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令
【摘要】本文基于高考考場作文結尾的現(xiàn)狀,結合高三作文教學實際,對高考考場作文的結尾寫作進行關聯(lián)指導,以探索高考考場作文結尾寫法的適用性。
【關鍵詞】考場作文;結尾;關聯(lián)寫;方法
元代陶宗儀《南村輟耕錄》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寫作理論,文章寫作不同位置應體現(xiàn)不同特點,即“鳳頭、豬肚、豹尾”。由此可見,古人對于文章寫作的不同位置的重要性已經(jīng)有比較成熟的見解。但對于考生來說,基于考場作文的特殊性,平時寫作訓練對于文章的開頭和中間的內容訓練較多,關于這兩個部分的寫作比較重視,且寫得比較好。而對于結尾來說,往往重視不夠,導致作文出現(xiàn)頭重腳輕的問題。對于高考考場作文來說,評卷教師由于改卷過程中時間要求緊迫,對于作文關鍵處關注必定不會少。而文章結尾,作為文章的結束語,改卷教師必定會重點加以留意。這就意味著,考生必須把結尾寫好,以免在最后給改卷教師抓住“把柄”,造成丟分。為此,筆者提出了提升高考考場作文結尾水準的三個關聯(lián)維度。
當然,在作文備考的過程中,考生對于考場作文的結尾也是有一定的認識的。比如說,要點題、要總結、要升華等,但又缺乏明確的認識。這就造成了考生在寫結尾的時候,顯得比較倉促,不能善始善“終”,讓人遺憾。筆者希望借助此文,通過由淺入深的分析,抽絲剝繭,在現(xiàn)有認識的基礎上,適當關聯(lián),給考生呈現(xiàn)一個明確的考場作文結尾的認識。
那么,考生考場作文結尾的現(xiàn)狀是怎樣的呢?筆者認為,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兩點:
1.過于簡短。有的考生認為考場作文無關緊要,于是就隨意寫一兩句話作為結束,不能給人留下任何印象,這樣的結尾無疑是失敗的。比如,有一篇作文以“未雨綢繆,要有危機意識”為觀點。一位考生的結尾只有短短的一句話:防患于未然,我們每一個人都應付諸行動。雖然點題,但試問,能給人留下什么印象呢?
2.缺乏必要的文采??忌宄紙鲎魑牡慕Y尾需要點題,以起到提示改卷教師的效果。但考生又往往滿足于點題,而忽略了語言表達的表現(xiàn)力,即相對出彩的文采。
基于以上考生考場作文結尾的兩點現(xiàn)狀,可以看出考生作文的結尾缺乏必要的關聯(lián)維度。筆者在高三作文教學的實踐中,總結出以下三點行之有效的結尾關聯(lián)維度。
首先,要再次點題并升華。點題必不可少。結尾的點題相當于再次凸顯觀點,這是適應改卷教師的改卷現(xiàn)實的必要舉措。在此基礎上,應該加以升華,找出不同材料間的關聯(lián)性。即把前文論述的幾個點加以總結,使之上升為一個普遍的正確結論。所以,這時候的總結升華非常有必要。這是前文寫作的一個水到渠成的結果。
其次,要有適當?shù)男揶o或有特點的語言文采。《語文科課程論基礎》指出,語文課程與教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以聽說讀寫能力為核心的語文素養(yǎng),而聽說讀寫能力主要由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構成,也就是培養(yǎng)學生怎么聽、怎么說、怎么讀、怎么寫……由此可見,語文教學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對于大多數(shù)考生來說,語言的表達水平比較接近,沒有明顯的差距。但若想要文章出彩,必須體現(xiàn)一定的語言文采性。對于結尾來說也是一樣的。這就要求考生從語言的角度,進行內容共同點的關聯(lián)。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語言的文采性呢?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平時要求學生從三個方面訓練語言的文采性:一是增強語言的抒情色彩,適當使用散文化的表達;二是增加修辭手法的使用,尤其是常見的比喻、排比、引用、設問等能增強語言氣勢的修辭手法;三是多加使用整齊的句式,比如,結構相同的句子、四字短語、古文“之”字結構句等,讓語言富有整齊美。通過反復的演練,學生的語言表達文采性明顯有進步。 這是對內容間的內在關系進行關聯(lián)的結果。
再者,應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如果說第一點的總結升華只是針對前文的歸納提升的話,那么,一定的思想認識高度,則體現(xiàn)的是考生的思想境界,或是作為青年學子的格局。考生怎樣才能體現(xiàn)一定的思想認識高度呢?筆者從以下四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關聯(lián):一是在結尾展現(xiàn)青年學子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關注,體現(xiàn)青年學子的使命擔當;二是展現(xiàn)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三是展現(xiàn)出對現(xiàn)實的強烈關注,尤其是結合國家的戰(zhàn)略方針,從青年學子的視角談目標與理想;四是要展現(xiàn)強烈的家國情懷。如此關聯(lián),則可以讓考場作文的結尾呈現(xiàn)出一定的思想高度,體現(xiàn)出考生的人生格局,走出小我的世界,擁抱更廣闊的世界。那么,為什么考生的文章應體現(xiàn)一定的思想高度呢?2020年9月出版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之《高考評價體系構建的意義和原則》第一點規(guī)定,高考評價體系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fā)展素質教育的科學系統(tǒng)。這說明,考生的思想境界應體現(xiàn)一定的思想高度。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20版)》明確指出: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立德樹人,弘揚民族精神,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培養(yǎng)熱愛中華文明、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chǎn)黨的深厚情感……由此可見,此關聯(lián)的維度展現(xiàn)的是青年學子的思想境界與人生格局。
考場作文的結尾因人而異。但對于大多數(shù)考生來說,學會從不同角度進行關聯(lián)寫作,則能讓結尾變得富有表現(xiàn)力,寫出真正的“豹尾”。
參考文獻:
[1]陶宗儀.南村輟耕錄[M].齊魯書社,2007.
[2]王榮生.語文科課程論基礎[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
[3]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4]教育部考試中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