,可顯著提高COPD患者對健康宣教的滿意度,對降低失能進展起到了一定的預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